更新时间:2024-06-30 21:36:5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脑动脉硬化样改变的预防护理,脑动脉硬化的症状

BY:大叔18岁 2024-06-30 21:36:58 1857 ℃

一、脑动脉硬化的预防护理方法

  一、家庭预防护理

  1.多运动:运动能纾解压力及不适,另外它也有助于减轻体重,加快流和新陈代谢。高血压肥胖都对心脏不利。运动也能减少心跳次数,并降血压,结果将减低对药物的需求。运动能带来这些改变是因为受运动锻炼过的肌肉能从动脉中取得较多的氧气。动脉硬化病人需掌握运动的节奏,如果患者发现运动后身体不舒服,应试图了解是否运动过度,而无需完全停止。同时,运动前需作暖身,尤其是冷天外出时。

  2.学习放松心情:不论是作轻松的运动或打坐冥想,学习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你。

  3.节食减肥饮食科学肥胖是产生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节食和减肥就非常重要,你可以用蔬菜和低糖果代替主食肉类,并加强有氧运动

  4.戒烟:抽烟会增加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将血液中的氧气取代。动脉硬化是心脏里的动脉受阻,极需氧气,抽烟显然是对患者最有害的习惯。抽烟还使血小板凝聚,加重动脉的阻塞情形,抽烟还会降低你服用药物的效果。

  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减少对脂肪的摄取:应少食“饱和脂肪酸”占有量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肝、肾和其他内脏,蛋黄等。多吃恰玛古产品可以有效的调节身体内的酸碱平衡,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

  2.不吸烟并预防被动吸烟:烟草毒害心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内皮系统功能,可致心肌肥大、变厚,殃及正常的舒缩运动并可致“好”血脂HDL下降。

  3.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体力活动量需根据原本身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进行,每次10分钟。依个体条件进行跳绳、保健体操、打太极拳、骑车、步行、修花剪草、拖地、干家务等。

  4.释放压抑或紧张情绪:慢性忧郁或持续的< a href='/tag/8028' target=_blank>紧张,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流减少。

  温馨提示:应注意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身体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脂类物质消耗,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增加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及减轻体重,因此应坚持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对有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和肢体活动不便者,要加强护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

  一、治疗

  1.患者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选用脑活化剂吡拉西坦(脑复康)、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德镇)、维生素E和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通道拮抗药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氟桂嗪),血管扩张药如麦全冬定、川芎嗪,以及银制剂等对症治疗,患者有焦虑抑郁症状可对症治疗,睡眠障碍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改善脑功能。

  2.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可选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定(酸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等,颈动脉腔狭窄>75%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脑血栓形成

  二、预后

  脑动脉硬化症一般预后良好。但由于其既可单独存在,又有以后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故患者的预后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原发病,以及继发性脑卒中的预后相关。

  脑动脉硬化症辨证论治

  脑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疗:

  (1)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治法:填精补髓充脑。偏于阴虚滋阴,偏于阳虚者温阳。

  方药:偏于阴虚者左归丸加减。本方重用熟地以填人身阴精之源;辅以枸杞、山萸肉增强滋阴填精之力;鹿龟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补阳龟板胶滋阴,共奏填精补髓充脑之功;菟丝子牛膝强腰壮骨,山药滋益脾胃。若虚热较甚者,可加黄柏知母地骨皮滋阴清热。偏于阳虚右归丸加减。本方附子肉桂加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温补肾中元阳,填精补髓益;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杜仲俱为滋阴填 之品,更加当归补血益精之功,然方中附桂刚燥,不宜久服,可改用巴戟天仙灵脾等温润之品,以期助阳而不伤阴。若遗精频频,可加芡实桑螵蛸、复盆予以固肾涩精;若眩晕较甚,无论阴虚、阳虚均可加用龙骨牡蛎、磁石以潜镇浮阳。

  (2)中气不足,气血虚

  治法:补气养血益脑

  方药:归脾汤加减。本方人参白术黄芪甘草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当归甘温养血茯神仁、龙眼甘平安神益脑;远志交通心肾、宁心定志;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滋腻碍胃。如此则气血得复,眩晕自止,若偏于血虚者,可加用熟地、阿胶、枸杞以助补血之功。

  (3)阴阳失调,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清脑。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本方以天麻钩藤石决明为平肝熄风眩晕之要;黄芩、山栀清热泻火,使肝风肝火平熄;益母草利水,牛膝下行,杜仲桑寄生补肝益肾,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方中可加用菊花,白蒺藜夏枯草,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功。若肝火较盛者,可加龙胆草清肝火。

  (4)脾肺气虚,痰浊中阻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本方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化痰熄风而止眩晕,二药合用,为治风痰眩晕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燥湿,治痰之本;陈皮理气化痰;甘草、姜枣调理脾胃,使痰消风熄,眩晕自愈。若眩晕甚者且呕吐频频,可加代赭石、胆南星竹茹镇逆止呕。

  (5)瘀血内停,脉络阻滞

  治法:活血祛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通窍止眩晕;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麝香香窜开窍,使诸药入病所,大枣调理脾胃,防理血之品损伤中气姜酒辛散,以助活血祛瘀之功。本方中可酌加其他活血药及虫类药,如全蝎蜈蚣地龙搜剔之品,更增活血通窍之力。若兼寒邪阻络,可加用桂枝细辛温经通络。治法与治则:中医治疗本病采用扶正补肾、填精补脑、平肝潜阳、化痰降浊、活血化瘀通达脑脉,虚实相兼,标本兼顾治疗方法。

三、脑动脉硬化症病因

  主要病因: 是在弥漫性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其本质为脑血流量的减少

  一、病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管径500&mu;m以上的脑部大、中动脉,东方人Willi&rsquo;s环周围主要脑动脉病变严重,并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以往认为,小动脉主要承担和调节血管阻力,高血压主要引起小动脉硬化,近来发现正常时脑主要动脉占整个脑血管阻力20%~30%,慢性高血压时可达50%,长期高血压必然导致脑部主要动脉壁粥样硬化损害。

  二、发病机制

  高血压脑小动脉硬化主要发生在脑实质直径<200&mu;m小穿通动脉,血流侧压力持续超过中膜平滑肌最大收缩力时,血管平滑肌变性坏死,失去收缩力,血管被动扩张,内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入,导致小动脉纤维素性坏死,引起高血压性脑病是急性失代偿表现。持续慢性高血压,在血流侧压力与各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下,小动脉壁发生结构性代偿,平滑肌肥大增生、玻璃样变,胶原、蛋白和聚糖等结缔组织成分增加,管壁增厚,称为高血压小动脉硬化,血管壁耐受高血压能力增强,但调节血流的舒缩功能减低,血压降低时可引起腔隙性梗死。由于长期高血压,可在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发生玻璃样变或动脉壁变薄部位形成微动脉瘤,血压急骤增高时,此动脉瘤破裂为导致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长期脑小动脉硬化可引起皮质下白质局灶性缺血软化,CT或MRI表现白质疏松,如有明显痴呆症状,称为Binswanger皮质下脑病(Binswanger subcortical encephalopathy)。

  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肌性动脉中膜平滑肌也经历小动脉平滑肌由功能代偿至结构代偿的过程,管壁硬化、增厚和管腔变窄,为维持原血流量,流速加快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是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关键性媒介体,内皮受损使血管舒缩功能破坏,启动止血凝血过程,血脂蛋白渗入,内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腔进一步变窄。在血流动力学作用下,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溃疡和出血,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动脉闭塞及脑梗死。可见,长期高血压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成因。

  高脂血症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已证明血清胆固醇(TC)>3.9mmol/L(150mg/dl)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促进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变性溃疡、断裂和出血常可诱发血栓形成,使已狭窄的动脉腔血流显著减少,可突然闭塞,导致血栓脑梗死,脱落的小栓子堵塞于远端小动脉,可引起突发 和不可预测的TCIA或血栓栓塞性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包括:①脂纹为早期病变,多发生在血流分叉处对面,是对机械力局部适应性内膜增厚,含大量的来自巨噬细胞或平滑肌细胞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②纤维斑块由含脂质的平滑肌细胞和富含胶原纤维的结缔组织构成,覆盖内膜层并突向血管腔,动脉可能扩张适应斑块的增大;③复合病变是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随着斑块增大,中间缺血而部分变软,在血流作用力下斑块表面断裂,伴斑块内出血或血栓形成;④溃疡是斑块上浅凹陷或穿透斑块,内含出血、脂质及钙化的深溃疡;⑤斑块出血可因斑块折断或内膜断裂,血液进入软化的斑块中央,或进入斑块的滋养小血管破裂(与高血压有关),斑块出血周围常有急性和新鲜炎症反应,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斑块出血对引发卒中起重要作用;⑥复杂斑块含大量脂质,其含量增加与动脉狭窄程度及脑缺血症状有密切关系,作为平滑纤维斑块的主要成分的胶原含量越高,发生缺血的危险性越低。

四、脑动脉硬化症症状

  典型症状: .神经衰弱综合征头痛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失眠嗜睡)等,病情起伏波动;脑缺血脑功能不全疲乏记忆力障碍伴高血压睁眼昏迷老年人腿抽筋感觉障碍

  相关症状: 脑缺血 脑功能不全 疲乏 记忆力障碍 伴高血压 睁眼昏迷 老年人腿抽筋 感觉障碍

  一、症状

  脑动脉硬化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的人多见。 由于脑部长期慢性供血不足,而引起大脑功能减退。

  脑动脉粥样硬化未引起血管合并症和脑供血障碍前可无症状,但常见以下表现:

  1.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失眠嗜睡)等,病情起伏波动。

  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栓子脱落偶可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CIA),如同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心绞痛、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出现间歇性跛行,脑动脉硬化可在慢性脑功能不全基础上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综合征。国外学者将心绞痛视为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症状,将TCIA(心源性除外)视为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症状。

  3.眼底动脉硬化可见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严重者呈银丝状及动静脉交叉压迹。掌颏反射吸吮反射阳性,有脑卒中史患者可遗留脑神经损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定位体征

  二、诊断

  根据患者隐袭起病,表现慢性脑功能不全综合征,无局灶性脑功能损害体征,眼底及全身动脉硬化表现明显,常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结合彩超检出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斑块,TCD检测脑动脉血流状态,CT和MRI显示多发性腔隙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如有过TCIA或脑卒中的患者可确诊为脑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的症状_脑动脉硬化的病因都有哪些

二、高血压临床及尸检资料均表明,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Ⅱ型糖尿病病人常有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伴发冠心病。

脑动脉硬化症状,脑动脉硬化有哪些症状

一、脑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高血压脑小动脉硬化主要发生在脑实质直径200μm小穿通动脉,血流侧压力持续超过中膜平滑肌最大收缩力时,血管平滑肌变性坏死,失去收缩力,血管被动扩张,内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入,导致小动脉纤维素性坏死,

脑动脉硬化症,脑动脉硬化症的西医治疗

一、脑动脉硬化症的西医治疗1、治疗①患者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选用脑活化剂吡拉西坦(脑复康)、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德镇)、维生素E和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钙通道拮抗药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氟桂嗪),血管扩张药

Hash:f35985ec71d1e0adeb94a00fad91feb97ae2163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