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9 02:18:5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如何应对铅中毒

BY:大叔18岁 2024-09-19 02:18:58 1071 ℃


职业性铅中毒的主要危害是能对人体造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肾脏等造成慢性损害。成年人发生铅中毒后会出现疲劳、情绪消沉、心脏衰竭、腹部疼痛肾虚高血压关节疼痛、生殖障碍贫血等症状。孕妇铅中毒后会出现流产新生儿体重过低、死婴、婴儿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铅中毒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

铅中毒症状

胃口差、腹痛贫血、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都被描述成是铅中毒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是铅中毒的特异性症状。铅中毒症状在消化性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有所不同。但是当血铅浓度超过100微克/升,就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此时宝宝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因此,最好妈妈在宝宝1岁时检测一次血铅平,2岁时再复查一次。宝宝患铅中毒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种:

1、消化系统表现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有金属味、流涎腹胀便秘便血、腹绞痛并喜按,还可有肝肿大黄疸肝功能减退等。

2、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眩晕、烦跺不安、失眠嗜睡易激动,重者可有谵妄抽搐惊厥昏迷,甚至脑水肿和周围神经炎的表现也可出现。

3、血液系统表现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贫血症状。

4、泌尿系统症状有腰痛水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严重者还可出现肾衰竭

如何应对铅中毒

1.降低铅对环境污染,加大查处力度。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就制定了《大气中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卫生标准》(GB 7355-1987)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以控制铅冶炼企业的铅粉尘浓度及其对居住区大气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又先后制定了《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 13746-1992)及《铅冶炼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B/T17398-1998)等国家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涉铅企业的作业场所及大气环境排放标准。这些标准已经和正在进行修订。但我们仍能看到一些企业管理不到位,作业场所及大气环境排放没有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

2.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生活在涉铅企业周围的居民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其个人防护意识,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①外出回家勤洗手。②保持居室的整洁卫生。③发现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贫血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相关链接

血铅水平分几级

1级:<10ug/dl,目前认为相对安全。

2A级:10~14ug/dl,为轻度铅中毒。一般认为,轻度铅中毒者只要脱离铅污染环境即可,无需进行驱铅治疗。

2B级:15~19ug/dl,也属于轻度铅中毒。此时可多食用含维生素B、C丰富的食物以拮抗铅的作用,减少铅的吸收,降低血铅。同时在活动范围内寻找铅源,并尽快脱离。

3级:20~44ug/dl,属中度铅中毒。主要防治措施包括:①口服驱铅剂二巯基琥珀酸(BA1)。②静脉滴注0.5 %依地酸钙(CaNa2EDTA),将有毒的铅变成无毒的铅随尿排出体外。

4级:45~69ug/dl。

5级:>70ug/dl,属重度铅中毒。可用依地酸钙钠和二巯基丙醇联合驱铅治疗。驱铅治疗需要住院并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完成。

铅中毒吃什么

妈妈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帮助宝宝缓解铅中毒,如果妈妈不知道铅中毒吃什么好,可以给宝宝多吃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铁等食物,帮助排铅。

1、含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而,随粪便排出体外. 每天至少摄入150毫克维生素C,已有铅中毒症状的患儿需增至200毫克。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叶子,带酸味的水果如桔子柠檬石榴山楂,尤其是酸枣中的含量最丰富,苹果草莓、鲜辣椒卷心菜蒜苗 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也含有维生素C。

2、含丰富蛋白质和铁的食物:蛋白质和铁可取代铅与组织中的有机物结合,加速铅代谢。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牛奶瘦肉等,含铁丰富的绿叶菜和水果则有菠菜芹菜油菜苋菜荠菜番茄、柑桔、、李、菠萝红枣等。

3、大蒜素: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与铅结合成为无毒的化合物。此外,果胶有抑制铅吸收的作用,酸牛奶可刺激胃肠蠕动而减少铅吸收,故也应适合给宝宝多吃。

铅中毒不能乱服排铅药

儿童铅中毒问题牵动着越来越多家长的心。日前,有媒体报道,有一位3岁的小女孩进行血铅检查,三种仪器竟然得出三个不同的结论,让家长也无所适从。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由于一些医疗门诊使用误差较大的血铅含量检测法,加上医院逐利心重、家长爱子情切,不少孩子依据“虚高”的血铅值,吃了驱铅“冤枉药”。那么铅中毒用什么样方法检测才真正的准确,有铅中毒现象是不是一定要用药物排铅呢?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广东省零铅工程负责人、广州军区空后医院铅防门诊主任孙安莉。孙主任告诉记者,铅中毒的检测要经血铅检测才能真正准确,并不是所有的铅中毒都要用药物排铅,改变生活环境与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铅中毒。

血铅最能反映实际情况

关于目前铅含量的检测,孙主任介绍说,一般有发铅检测和血铅检测两种。发铅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铅的污染,而不是体内铅负荷的反映。在目前,尚没有一种标本处理的方法能区别头发中的铅哪一部分是内源性的,哪一部分是外源性的。此外,不同的部位头发铅的含量也不一样,发铅水平还与性别、皮肤颜色深浅、洗发的经常性等许多不易控制的因素有关。所以,发铅只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而不能作为一个诊断指标。

血液中的铅的含量一方面是从外界摄入,另一方面从骨骼组织中释放。因此,血铅水平只能反映近期铅的暴露,在稳定、低水平的铅暴露状态下,血铅水平是国际上公认的指标,这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实用而其它不能代替的指标。

海带紫菜黑枣可排铅

孙主任介绍,血铅检查中有“筛查”和“诊断”两种,“ 查”只是一种判断标准,它只能检查出一个人血铅含量是超值还是不超值,但并不能测出血铅含量到底超出多少,是一级中毒还是二级中毒等,因此,仅凭筛查结果就开出排铅药物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他们所采用的血铅检测办法是阳极溶出伏安法,采用 yy1001型智能微量元素检测分析仪,它能够准确测量一个人血铅水平具体数值,然后才根据这个数值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果孩子血铅偏高该怎么办呢?孙主任提出,一到三级血铅水平的患者,即血铅小于45ug/di,应采取非药物驱铅,方法包括经常洗手、定期家庭扫除、少吃含铅食品等。其次是使用一些具有排铅功能的保健品海参海带紫菜、黑、麦皮、乌龙茶刺梨猕猴桃等,膳食纤维等食品也具有排铅作用。

排铅药也会排出钙铁锌

不要盲目使用药物排铅,这是因为排铅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还会排出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甚至会出现严重低钙,导致惊厥甚至死亡,所以儿童铅中毒一般采用非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职业性中毒的情况下才进行药物治疗。

常见的铅中毒的症状表现

铅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体体内含铅量达到一定指标,就容易导致铅中毒问题发生,儿童铅中毒的途径主要有:含铅食品如皮蛋爆米花、铅质焊锡罐头食品、水果皮等;彩印的食品包装、彩釉餐具;油漆类物品如墙面、家具玩具、铅笔等;含铅化妆品染发剂、被铅污染的衣物;汽车尾气、含铅药物等。

常见的铅中毒的症状表现有:呆滞反应迟钝、语言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视力下降、好动、攻击他人、离群、模仿力差、厌食睡眠哭闹等;此外,铅中毒还会抑制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果血铅水平上升10微克/分升,其身高滞长1.3厘米,体重减少约3公斤。

铅中毒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损伤,铅中毒对于孩子来说,造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近年来,铅中毒这一名词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熟知对于儿童来说,不及时发现治疗会直接导致孩子发育问题。生活中,家长不仅要从铅中毒的途径方面做好其预防工作,也要及时发现孩子铅中毒问题。

疾病百科|>

挂号科室:血液科

温馨提示:
定期检查孩子身体的铅含量。进食含钙、铁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 毒途经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中毒者一般有铅及铅化物接触史。口服2-3克可致中毒,50克可致死。临床铅中毒很少见。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人群常见症状:中毒严重足和足趾不能背屈口腔粘膜色素沉着心悸癫痫和癫痫样发作[详细]是否医保:医保疾病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治疗相关医院更多医院桐柏县人民医院 鞍山市妇幼保健

铅中毒怎么办有什么治疗方法_铅中毒有什么症状体征

一、铅中毒的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口服应查出毒物来源,立即停止食入,职业性铅重度患者应暂时脱离接触,并进行治疗,神经衰弱综合症可用镇静药,腹绞痛发作时,最有效的疗法是驱铅疗法,周围神经病可用维生素B1、B6、B12以及加兰他敏、地巴唑等,但主要是早期用螯合剂驱铅治疗。2、驱铅疗法:用螯合

了解铅中毒,预防铅中毒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铅作为一种隐型的杀手已经悄悄地潜入每一个家庭。铅作用于人体后能产生神经毒性,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均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儿童铅代谢的特点等知识,才能更好的预防孩子铅中毒。1、吸收多:无论是经呼吸道还是消化道,儿童均较成人吸收较多的铅。消化道是儿童吸收铅的主要途径。第一

了解铅中毒远离铅中毒危害

小儿铅中毒的概念及分级传统意义上的中毒是指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内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症状反应如:食物中毒。儿童铅中毒不是临床意义上的症状性中毒,而是表示体内的血铅含量已经处于损害儿童健康的危险水平。由于铅是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而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在快速发育中,对于外界毒性物质的抵抗能力最为脆弱。

Hash:8dffe3351c4b027b10f5284254c00a4c03bae23a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