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5 16:25:3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儿科护理知识(一)(页1)

BY:Sally 2024-08-15 16:25:34 860 ℃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1

儿科护理知识(一)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
 新生儿机械通气是指新生儿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时而建立人工气道,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法。
护理要点:
  1、翻身拍背:目的是使附着在支气管的粘液松动易于排出,重点拍两侧前胸、腋下、肩胛间和肺底部,用手腕力量迅速和轻柔地拍打,共拍5-10分钟。
  2、吸痰:于拍背后吸痰,根据呼吸道分泌物多少,每隔2-4小时吸一次,选择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2/3的吸痰管进行,由两人同时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避免微生物进入呼吸道。
  1)、将消毒吸痰管连接于吸引器管道上,调节吸引器负压,早产〈100mmHg,足月儿〈150mmHg。
  2)、气管导管自呼吸道脱开,用注射器滴入5-6滴无菌生理盐水于气管导管内,然后将呼吸囊接上氧气,抱球10-15秒钟。
  3)、另一人戴上无菌手套,接无菌吸痰管轻轻插入气管导管内,至遇到阻力或患儿出现反应时往外拨出1cm,然后一边吸引一边捻转向外退,每次吸痰不超过10秒,(这样可以减少坏死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发生)。
  4)、气管导管再接上呼吸囊,用纯氧抱球20秒左右或使患儿青紫消失为止,再滴入生理于气管导管内,再吸引一次,如口咽部分泌物多,也应同时吸净。
  5)、转动患儿向右侧或左侧。使吸痰管更易进入对侧主支气管,每侧吸引两次。
  6)、若痰很粘稠,阻塞吸痰管,可用1.3%SB代替生理盐水注入气管导管内,可促使痰液溶解易于吸出。
  7)、吸痰时有时可见性分泌物,常由于吸痰管过硬,顶端开口处锐利,或负压过大所致,滴入几滴0.01%肾上腺素有利于止 血。
  8)、吸痰过程应有心电监护,如患儿出现青紫、心率减慢,立即接纯氧作抱球呼吸,直至面色转红,心率恢复正常为止。
  9)、整个过程结束后,用呼吸囊抱球呼吸60-90秒,重新检查气管导管是否移动有无脱出或插入过深,然后再接上呼吸机。
[[i]本帖最后由shushanbowen于2008-10-2010:39编辑[/i]]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2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指心脏在充足的回心血量的前提下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小儿时期心衰以1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其中尤以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最多见。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糖原累积症等亦 为重要病因。其诱发心衰的原因常为支气管肺炎,以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心衰最为常见。儿童时期则以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炎所致的心衰较多见。此外,克山病重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1缺乏电解质紊乱缺氧等也可引起心衰。  当心脏发生心肌病损或长期负荷过重,心肌收缩逐步减退。早期通过加快心率、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进行代偿,调整排血量,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这个阶段为心功能代偿期,临床上不出现症状。后期心功能进一步减退。当上述代偿措施已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时,则出现静脉回流受阻,体内水分储留、脏器瘀血心衰的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婴幼儿心衰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常见症状为呼吸快速、表浅,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烦躁多汗,哭声低弱,肺部可听到干罗音或哮鸣音,肝增大达肋下3cm以上。心脏增大,心率可增快达150~200次/分,多能听到奔马律。浮肿首先及于颜面、眼睑等部位,严重时鼻唇三角区呈现青紫。年长儿心衰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表现为:①心排出量的不足:出现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奔马律、脉细弱、肤色苍白、湿冷、全身乏力或烦躁、厌食。②体静脉瘀血肝肿大颈静脉怒张、肝颈反流试验阳性、水肿、尿量减少。③肺静脉瘀血:呼吸困难气促端坐呼吸鼻翼扇动、青紫、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咳嗽声音嘶哑。心衰临床诊断指征如下:①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②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呼吸达60次/分以上。③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而不能以横隔下移等原因解释者。④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⑤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③尿少、下肢浮肿,已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缺乏等原因所造成者。上述前四项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指征。尚可结合其它几项以及1~2项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三、辅助检查:包括:①胸部X线检查:心影普遍增大,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多,肺部瘀血。②心电图检查:不能表明有无心衰,对病因诊断及指导洋地黄应用有帮助。③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和心房腔扩大,心室收缩时间间期延长和喷血分数降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时,二维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 
  四、治疗原则:重要的是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疾病,增进心功能,去除过量潴留的和水分,以及降低氧的消耗和纠正代谢紊乱。如为先天性心脏病所引起,则内科治疗往往是术前的准备,而且术后尚需继续治疗一个时期。  
  1.洋地黄制剂由于地高辛的吸收和排泄迅速,作用可靠,给药途径方便(静脉、肌注、口服),故儿科应用最广。地高辛肌内注射局部疼痛,且吸收速度不稳定,故一般少用。若病情较重或不能口服者,可选用地高辛或毛花甙丙静注。可采用洋地黄化,即将总量的1/2、1/4、1/4每间隔4~6小时1次;在完成洋地黄化量后12小时,可开始给于口服地高辛维持量。将每日平均维持量分2次,隔12小时分服。对于轻度慢性心衰者,也可连续用地高辛维持量5~7天,进行缓慢洋地黄化  
  2.利尿剂合理应用利尿剂控制水、钠储留、治疗心衰的一项重要措施。了解小儿常用利尿剂的剂量及用法。  
  3.血管扩张剂常用药物有肼酞嗪(肼苯达嗪)、卡托普利(疏甲丙脯酸)、硝普钠及酚妥拉明(节胺峻琳)。近年来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顽固性心衰取得一定疗效,但在小儿心衰治疗中应用经验尚不多,须谨慎使用。
 五、常见护理诊断
  1.心输出量减(decreasedcardiacoutpur)与心肌收缩力降低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循环瘀血有关。
  3.体液过多(fluidvolumeexcess)与心功能下降,微循环瘀血、肾灌注不足,排尿减少有关。
  4.恐惧与疾病的危险程度及环境改变有关。
  5.潜在并发症,药物副作用与使用洋地黄制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有关。   
  六、护理措施:
  1.休息病室应安静舒适,避免各种精神刺激,防止用力过度,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开塞露通便体位取半坐卧位(小婴儿取15o-30o斜坡卧位),使横隔下降,有利呼吸运动。休息原则以心力衰竭程度 而定,1度:可起床活动,增加休息时间。2度:限制活动延长卧床休息时间。3度: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2.供氧有呼吸困难、发绀低氧血症者给于供氧。有急性肺水肿患儿吸氧时,湿化瓶可改盛20%~30%乙醇,间歇吸入,每次10~20分钟,间隔15~30分钟,重复1~2次。
  3.控制水盐摄人轻者可给少盐饮食,指每日饮食中钠盐不超过0.5~1g、重者无盐饮食,指在食物烹调时不加食盐或其它含盐食物。尽量减少静脉输液输血,必输时每日总量宜控制在75ml/kg以下,输入速度宜慢,以每小时>5ml/kg的速度为宜。
  4.做好心理护理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对策,主动与患儿沟通,给予安慰鼓励,取得合作,避免患儿抗拒哭闹,加重心脏负担,同时最好能有家长陪伴,减少离开亲人的创伤,使患儿情绪稳定。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心率、心律,注意心音、血压、呼吸等,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如有变化及时与医师联系。
  6.药物治疗的护理要点(1)洋地黄制剂:①使用药物前应了解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如症状、体征、脉搏、心率和心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表现、及近2~3周洋地黄使用情况。一般脉率在新生儿<120次/分,婴儿<100次/分,幼儿<80次/分,学龄儿童<60次/分或出现心电图P-R间期较用药前延长,心律失常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决定是否停药。②应严格按时按剂量给药,婴幼儿用量甚小,注射时每次用量少于0•5ml时要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用lml注射器吸药,口服药则要与其它药物分开服用。③剂与洋地黄制剂有协同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④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小儿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表现为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过早搏动,快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其次为胃肠道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头晕,色视等则较少见。未成熟儿及初生2周内的新生儿,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低、低、高钙、严重弥漫性心肌损害及大量使用利尿剂后均易发生洋地黄中毒。⑤用药后应密切观察 儿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洋地黄制剂达到疗效的主要指标是:心率减慢、肝缩小、气促改善,安静、胃纳好转、尿量增加。长期使用洋地黄制剂者,要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采血标本时间应在服药后6小时左右,开始用维持量的24小时为准。小儿血清地高辛有效血浓度为1~3ng/ml。(2)血管扩张剂:①按时准确给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指导用药。②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血压下降,其次是心悸头痛恶心。在用药前应测量血压、心率、用药过程中应监测复查,酌情调节滴速,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好处理。③应用硝普钠治疗时要严格掌握剂量,使用监护仪专人监测血压改变。同时输液瓶、管要用黑布包裹避光。(3)利尿剂:①掌握用药时间,根据利尿剂的利尿作用时间安排给药,并尽量在早晨及上午给药,避免夜间排尿过多而影响休息。②详细观察水肿的体征变化,定时称体重及记录尿量。③密切观察电解质失衡症状,使用碱性利尿剂易引起低血钾,要警惕在与洋地黄制剂并用时易出现洋地黄中毒反应。长期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有无精神萎靡乏力腹胀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低血钾的临床表现,必要时可查心电图和血钾,以便确诊,用药期间应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桔类,绿叶蔬菜等。
  7.防止继发感染由于体循环及肺循环瘀血,患儿机体抵抗力低下,应视病情而定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和身体的清洁卫生,长期卧床及有水肿者,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室居住,避免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3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护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部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
  1、(1)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其中A、B、C最重要。
  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仰卧,肩部以布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迅速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
  2)建立呼吸,增加通气:弹足底或摩擦患儿背部刺激呼吸出现。如无自主呼吸、心率小于100次/分者,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吸氧,面罩应紧闭遮盖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分,压力大小应根据婴儿体重而定,通气有效应可见胸廓起伏出现自主呼吸和皮肤转红。
  3)建立有 效循环,保证足够的心博出量:胸外按压心脏,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其它手指围绕胸廓托在背后,按压频率为120次/分,压下深度约1-2CM,按压有效可摸到颈动脉博动和股动脉博动。
  4)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及时进入体内;胸外按压心脏不级恢复正常循环时,可给予静脉、气管内注入1:10000肾上腺素;根据医嘱,久时正确纠酸、扩容剂等。
  5)评价:复苏后至少监护3天。
  (2)保暖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请帖情稳定后置于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摄氏度.
  (3)消毒隔离严密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减少探视次数,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等物品,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避免外渗,重点监护神志、肌张力体温、温箱温度、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至各系统症状,注意喂养,合理给氧,避免感染,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5)安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的理解,减轻恐惧心理,得到家长的最佳配合。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3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1、向患儿及家长解释静脉留置注射的重要性.
  2、。检查、核对药物及用法。
  3、选择患儿的血管(双上肢)及适宜型号的留置针
  4、2%安尔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8x8cmm,螺旋消毒,待干。
  5、打开肝素帽包装,备用。
  6、在穿刺点的上方,5cm处扎上止血带,旋转松动外套,绷紧皮肤,以15~30度角度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针少许;右手持住针柄,左手将留置针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开止血带,连接肝素帽,固定留置针;连接输液器,调节静脉输液速度;填写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时间收拾用物。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4

早产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了解出生时的胎龄及体重,掌握是产儿的生理特点。向家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2,分娩前做好准备,出生后立即保暖。体重不足2000克的要放入暖箱中,暖箱内的温度和湿度要使早产儿的肛温保持在36.5~37度之间;其余的放置室温为24~26度的房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晨间护理要适当提高室温。要定期观察体温,了解暖箱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温度改变导致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
  3,严密观察早产儿呼吸状况,记录其数率,注意呼吸是否规则,有无暂停、表紫。如需要吸氧的给氧浓度应在30%~40%之间,间断给予,症状消失后停用,否则可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重贫血生理性黄疸,且引起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带来不良后果。
  4,合理喂养应于出生后6―8小时开始喂葡萄糖水以免发生低血糖;出生后12小时授乳,最好为母乳,或为低脂牛乳或现成配方的早产代乳品;开始应每次4毫升,廖后每次增加2毫升,最大量不要一次超过16毫升,每3小时授乳一次:无吸吮力的早产儿,楞可用滴管或鼻饲授乳,也可静脉补充营养。在对早产儿的喂养过程中应按时补充维生素剂等。
  5,预防感染对早产儿室及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进行晨间护理时仔细检查早产儿皮肤皱褶处、臀部、注射部位有无感染征象;对呼吸道或消化道有感染可疑者,应隔离并及时配合医师的处理。
  6,接触早产儿的医护人员应定期体检,有感染者暂时脱离早产。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4

儿童白血病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3.潜在并发症
  (1)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与化疗药物放疗的毒性作用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及化疗致食欲下降、营养消耗过多有关。
  5.有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的危险(riskforineffectivemanagementoftherapeuticregimen)与治疗方案复杂、治疗时间长、病人难以接受、以及家长缺乏白血病的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3)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对合并感染者可针对病原选用2~3种有效抗生素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进行任何穿刺前,必须严格消毒。各种管道或伤口敷料应定时更换,以免细菌生长。
  3.出血护理出血是白血病患儿死亡的又一主要原因。出血护理参阅本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
  4.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
  (1)掌握化疗方案、给药途径、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时,药物浓度不宜过大,药液量不宜过多,应缓慢推入,术后需平卧4~6小时以减少不良反应。
  (2)熟练穿刺技术。化疗药物多为静脉途径给药。且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渗漏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及组织坏死。注射时需确认静脉通畅后方能注入。光照可因起某些药物分解。如甲氨蝶呤静 脉滴注时需用黑纸包裹避光,以免药物分解。操作时最好戴一次性手套保护,以免药液污染操作者。
  5.输血的护理骨髓暂时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疗的必然结果。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输血液成分或输血进行支持治疗。输注时应严格输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观察15分钟,若无不良反应,再按患儿年龄、心肺功能、急慢性贫血及贫血程度调整滴速。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6.增加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鼓励患儿进食。食品食具应消毒,水果应洗净、去皮。
  7.消除心理障碍
  (1)热情帮助、关心患儿。让年长患儿认识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向家长及年长患儿介绍白血病有关知识。宣传儿童白血病预后已有很大改善。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5年以上存活者达70%左右,部分患儿已获治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初治完全缓解率已达75%左右。目前已公认白血病不再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
  (3)阐述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让家长了解所用的化疗药物、剂量、副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合并感染、出血、血尿脱发等)。了解定期化验(血象,骨髓、肝、肾功能、脑脊液等)的必要性,以及患儿所处的治疗阶段。使患儿能积极接受治疗,使治疗方案有效进行。
  (4)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让患儿家长交流与护理、治疗配合的经验,讲述不坚持治疗带来的危害。
  (5)定期召开联欢会,让新老患儿家长交流体会。让初治者看到已治愈者的健康状况、从而增加治愈的信心。
  8.缓解后的护理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患者体内仍有残存的白血细胞(约107个),这是复发的根源,还需坚持化疗。化疗间歇期可出院,按医嘱给药及休养。已持续完全缓解1~2年者,化疗间歇期可上学,但应监测治疗方案执行情况,并教给家长进行护理的技术。
  9.健康教育鼓励患儿学习,注意体格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使患儿的疾病、心理均获得治愈。持续完全缓解停止化疗者,应嘱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征象。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5

新生儿皮肤的护理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前,不能洗全身浴,特别注意不要让脐带沾水。可采取分步洗,先洗头、擦干后再分别洗上身和下身。洗澡水温不宜过热。洗澡忌用刺激性肥皂,一般应选用专门的婴儿皂或婴儿浴液。洗完澡后应抹上润肤霜,在头颈、胳肢窝、腿关节和宝宝易出汗部位扑上痱子粉。
  新生儿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还不是很适应,所以给宝宝洗澡还要注意动作要快,轻柔,洗后立即擦干,穿好衣服,以免受凉。宝宝替换的衣物和尿布应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纯棉制品;婴儿排便后应及时清洗臀部。洗后在肛门周围涂植物油(可选用香油,事先加热消毒后放在干净的器皿中备用)、凡士林鞣酸膏以免臀部因尿、便刺激而发生臀红和尿布疹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及身体功能发育都不健全,刚刚离开妈妈身体的宝宝对外界还有些不适应,襁褓就像妈妈的身体一样,为宝宝提供保护,防止宝宝碰划伤,还给宝宝提供恒温的空间。所以妈妈一定要重视小小的襁褓,细心正确地包裹襁褓。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5

新生儿脐带的护理脐带护理是每位妈妈在出院前就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因为没有做好脐带护理就容易导致脐带肉芽肿。脐带护理的着重在保护脐带干燥,因此当不小心弄湿脐带后,一定要用医院所给的酒精再护理一次,每天约做三至四次护理工作。脐带约在十至十四天左右会脱落。专家说,等脐带脱落后,仍须直到肚脐眼完全收口、干燥才停止脐带护理工作;以后也必须定期以棉花棒沾水清洗肚脐,以保持干净。 
  若脐带久未脱落或脱落后肚脐渗血不止,就必须带至医院诊断,以防产生脐带肉芽肿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6

门诊患儿输液前的准备护理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患儿输液时应注意的以下几个方面,现总结如下:
  1、门诊患儿输液时,由于门诊环境条件的限制,环境比较嘈杂,家长和患儿情绪都比较烦躁,所以给患儿静脉输液前我们首先要稳定好家长的情绪,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耐心解释,多给患儿表扬和鼓励,尽量取得患儿的配合。
  
  2、儿科静脉穿刺与成人相比有更大的难度,护士应克服急躁情绪。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冷静,排除干扰,避免周围环境及人的情绪影响,仔细寻找穿刺部位,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注意:选择穿刺部位尽可能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加强固定。)
  3、告知患儿家长,患儿来输液时尽量不要空腹。比如静脉点滴青霉素时,在空腹情况下,容易致患儿心慌腹痛,同时还会增加患儿过敏反应的发生几率;再如静脉点滴大环内酯类等有胃肠道反应的药物时,空腹情况下,容易加重胃肠道反应的症状。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37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才能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预防后遗症
  1临床资料
 我院收集统计了新生儿窒息 86例,其中男63例,女23例,胎龄37~42周者52例,>42周者15例,<37周者19例。正常分娩19例,胎头吸引助产35例,剖宫产17例,产钳助产12例,臀位助产3例。临床上根据生后1minApgar评分,将窒息分为轻重两度,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86例均有窒息史,轻度窒息65例,重度窒息21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治疗及护理有75例痊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
  2护理诊断与措施
  2.1气体交换受损与无力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而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有关,有67例出现呼吸受损情况,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复苏。
  2.1.1将患儿仰卧,臀部垫高2~3cm,使颈部稍后伸至中枕位,立即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拍打或弹足底和摩擦患儿背部促使呼吸出现。
  2.1.2洗胃,及时清理呼吸道,给予1%苏打水或盐水50~100ml洗胃,温度30℃~32℃以清除吸入胃内的羊水等物。
  2.1.3采用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调节给氧方式和浓度,当血氧饱和度≥95%时,间断鼻导管吸氧0.5~1L/min或不吸氧,当血氧饱和度在85%~94%时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当血氧饱和度<85%时,可给头罩吸氧5~8L/min,缺氧改善后改为鼻导管吸氧,一般足月儿鼻导管吸氧0.5~1L/min,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鼻导管氧流量为0.3~0.5L/min,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
  2.1.4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应用。由于新生儿的心肺发育不完善,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在短时间内输液过多引起心衰及肺心肿,故采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本组86例患儿全部应用微量输液泵,使药物均匀及时地输入体内,输液中密切观察有无局部液体外渗及输液反应,同时做好液体出入量的记录。
  2.2体温过低与环境温度低下和缺乏保暖措施有关,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加之新生儿窒息后呼吸循环欠佳,本组53例体温不升,因此必须保暖,出生后立即擦干新生儿体表的羊水及血迹,以减少体表散热,保持室温26℃~28℃,相对湿度55%~65%,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于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准时测出皮肤温度36.5℃~37℃之间。
  2.3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定时通风,空气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院内感染,本组86例中有57例有感染倾向,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有效控制了感染的发生。
  2.4窒息的危险与气道分泌物增多及抽搐有关。
  2.4.1应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等抢救物品,本组86例中有68例应用心电监护以随时监测患儿心率、呼吸、SpO2、BP,注意患儿神志、肌张力、体温、尿量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4.2合理喂养,根据病情推迟喂奶时间,有吸吮能力者可直接哺乳,吸吮无力者应给滴管或鼻饲喂养,喂奶时需细致耐心,避免移动,宜取右侧卧位,上身抬高,以免呕吐再度引起窒息,鼻饲应选择细软胃管,防止食管及胃粘膜损伤,采用少量多次喂奶法,每次喂奶前先抽吸胃内容物,观察胃内有无潴留,若潴留量低于上次奶量20%则喂奶量应减去潴留量,若>20%需停喂1次,鼻饲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注意观察有无溢奶、呕吐、紫绀等情况。
  2.5家长恐惧与病情危重有关,对有恐惧心理的家长,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得到家长配合,患儿全部痊愈。

shushanbowen发表于2008-10-2010:51

足月新生儿的护理护理措施】
  (一)新生儿室条件
 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立新生儿病区或在病区中设立新生儿病室。并应安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朝南区域。病室内最好备有空调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每张病床占地面积为2.5m2,床间距离为60cm以上。规模较大的病区应设入院观察室、危重监护室、足月儿室及早产儿室,另配l~2间空房间,供临时隔离或空气消毒时轮换使用。条件许可还应设置血气分析等检查室。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在新生儿娩出后,开始呼吸前,应迅速清除口、鼻部的粘液及羊水,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2.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
 3.保持新生儿适宜的体位,一般取右侧卧位,如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给予俯卧时,专人看护防止窒息。
 4.避免随意将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三)维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因此应有足够的保暖措施,保暖方法有头戴帽、母体胸前怀抱、母亲袋鼠”怀抱、热水袋、婴儿培养箱和远红外辐射床等。使用时因人而异,最好使婴儿处于适中温度的环境,“适中温度”系指能维持正常体温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此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接触婴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均应预热,以免导致传导散热。
  (四)预防感染
  1.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和完善的清洗设施 要求人人严格遵守,入室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每季度对工作人员做1次咽拭子培养,对带菌者及患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新生儿室。病室应该使用湿式法进行日常清洁,每天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30分钟以上,并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
  2.脐部的处理 一般在新生儿分娩后互~2分钟内结扎,遵守无菌操作,消毒处理好脐残端。同时应每天检查脐部,涂以95%乙醇,使其干燥。如有感染可用3%过氧 化氢洗净后,再用3%碘现消毒,或局部使用抗生素。
  3.皮肤的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初步处理皮肤皱格处的血迹,擦干皮肤后给予包裹。每天沐浴1次,达到清洁皮肤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同时检查皮肤粘膜完整性及有无肛旁脓肿等情况。
  (五)供给营养
  1.喂养正常足月儿提倡早哺乳,一般生后半小时左右即可给予母亲哺乳,鼓励接需喂奶。确实无法母乳喂养者先试喂5%--10%葡萄糖水,无消化道畸形及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予配方乳。人工喂养者,奶具专用并消毒,奶流速以能连续滴出为宜。
  2.磅体重定时、定磅秤,每次测定前均要调节磅秤零位点,确保测得体重的精确度。为了解营养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六)确保新生儿安全
  避免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如高空台面,可能触及到的热源、电源及尖锐物品,工作人员的指甲要短而钝。
  (七)健康教育
  1.促进母婴感情建立 目前国内外均大力提倡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因此,在母婴的情况允许下,婴儿出生后,应尽早(30分钟内)将新生儿安放在母亲身旁,进行皮肤接触、鼓励早吸吮,促进感情交流,有利于婴儿身心发育。
  2.宣传育儿保健常识向家长介绍喂养(包括添加辅食)、保暖、防感染、预防接种等有关知识。
  3.新生儿筛查 护理人员应了解有条件对新生儿进行筛查的单位及项目,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和半乳糖症等,以便对可疑者建议去进行筛查。

wxqw发表于2008-10-2012:18

谢谢 对临床很有作用

hanmeiaoxue发表于2008-10-2020:52

好好的资料,学习学习!!!
页:[1]

科学育儿的知识_科学育儿新方法

一、科学育儿要注意什么一、父母须知的育儿误区每个做父母的总希望养育好自己的宝宝,他们想方设法学习最适合自己小孩的育儿经验,但我们说科学的育儿方法应该学,可是道听途说的育儿误区却万万不能陷入,下面几种民间的育儿经验值得注意,不能盲目效仿。

儿童龋齿看牙科还是儿科

儿童龋齿看牙科还是儿科小朋友初次接触牙医时难免会有紧张及恐惧感,而且小朋友常说不清楚哪里蛀牙、哪里痛,有时可能只是嘴巴破皮或喉咙痛,也搞成牙痛,因此医师的详细检查和耐心是很重要的。妈妈们不是很确定儿童龋齿看牙科还是儿科好,其实,因为龋齿是一种口腔疾病,如果儿童患龋齿去牙科会从根源上来治疗龋齿,包括用药治疗、补牙、饮食指导等,帮助儿童尽早将龋齿治疗好。

怎样科学育儿,科学育儿小知识

一、科学育儿小知识介绍儿童智力发育1.儿童大脑发育、需要适宜刺激;触摸大千世界,游戏最佳学习;眼观形形*,实物图画玩具;儿童需要关注,更应多加鼓励。2.儿童学习环境好,安全清洁最重要;玩具实物别太小,卡在嗓眼就糟糕;干净圆顿尖要少,大过酒瓶盖最好;卫生清洁不得病,孩子健康全家笑!

Hash:8e259ed53587fc30b7983fc6c7c0a4d4df11a74c

【声明】本文由用户Sall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