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5:10:3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5:10:39 1014 ℃

止血药性寒凉,而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凉血止血药原则上不宜于虚寒性出血证,凉血止血药主要包括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1、小蓟

小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散瘀解毒。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1)金疮出血不止:小蓟苗捣烂涂之。(孟诜《食疗本草》)

(2)堕胎下血:小蓟根叶、益母草五两。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盏,分二服,一日服尽。(《圣济总录》)

2、大蓟

大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1)心热吐血口干: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圣惠方》)

(2)舌硬出血不止:刺蓟捣汁,和酒服。干者为末,冷水服。(《普济方》)

(3)崩中下血:大、小蓟根一升,酒一斗,渍五宿,任饮。亦可酒煎服,或生捣汁。温服。(《千金方》)

3、地榆

地榆,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1)男女吐血:地榆三两。米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滓,食前稍热服一合。(《圣惠方》)

(2)结阴(即便血)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服五钱,水三盏,入缩砂仁七枚,煎一盏半,分二服。(《宣明方》)

(3)虎犬咬伤:地榆煮汁饮,并为末敷之。亦可为末,白汤服,日三。忌酒。(《梅师方》)

(4)代指肿痛(十指肿痛的一种病证):地榆煮汁渍之,半日愈。(《千金翼》)

4、槐花

槐花,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脾胃虚寒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1)衄血不止:槐花、乌贼鱼骨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之。(《普济方》)

(2)吐血不止:槐花烧存性,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饮下三钱。(《普济方》)

(3)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淡豉汤下,立效。(《箧中秘宝方》)

(4)脏毒下血:新槐花炒研,酒服三钱,日三服。或用槐白皮煎汤服。(《普济方》)

(5)妇人漏血不止:槐花烧存性,研。每服二、三钱,食前温酒下。(《圣惠方》)

(6)下血血崩:槐花一两,棕灰五钱,一钱,水三钟,煎减半服。(《摘玄方》)

5、侧柏叶

侧柏叶,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1)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咽干口燥,舌绛脉数生地黄、生侧柏叶、生艾叶、生荷叶。(《妇人良方》四生丸)

(2)治吐血不止: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柏叶汤)

莲藕凉血又止血

以莲配小方处理常见症状也很多见,如鼻血、痰血等出血不止者,可用鲜藕榨汁,频频饮用。也可用鲜藕切片煮水口服。醉酒者可用鲜藕汁酌加白醋白糖口服,可解酒毒、醒酒止渴。糯米加鲜藕煮粥,可益气生津,适用于放化疗引起的口干口苦反胃恶心等症。白面炒微黄,加等量藕粉,用滚开水冲开,加盐或糖服用,有固涩收敛作用,止泻效果明显,对放化疗引起的腹泻或放射性直肠炎的恢复颇有助益。

用鲜藕 做食疗药膳介绍如右:

凉血止血方

用于因血热妄行引起的呕血咯血、便血等出血表现。鲜藕约200克,洗净、刮皮、切片。荸荠200克去皮切片,与鲜藕同煮,文火煨熟后,少量加糖,吃菜喝汤,有止血作用。

生津开胃方

用于因脾胃热盛引起的食欲不振口舌生疮、胃脘灼热、口臭苔厚等症。鲜藕200克,去皮切片,用开水焯过后让其迅速冷却。用白蜂蜜各50克,加水适量,浸泡藕片,置冰箱冷藏室内两天即可吃藕。头颈部放疗引起的口干舌燥也很适宜。

养血止血方

用于因出血引起的气血亏虚、面色萎黄疲乏无力,或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出血、贫血腔骨500克,砂锅慢火煲约1小时。花生米50克,先泡半日,鲜藕200克,去皮切块,加入锅内与腔骨同炖约半小时,酌加调料即可食用,有生血和止血作用。

鲜藕生性偏凉,生吃凉拌较难消化,有碍脾胃,故脾虚胃寒者、便溏腹泻者,尽量熟透再吃。鲜藕为高淀粉食品,含糖量高,如与糖皮质激素同用,可能会使糖分分解受抑制,使血糖升高,应慎重食用。

凉血止血墨旱莲

墨旱莲,又名旱莲草,因为搓揉它的茎叶时,可见黑色的汁液流出,所以称为“墨旱莲”,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鳢肠(金陵草)的带花全草,我国各省均有出产,初秋割取全草,鲜用或晒干切段用。以色绿、无杂质者为佳。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酸、寒、入肾、肝经,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目昏眩、牙齿松动、须发早白及阴虚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症等。《本草纲目》言其“乌鬓发,益肾阴”。《新修本草》言其“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立已。汁涂发眉,生速而繁”。《本草从新》言其“甘酸而寒,汁墨补肾,黑发乌须,赤痢变粪,止血,固齿,功善益血凉血,纯阴之质,不益脾胃”。《滇南本草》言其“固齿,乌须,洗九种痔疮”。

介绍几则食疗方,供选用。

二草汁蜜饮 鲜旱莲草,鲜车前草蜂蜜 适量。将二草洗净、榨汁、纳入蜂蜜饮服,每日2~3次。可养阴止血,适用于血淋、便血。

莲贞鸡肉鸡肉150克,旱莲草、女贞子白芍麦冬、生地、骨皮各10克,调味品适量。将鸡肉洗净、切块、余药布包,加水适量同煮至鸡肉熟后,去药包,食盐味精花、猪脂适量调味服食。可滋阴清热,补肾填精,适用于阴虚阳亢之精液不液化症。

旱莲草瘦肉瘦肉100克,旱莲草60克,藕节30克,食盐适量。将旱莲草洗净,同藕节布包,猪肉洗净,切片、加清水适量同煮至猪肉熟后,去药包,食盐调味服食。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热毒炽盛之鼻血、齿衄、便血、尿血等。

旱莲草膏 将旱莲草择净,水煎取汁,共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加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温黄酒适量送服。可明目固齿,滋阴补血,养血生发,适用于痔病、血痢、白发脱发等。

旱莲黄精膏 旱莲草100克,黄精女贞子各50克,蜂蜜适量。将三药水煎2次,2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兑入等量蜂蜜、煮沸、候温装瓶,每次20毫升,每日2次,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米粥中服食。可养阴益肾,适用于阴虚血热,齿衄、便血及须发早白等。

旱莲姜蜜膏 旱莲草8公斤、姜汁、蜂蜜500克。将鲜旱莲草榨汁,与姜汁、蜂蜜混匀,煮沸,候温装瓶,每日2次,每次1汤匙,黄酒适量送服。可滋阴补肾,养血益气,适用于脱发、白发病等。

旱莲草浴方 旱莲草适量,择净,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3天。可清热凉血,引热下行,适用于鼻衄、吐血等。

旱莲草洗剂 旱莲草、蒲公英各适量,择净,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后洗,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3天。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适用于痔疮肿痛、出血。

生地黄之凉血止血

地黄,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可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对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和血热妄行的出血都有很好的疗效,生地黄是一个很重要的凉血止血药。

生地黄是很常用的一个清热凉血药,所以它的基本功效清热凉血,清热凉血的主治,一是温热病热入营血,二是血热妄行,生地黄在这两个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很常用。因为它 药源丰富,价廉物美,清热凉血作用比较好。那么对于温热病在营分阶段,生地黄第一可以凉血,第二可以养阴生津。因为在营分阶段之所以脉细数,也有口渴,虽然饮水不多,但是也是伤阴的一种表现,尤其是脉细数,那么它发挥了最基本的凉血和养阴两大作用,那么再配伍一些清热解毒,或者清热泻火的药物,比如说清营汤,就这样的一个用法。那么到了血分阶段,就斑疹显露,出血比较明显,那么生地黄除了凉血养阴,因为同样有伤阴,有血热,而且它还发挥了止血的作用。那么对于血分就有三个相应的有关的功效了,那个时候因为出血以后就有瘀血,所以常常就配伍活血化瘀,当然还需要配伍清热解毒,比如说过去的犀角地黄汤,现在叫解毒地黄汤。那么就用犀角或水牛角来清热解毒,加上牡丹皮赤芍药来活血化瘀,所以在营分和血分阶段,对生地黄它本身它的临床意义有微妙的区别。因为在营分阶段,斑疹隐现,没有明显的出血,所以止血关系并不重要、不直接,那么到了血分阶段,止血就成为了一个针对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功效。

生地黄既能凉血,又能止血。所以对于血热妄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药,是个重要的凉血止血药。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争议还比较厉害,因为一部分人认为,中药不应该有止血的功效,止血就是出血有它相应的病机,那么消除了病机,症状就缓减了。血热妄行,那么你清热凉血它自然就止血。如果是瘀血阻滞,活血化瘀,自然就止血,如果说属于一些虚寒性的,你温补,它自然就止血,所以就不存在有对症的、症状的直接的止血的效果。应该说中药里面有直接的止血作用,如果说前面的一种理论完全成立,那是不是也有这样一种情况:清热凉血作用越强,或者清热泻火作用越强,止血效果就最好,那么化瘀止血,活血化瘀作用最强,那么止血的效果就最好,因为它完全是因果关系了。三黄,在很多方面黄连的清热作用比黄芩好,那么为什么黄连自古以来,没说它有止血作用,出血证用的不多,当然不是没有用,作为辅助的药,黄芩历来就肯定它有止血的作用,也就是它本身就客观存在了一个直接的功效,很多化瘀止血药,很多破血药,比如说什么水蛭、虻虫,这一类它不但不能止血,可以还会使出血加重。那么有的药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并不强,比如说象浦黄、五灵脂这一类,它止血作用很明显,但化瘀作用很一般,所以它不应完全是因果关系,所以生地黄应该有直接的止血作用。所以它也是治疗血热妄行重要的一个药物。

吃这四种食物可止血凉血

一、蕹菜:热凉血,清胃肠热,润肠通便

性味归经:微甘,寒。入肠、胃经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应用:

1、妇女:鲜蕹菜连根500g,鲜白槿花250g(干品100g),与猪肉或鸡蛋同煮,吃肉喝汤。

2、尿浊便血:鲜蕹菜洗净捣取汁,和适量蜂蜜服之。

3、食物中毒:蕹菜捣汁一大碗,或煎服,解蕈类及野葛中毒。

4、鼻衄:蕹菜数根,和糖捣烂,冲入沸水服之。

使用注意:对脾虚泄泻者不宜多食

小贴士:

蕹菜可作汤,可煮面,可炒,可开水烫后凉拌,亦可用做泡菜。与猪肉同煮,可使肉色紫,质嫩。蕹菜食用,生熟咸宜,荤素皆美,并且具有多种食疗效能。紫色蕹菜中含有胰岛素样成分。常吃能增进食欲,糖尿病患者较为适合,能清胃肠热,润肠通便,对口臭便秘更为适宜。

二、刺儿菜: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热消炎

性味归经:甘、苦,凉。入肝、脾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应用:

1、心热吐血口干:生藕汁、生牛膝汁、生地黄汁、小蓟根汁各50m1,白蜜一匙。上药相和,搅令匀,不计时候,细细呷之。

2、舌上出血,或大衄:刺蓟一握,研绞取汁,以酒半盏调服。如无生汁,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下10g。

3、妊娠胎坠后出血不止:小蓟根叶(锉碎)、益母草(去根、切碎)各150g。以水三大碗,煮二味烂熟去滓至一大碗,将药于器中煎至一盏,分作二服,日内服尽。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小贴士:

刺儿菜干燥后入药。有清热、消炎、止血及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故凡有过肝炎热淋、尿血及其他肝病尿道疾病者,均可作为菜,经常食用。

凉血止血中药有哪些

凉血止血药定义凉血止血药是性寒凉的,而且可以入血分。而且凉血止血药,是不适合给虚寒性出血问题的,而凉血止血药种类比较丰富,主要是小蓟、大蓟、地榆、槐花等药物。还可以用来解决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的问题,如果存在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的情况,也可以利用凉血止血中药来缓解。大蓟也属于一种凉血止血中药,主要是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效。

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凉血止血药性寒凉,而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凉血止血药原则上不宜于虚寒性出血证,凉血止血药主要包括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凉血止血的中药有哪些1、小蓟小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

凉血止血的中药材有哪些

将槐花做成一些药膳方来进行服用的话,可以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以上所介绍的这四种中药材药理作用是非常广泛的,不仅能够凉血止血,而且对于很多的病症都是比较有疗效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出现的情况来选择这些中药材进行服用。

Hash:02719abebb4e91fb1c90992aa0c940d66558fc17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