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2:55:3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治疗宝宝咳嗽的食疗偏方,中医推拿法巧治宝宝咳嗽

BY:大叔18岁 2024-06-02 22:55:34 6 ℃

一、宝宝咳嗽的7种常见类型

  孩子咳嗽了,真是很着急呀,不是上医院就是上药房。不过你对咳嗽了解多少呢?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正确区分一般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防止误诊。治疗咳嗽应区分咳嗽类型,西药、中药皆可,但以食疗为最佳。以下是闻小儿咳嗽声来分辩的七种咳嗽类型:

  1、伴热伤风喘声粗——风热咳嗽。常常伴发于热伤风,特点是咳嗽频繁,喘气声音粗,咽痛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上发热,鼻流黄浊涕,口渴等症状。医生支招:由于寒冬来临时,很多朋友喜欢烤火,或者把室内空调的温度调得很高,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易引起冬季热伤风和风热咳嗽的发生。

  2、秋冬多见咳无痰——风燥咳嗽。此类咳嗽在秋冬季节最多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唇干燥等。同时,燥咳也分温燥和寒燥。医生支招:温燥咳嗽有些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特点是口渴常饮凉,有时可见到黄涕或黄痰。凉燥常发生在深秋或是初冬,特点是口不渴,鼻涕或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

  3、消化不良咳声浊——痰湿咳嗽。消化不良的人容易得这种咳嗽,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吃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胸闷、食欲不佳、身体困重无力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有时候咳嗽会伴有恶心反胃呕吐的表现。医生支招:这类咳嗽在止咳的同时,还要格外注意脾胃消化功能的调理,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4、汗多怕风咳声弱——肺气虚咳。此类咳嗽表现为咳声低弱,痰液稀薄,汗多怕风,长时间咳嗽后会出现胸口发紧,心尖疼痛,这类肺气虚咳患者也格外容易感冒。医生支招:这类咳嗽的治疗思路,应该以补益肺气,清理肺毒为主。

  5、女娃咳音低——肾气虚咳。这类咳嗽老年朋友和寒性体质的女性朋友多见,表现为 嗽声音低、发作频率高、迁延难愈、痰涎清稀,常常伴有咳嗽时腰部有牵扯痛,有小便感,甚至小便一过性失禁。同时也伴有四肢发冷、小便清稀量多等体内阳虚,不能温煦的症状。医生支招:对于此时的咳嗽治疗,就不能只靠单纯地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如果人体肾气不足,就会导致寒气长期滞留,病情难以痊愈。而是要结合温补肾阳,扶助正气,增加抗病能力的药膳来治疗。

  6、干咳无力咳声促——久咳阴伤。常年咳嗽的老患者容易出现久咳阴伤,咳嗽特点是久咳干咳,咳嗽无力,咽喉瘙痒,有痰咳不出,咳声短促,呼吸困难,或痰中有血丝,常伴有午后颧红潮热、夜间出汗、神情疲惫等,多伴有肺气肿的现象。医生支招:经常规处理后咳嗽仍迁延不愈者,则应到医院检查X片以排除肺炎肺结核肺癌呼吸系统疾病。

  7、感冒着凉咳音重——风寒咳嗽。常常伴发于感冒着凉,特点是咳嗽声音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疼痛等症状。医生支招:由于感冒后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一旦遇到外部刺激或冷空气就可导致咳嗽,外出时宜佩戴口罩,同时要注意室内环境的清洁,避免花粉、动物皮毛、油烟等外源性刺激。这种咳嗽要在积极治疗感冒的同时止咳。

  在治疗咳嗽时,不要长期服用抗菌素,要找出病因,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止咳祛痰药,注意护理。让我们的宝宝早日健康

二、治疗宝宝咳嗽的10款食疗偏方

  宝宝咳嗽食疗一:萝卜陈皮汤。白萝卜1个,切片放入白胡椒5粒,生姜10g,陈皮5g,煮汤,再加冰糖50g。用于疾病的早期,咳嗽频繁发作,咽喉发痒,咳声重浊,痰白清稀。

  宝宝咳嗽食疗二:罗汉果茶。罗汉果9g,水煎服。用于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容易咯出。

  宝宝咳嗽食疗三:丝瓜粥。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适量。丝瓜连皮洗净切块备用。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米及其他配料。供早、晚餐食用。

  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此痰、凉血解毒,含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e等成分。与粳米、虾米等同用,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因丝瓜寒滑,体弱婴儿或脾胃阳虚,常便溏腹泻者慎用。咽喉疼痛或用治疽诸症,则宜减去虾米。

  宝宝咳嗽食疗四:川贝川贝母5g,冰糖15g与梨同蒸,用于咳嗽痰多,色黄而粘稠。

  宝宝咳嗽食疗五:薏苡仁山药冬瓜子粥。薏苡仁50g,山药、粳米各100g,冬瓜子50g,同煮粥食。用于咳嗽痰多,色白。

  宝宝咳嗽食疗六: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宝宝咳嗽食疗七:雪梨炖冰糖。雪梨1~2个,冰糖30~60克。将雪梨去皮、核,与冰糖置瓷杯内,隔水炖至冰糖溶化。食梨饮汁,晚饭后食用。梨子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肺止咳作用。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咳嗽有痰者不宜。脾虚痰湿者慎用。

  宝宝咳嗽食疗八:苏糕。取面粉适量,经过发酵,揉制成3-5块;将杏仁15克泡去皮研压成粉,加适量红糖拌匀,撒于糕面上,再将新鲜苏叶3-5片洗净覆于糕上,置锅上蒸,熟后取食,每日1~2次。

  宝宝咳嗽食疗九:金银花冲鸡蛋。鸡蛋1个,打入碗内;金银花15克加水200毫升,煮沸5分钟,取其汁冲蛋,趁热1次服完。

  宝宝咳嗽食疗十:胡桃仁参汤。胡肉20克(不去皮),人参6克,生姜片3片,加水适量同煎,取汁200毫升,去姜,加冰糖少许。每日1次,睡前温服。痰多或痰中带血时勿服。

三、中医治疗宝宝咳嗽的5个小妙招

  冬季寒冷干燥,宝宝很容易生病咳嗽,爸爸妈妈就会把宝宝送到医院去看病。可是宝宝太小不能长期吃药。今天中医为各位父母推荐治疗小儿咳嗽的小妙招,希望能给有宝宝的父母有帮助。

  1、药宜轻清。咳嗽与肺脏疾患有密切的关系。治疗病位在上的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应选用质地较轻的植物类中药,如桑叶薄荷菊花杏仁桔梗、贝母、牛子、枇杷叶等疏风宣肺,化痰止咳药以及桑菊饮等成方皆属于这一类。在具体应用时,还要注意这类药物的煎煮时间不要太长,服药时最好少量频服,这样可使药物更易被吸收,发挥作用快而持久。

  2、慎用辛温。小儿生机蓬勃,感邪后最易化热,特别是冬季取暖室内温度增高,大大缩短了由寒化热的时间。所以,应慎用辛温发汗的药物,必须使用时也应适可而止。咳嗽初期,如确属感受风寒之邪,可以在疏风宣肺法的基础上酌用少量的麻黄、苏叶、荆芥淡豆豉、生姜、葱白。当舌苔变干或转为薄黄,痰由稀变稠、由白变黄后,应立即改方换药。

  3、缓用寒凉。小儿脏腑娇嫩,不耐寒热,咳嗽初起,痰少、色白清稀时,苦寒清热的药物不宜应用太早,以免肺气郁闭,邪不外达。只有当出现化热症状如流浊涕,吐黄痰,大便干时,方可使用黄芩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知母石膏大黄等寒凉药物。

  4、忌用收涩。咳嗽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措施之一。小儿感受外邪后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痰),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所以,外感咳嗽初期应禁用收敛镇咳的柯子、米壳、五味子等药,少食酸味食品,以免敛邪留患延长病程。

  5、饮食调护。小儿恣食不节是咳嗽痰多的诱因。患病后,应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少食鱼肉黏腻碍胃的食物,多饮开水;室内要保持空气清新及合适的温湿度。梨、荸荠具有清肺、润燥、化痰的功效,可以适当食用。

  小孩子的抵抗力差,一定要好好照顾小孩子,冬天一定要给孩子保暖不要受凉了。平时饮食也要注意给宝宝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小孩子真的很娇气,务必不要懈怠。

四、治疗宝宝咳嗽的中医推拿

  宝宝咳嗽起来,最让妈妈揪心了,小脸憋得通红不说,对宝宝的肺气管也不好,咳嗽久了容易导致肺炎。下面介绍一种中医推拿的方法治疗宝宝的咳嗽,效果很明显,妈妈们不妨学一学。

  1、一般在感冒初起咳嗽时,我会建议大家按摩捏脊5-10遍,然后分推肩胛骨200-300遍。揉肺俞穴3-5分钟后横擦肺俞以热透为度。正面可以揉膻中穴1-2分钟,后分推膻中穴。手上的操作为清肺经补脾经各200-300次。

  2、感冒中期,咳嗽有痰时,(有时候咳嗽有痰音会出现的非常快),中医认为脾虚则生痰,所以脾为生痰之器,而肺为储痰之器。所以我们听到肺部咳嗽有 痰音的时候,要想到这不光是肺系统的问题,脾系统也出现了问题,所以在治疗的方案上除了需要按摩我上述讲的穴位以外,要加上运内八卦300次、揉掌小横纹 300 次,揉中脘穴2分钟。丰隆穴1分钟。

  3、宝宝长时间咳嗽的治疗方法:如果宝宝绵绵不断的咳嗽了N久,这是在治疗的原则上,中医则认为久咳肺虚、脾虚、肾虚,还指肾不纳气,所以久咳不止。在治疗的方法上,我会建议大家,补 肺经、补脾经补肾经各200-300次,揉膻中穴1-2分钟、揉关元300次,分推肩胛骨200次,捏脊5-10遍,三捏一提2-5遍,点按肾俞50 次,按揉足三里1分钟。穴位图大家可以看前面帖子里面配的图文。

  还有就是咳嗽可能不是单独存在的症状,所以在推拿的方案上还需要根据宝宝的问题做随证加减。前面讲论咳嗽的时候是分咳嗽的三个不同时期咳嗽时,所影响的脏器,是治病的关键,那么,对于外感咳嗽,有分风寒和风热,那么在推拿时有什么区别对待呢?

  第一,常用手法:(1)宝宝俯卧,妈妈用小鱼际按揉患儿背部的肺俞穴2-3分钟。然后,向两侧分推肩胛骨200-300次。(2)宝宝仰卧位,妈妈用拇指点揉天突穴50次,揉膻中1分钟。(如果宝宝可以配合增加按摩次数和时间,以提高按摩的疗效)(3)按揉并弹拨患儿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

  随症加减:(1)外感风寒型: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涕,咽痒,或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推三关300次。②拿风池合谷穴各10次。③推太阳30次。

  (2)外感风热型:咳嗽,痰黄咯吐不畅,咽于咽痛,甚则胸痛,或有发热汗出,舌苔薄黄,常用手法加①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②揉大椎30次,③用拇指在肩井穴上作按揉法10次,最后用双手拇指与食、中二指提拿肩井5次。

  (3)痰湿咳嗽型:痰多而嗽,屡咳痰而不绝,痰白胸闷恶心,纳呆,舌苔白腻。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掐揉四横纹5次。②运内八卦100次。

学习中医推拿的方法中医推拿对人体有什么好处_中医推拿按摩手法中医推拿要注意

一、中医推拿按摩手法中医推拿要注意一:点法1:用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分为力点,按压于某一治疗点上,称为点法。它由按法演化而成,可属于按法的范畴。具有力点集中,刺激性强等特点。有拇指端点法、屈拇指点法和屈食指点法三种。1、手法要领①拇指端点法:用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井紧贴于食指中节的桡

中医推拿的手法-中医推拿的原理

中医推拿的手法-中医推拿的原理中医推拿的手法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矫、按摩逐渐演变而来的,是一种以人疗人的方法。而中医推拿的手法主要包括有: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捏法、颤法、打法。中医推拿原理中医推拿的原理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穴位的作用来达到各个脏腑和相应的组织器官间的平衡,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修复各种身体上的损伤,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的治疗原则

推拿疗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的。

Hash:3e4fa4a2ea4fe4de865684b808b98677181acde2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