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0:16:5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粥样动脉硬化治疗研究,粥样动脉硬化的引发原因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0:16:58 1041 ℃


一、粥样动脉硬化的引发原因

  一、高血压 临床及尸检资料均表明,高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此可能由于高血压时,动脉壁承受特殊高的压力,内膜层和内皮细胞层损伤,低密度脂蛋白易于进入动脉壁,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二、高血脂 临床资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实验动物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近年的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与极密度脂蛋白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血中甘油三酯的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新近的研究发现脂蛋白a〔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三、吸烟 吸烟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达10-20%,动脉壁内氧合不足,内膜下层脂肪酸合成增多,前列环素释放减少,血小板易在动脉壁粘附聚集。此外,吸烟还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原蛋白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以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此外,吸烟时烟雾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和冠状动脉引起动脉痉挛心肌受损。

  四、糖尿病 糖尿病者多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如再伴有高血压,则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糖尿病者还常有血第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动性增强。第Ⅷ因子由动脉壁内的细胞产生,该因子的增高表示内膜的病变,血小板活动增加使其易在动脉壁上集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动脉管腔的闭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Ⅱ型糖尿病病人常有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伴发冠心病

  五、肥胖 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肥胖可导致血浆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平的增高,肥胖者也常伴发高血压或糖尿病,近年研究认为肥胖者常有胰岛素抵抗,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六、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等患者AS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遗传因素是AS的危险因素。

  七、其它因素

  (1)年龄AS检出率和病变程度的严重性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并与动脉壁的年龄性变化有关。

  (2)性别:女性绝经前HDL水平高于男性,LDL水平低于男性,患冠心病几率低于同龄组男性。绝经后,两性间发病率差异消失。

  (3)体重超重或肥胖。

  (4) 感染:有实验报道某些病毒可能与AS发生有关。

二、粥样动脉硬化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合理饮食 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防止超重,应避免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奶油、肝、脑、肾等内脏和骨髓、鱼子、蛋黄椰子油等。超重者应减少每日总热量,并限制糖类食物。饮食宜清淡,多进富含维生素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及其制品等,并尽可能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作为食用油

  (二)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量需根据原本身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保健体操和打太极拳等。

  (三)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心情愉快。

  (四)其他 提倡不吸烟,可饮少量酒。

  二、控制易患因素

  如患有糖尿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Ⅱ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应以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为宜如达美康等;如有高血压则应给降压药,使血压降至适当水平,如有血胆固醇增高,则应控制高胆固醇适当给予降脂药物。

  三、降血脂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图册

  (一)消胆胺,服后与胆汁酸结合,增加胆固醇与胆酸的排泄而降低血胆固醇,用法:4-5g,口服,每日3次,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较明显。

  (二)安妥明降低血浆甘油三酯作用,较降胆固醇为明显,其主要作用为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用法:0.25-0.5g,口服,每日3-4次,副作用,除恶心腹泻外,且可引起肝功损害,血清GPT增高,故服用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安妥明衍生物非诺贝特0.1g,口服,每日3次;诺衡300mg,口服,每日3次;能保持降脂作用,而副作用明显减少。

  (三)烟酸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肝脏产生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血循环而降低胆固醇,用法:0.5-1g,口服,每日3次。服用后常有皮肤潮红、搔痒或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并可引起血尿酸增高、血糖增高及肝功能损害,因此宜在进餐时服用,开始用小剂量(0.1-0.2g),以后逐渐增加,并定时检查肝功能、血糖及血尿酸。烟酸肌醇酯吸收后在体内逐渐水解出烟酸而发挥作用,用法:0.2-0.4g,口服,每日3次,副作用较少,但血脂调节作用也较烟酸为低。

  (四)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在食用玉米油,豆油及红花油中含量较高,可抑制小肠对脂质的吸收,以及胆汁酸的再次吸收,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临床上所用以亚油酸乙酯为主的复方如益寿宁、血脂平及心脉乐等。

  (五)藻酸双酯 有明显降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作用,可抑制动脉壁脂质的沉着和结缔组织的增生,并有抑制凝血酶活性和血小板聚集作用。

  (六)中草药 泽泻、茶树根、月见草及花粉等均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图册

  四、抗血小板药物

  (一)阿斯匹林 该药的乙酰基和环氧化酶的结合后,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变为前列腺素H2及G2,使血小板不能产生TXA2,但另方面亦同时抑制动脉壁产生PGI2,若用小剂量(0.1g/日)阿斯匹林则可降低血小板聚集而轻小影响PGI2的产生。

  (二)潘生丁 可抑制腺苷进入血小板,使血小板内环酸腺苷增高,延长血小板寿命,如和阿斯匹林合用,对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协同作用,用法:25-50mg口服,每日3次。

  (三)抵克立得 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较阿斯匹林为强。用法250mg,口服,每日1次,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和造成的动脉循环障碍。宜短期服用,有出血倾向者不用。

  五、其他

  美降脂是胆固醇合成酶系中限速酶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是目前降低血清胆固醇有效而安全的药物。美多心安不仅可降低血压,并可通过抑制LDL与动脉壁蛋白多糖的结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丙丁酚不仅能降低LDL胆固醇,并由于其抗氧化作用,能预防LDL的氧化修饰,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的摄取,防止泡沫细胞的形成,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三、粥样动脉硬化的饮食禁忌

  (1)宜多食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及复合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等),少吃单纯碳水化合物(如果糖蔗糖、蜜糖及乳糖等)。

  (2)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维生素C可促使胆固醇羟基化,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蓄积。

  (3)宜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因食物纤维不易被人体胃肠道所消化,摄入高纤维食物后可改善大便习惯,增加排便量,使粪便中胆固醇及时排出,从而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4)宜多吃些水产海味食物,如海带海蜇淡菜紫菜羊栖菜海藻之类,这些海产品都是优良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无机的良好来源,在人体内具有阻碍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的作用。中医认为这类食物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故经常食用,可以软化血管

  (5)宜吃低盐饮食食盐中的钠,能增加血浆渗透压,促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均可带来不利的影响。

  (6)宜常吃红辣椒牛奶和鱼。尤其是高胆固醇者宜常吃红辣椒牛奶和鱼。科学家们发现,红辣椒中含有一种番椒素的物质,它能有效地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牛奶中含有一种乳清酸物质,能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而且牛奶营养丰富。鱼内含有鱼肝油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7)宜吃植物油,如豆油、菜油、花生油麻油等。

四、喝粥治疗粥样动脉硬化

  米粉

  玉米粉粳米各50克,先将玉米粉加适量清水调匀,待米粥将煮成时加入调和好的玉米粉同煮至稠即可。每日服用1~2次。具有益肺宁心,调中开胃等功效。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心血管病患者。

  大蒜

  紫皮大蒜30~50克,米100克,将大蒜用水沸煮1分钟后捞出,再取粳米放人煮蒜的水中煮成米粥,然后再将蒜放入同煮一会儿。每日服用1~2次。具有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

  何首乌

  何首乌30~50克,粳米50克,大枣5枚,先将何首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煎取浓汁,去渣后与粳米、大同煮成粥即可。也可加少许冰糖调味。每日一次。

  浆粥

  新鲜豆浆500克,粳米50克。将米淘洗干净后与豆浆一起煮成粥,加冰糖适量调味。每日I~2次。甜浆粥具有健脾补虚作用。适用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者。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均有较好防治作用。

动脉硬化的症状_中医治疗动脉硬化的方法

三、中医治疗动脉硬化的方法动脉硬化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众所周知动脉硬化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的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的自测方法_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

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的相应部位增大;主动脉造影可显示出梭形或囊样的动脉瘤。动脉硬化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如不及时防治,可诱发多种疾病。动脉硬化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因此动脉硬化的预防保健是非常有必要的。

动脉血管硬化是怎么形成的_诱发动脉血管硬化的原因

一、诱发动脉血管硬化的原因1.主要原因引起动脉硬化的病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其他诸如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会引起动脉硬化。(1)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

Hash:a67c1bbbdd78a632573c8d53395133bf352710c2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