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4:42:4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体质调理方法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7-16 14:42:46 1290 ℃

虽然现在注重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中医认为,养生也需更加每个人体质哦,不同体质养生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而且弄错体质还会有不好的影响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体质调理方法有哪些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虽然差不多,但是总体上我们还是能够进行一些区分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而且还非常全面的中医分体质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1 正常体质:肤色润泽,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耐寒热,不需进补,食疗或进缓和的平补之品。

2 阴寒体质:属寒(实)体质,平素肢冷无汗,喜暖怕凉,常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长,舌淡苔白,脉紧或沉迟。宜患风湿关节痛,宜感寒邪,怕阴冷湿气候,宜温阳散寒。应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腹痛腹泻关节酸痛

3 阳虚体质:属虚寒体质。四肢多不温,怕凉喜暖,神疲,喜吃热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长,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得病多从寒化,宜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证,易感寒邪,易被湿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温阳补虚之品。

4 阴虚体质:属虚热体质,形体多消瘦,心烦颧红手足心热,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差,便干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宜患阴亏燥热的病变,怕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宜养阴补虚,甘寒退热。如百合枸杞麦冬海参西洋参等。

5 阳热体质:属实热类型。面色多红赤,怕热喜冷,烦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发高热,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得病多从热化,易患疮疡,怕热,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热的食物或饮料,如苦瓜 苦丁茶莲子心等。

七类体质的夏季养生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类: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热质。

一、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二、痰湿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担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三、阳虚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四、气虚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五、阴虚质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苦瓜黄瓜等。

六、湿热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七、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中医体质的简介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

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但长期以来,有关中医体质内容,仅散见于一些医著和文献,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体系。上个世纪70年代,王琦教授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如体质四项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禀赋遗传论,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背景;“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三辨理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等。

中医体质学应用范围广泛,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实现个体化诊疗,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为从人群体质的角度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但长期以来,有关中医体质内容,仅散见于一些医著和文献,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体系。

中医体质学应用范围广泛,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实现个体化诊疗,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为从人群体质的角度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中医体质的类别

一、平和体质:机能协调,七情适度

平和体质是一种身体和谐、自稳能力强的体质。拥有这种体质的人,身体不一定结实强壮,甚至可能还有些气血不足血压偏低脉搏也不是很有力,但是脏腑、气血很和谐,七情适度。这种体质的人,多数生在长寿 家族,比如五世同堂的大家族,而平常的人家四世同堂就不容易了。平和体质通常表现为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重波动小等;得病少,对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比较强;生病以后,对治疗的反应敏感,好治,自我康复能力强。

二、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

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四季手都冷,夏天大家都喜欢吹空调,他不敢,一吹空调就手脚冰凉,还要加一件毛衣。但是如果冬天只有手冷,那不算真正的阳虚,“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才是货真价实的阳虚。比如说同样是感冒,别人感冒时是喉咙疼,流黄鼻涕,吐黄痰,扁发炎化脓;阳虚体质的人感冒,就会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喉咙发痒,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反映出寒象。阳虚体质的人,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火力劲不够。

三、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过敏

“气”令我们提劲,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出入有序,营养精微向上向外布散,糟粕废物向下向外排泄。这股气,由空气、谷气、元气组成。空气由肺吸入,谷气从脾产生,元气自肾提供。因此,气虚体质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相对不足,尤其是肺、脾不足造成的。比如一进空调室就打喷嚏,春天春暖花开也打喷嚏。有的气虚的人对温度非常敏感,冬天很冷,晚上睡觉时,刚开始被窝是冷的,就在他钻进去暖被窝的那几分钟,身上会起风团,被窝暖热了风团就消下去了;早上起来穿棉衣,棉衣是凉的,一穿到身上又起风团,等到活动活动,棉衣热了,风团又落了。

中医体质

中医体质

四、痰湿体质:下肢沉重,容易发胖

痰湿体质是水太多了或者生命的河流不那么畅通,导致不是这里堵塞就是那里泛滥。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和脾脏功能相对不足有关。人体中70%左右是水分,在婴幼儿或者年轻女性身上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些。所以中医说“百病皆由痰作祟”。腰痛脂肪瘤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带下症、不孕症月经不调等疾病有一部分就属于中医的痰湿作祟,所以中医还有一句话:“顽痰生怪病。”

五、湿热体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

大家都知道“桑拿天”空气又湿又热,使人感觉非常不舒服,湿热体质体内就像桑拿天,内环境不清洁,又湿又热,湿热氤氲,排泄不畅。内外皆显得“浊”。在湿热的环境中,东西非常容易腐败,产生很难闻的味道。对应到人体,湿热体质会表现为口臭、汗臭味大,汗液发黄,皮肤油腻,容易感染化脓,小便黄、味道大,大便很臭,下体外阴异味较大,白带色黄,口苦,烦躁易怒,等等。湿热体质通常是由于各种先后天因素导致的肝胆、脾胃功能相对不畅通,肝胆郁结化热,脾胃积滞化湿,湿热熏蒸而形成的。

六、阴虚体质烦热躁动,口干口苦

一阴一阳谓之道,人体也是由阴阳组成,阳气就是各种功能活动,阴就是有形的物质,包括阴液、津液。在人体,阴阳水火是相互依存、制约的。健康状态下,阴阳平衡互涵,应该既感觉不到阴盛也感觉不到阳盛,否则不是寒证就是热证。很多阴虚内热的人经常烦恼、躁动,生命体验不好,我们就要想办法让他们静下来。

七、瘀血体质:面色晦暗,易生肿瘤

瘀血体质就是血脉相对不那么畅通,有点缓慢瘀滞,但是又达不到疾病的程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因此瘀血体质很容易产生各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而且疼痛较为持久、位置固定,是刺痛、憋痛,比如偏头痛痛经胃痛胸痹痹证等,而且疼痛聚集、瘀滞时间久了还会生肿瘤包块,比如全身各种良性及恶性肿瘤。如果一个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不好,还会带来很多外形的变化,比如说面色口唇比较晦暗,容易生色斑、留疤印、生黑眼圈等。瘀血体质一旦得病,不及时正确治疗很容易转化成难治的慢性病,中医有句话叫“久病入络”,基于瘀血体质的各种慢性病尤其如此。所谓“入络”,就是病位很深,药力不太容易达到。

八、气郁体质:气机不顺,情绪郁闷

怎么理解“气郁”呢?大家试着体会一下,在“理不通,气不顺”、“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好憋屈啊”、“真郁闷”、“堵心”、“添堵”等状态下,身心是什么感觉。“气”是力量、是动力,要够力,同时气在发挥作用时还一定要畅通无阻,无挂碍、无阻滞。在人体,气的基本运行形式是升降出入,就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阳气发散,阴精收藏。这个过程一定要顺,人才能周身通泰。

正常人群里边,一般分这八种体质。就个人体质来说,不大可能是单纯的阳虚体质、瘀血体质或痰湿体质等,更为常见的是各种 体质间夹、混合,比如瘀血兼痰湿和气虚、阳虚兼湿热、阴虚兼湿热和瘀血等。小孩子的体质可能会简单些,所以古代医家说“小儿脏气清灵”。但是,随着环境、年龄等后天因素的变化。

中医常见的体质有几种

中医有"九大体质"之说,根据体形、健康状态、日常习惯、性格等,大致分为9种类型。

1.平和质:

是最理想的体质,此类肥瘦适中,头发浓密有光泽,眼神明亮,舌薄而呈淡红色。平时较少患病。饮食、睡眠皆良好,大小二便正常,精力充沛,耐寒受热,活泼健谈,心情开朗。

2.气虚质:

体形矮小,肌瘦无力,目光无神,唇色苍白。个性内向,不善言语。冬季易受风寒入侵,经常感冒。中医认为这是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白天嗜睡哈欠连连。气喘心慌,夜不能寐。」你是这样的人吗?

3.痰湿质:

身形肥胖脂肪多,易出汗,易疲劳,大便常带酸臭味。个性温和,略带忧郁之貌。酷爱甜食和油腻食品,脸部、手脚发红发热,睡眠不好。易患高血压糖尿病。

4.湿热质:

身形微胖,面色垢秽,有口臭和痘痘,大便黏滞,小便赤痛。喜吃辣,体内火气大,睡眠差。女性月经不调,有黄绿色分泌物。个性热情而暴躁,易患发烧、肝胆疾病。

5.阳虚质:

过胖或过瘦都有,这类人平时怕冷,食欲不佳,吃生冷食物胃疼。个性沉静,善于思考,但优柔寡断,欠缺勇气。易患贫血便秘、腹泻。

6.阴虚质:

体形中等,眼睛干涩,面红耳赤,舌苔呈黄色。夜里思潮作动,遗精易梦,不能好好睡觉。为人冲动,焦虑多疑

7.气郁质:

常皱着眉头,看起来比真实年龄老很多,容易掉发,大便干燥,小便量多。为人多愁善感,悲观多疑。易患失眠忧郁症

8.血瘀质:

体形瘦长,脸上长斑,口唇淡紫,比正常人更容易受伤,出现瘀血。大便干结,有时带血。性格不稳定,经常改变。

9.特禀质:

特殊体型,属过敏体质,迎风双目流泪、见花喷嚏连连,需要特别护理。

中医辨证治疗湿热体质,中医药膳改变湿热体质

一、湿热体质治疗首选中医湿热体质养生,首先要调节这种体质,那么具体的湿热体质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专家指出,中医是首选,中医博大精深,对于湿热体质治疗有很好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进行湿热体质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湿,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

中医体质辨识调养方法,中医体质调理方法有哪些

一、中医九种体质辨识调养方法一、平和体质“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疾病倾向:较少患病调养方

中医养生文化:中医协会中医体质分会的发展历程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活活动的重要表现,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大师王琦教授等人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理论”的概念,并于1982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中医体质理论》,为现代中医体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医体质的研究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在此期间,中医体质学经历了理论提出、学派形成和学科建立三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中医体质已得到广泛认可,相关研究成果和成果被收入《健康资本·百年辉煌60年》、《中医通史》、《中医学科史》、《中医百年史》、《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争论与创新》等著作。

Hash:bbfd393616c90928b46317726c01a7425c07568f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