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4 02:27:0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冬季5款暖胃美食

BY:大叔18岁 2024-07-24 02:27:03 844 ℃

天气一天天冷起来了,冬天的脚步近了,进入冬季以后,一方面人体要进食更多的食物,以提供热量来御寒,这就加重了消化系统尤其是胃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天气寒冷使得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影响更大。所以胃寒者在冬季往往会犯病,轻者出现食欲减退、口泛清等表现,重者则可出现泛酸、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帮助这些胃寒的患者顺利过冬,下面小编为你推荐冬季5款暖胃美食

4款养生茶最有效暖胃

1、红枣桂圆枸杞

枸杞、红桂圆都是补补气的佳品。枸杞可以护肝补肾明目润肺抗衰老。煮桂圆红枣茶的时候加一点枸杞,能增加香甜味又红糖味甘性温,中医认为红糖有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的功效。适量的红糖水能舒缓经痛。

做法:将桂圆去除外壳以及果核,红枣去除果核;然后将桂圆、枸杞、红枣以及白砂糖一起放入杯子之中,加入开水进行冲泡,十分钟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2、姜苏茶

姜苏茶具有很好的驱散风寒的作用,并且对于胃部有很好的调养功效。如果在冬天出现风寒感冒或者是胃痛胃胀的情况,那么服用一些姜苏茶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做法: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清洗干净;将准备好的材料一起放入杯子之中,用开水冲泡十分钟左右,然后每天喝两剂,当作茶来喝。

3、生姜红茶

气温下降,常易引起胃痛发作,尤其是胃寒者。这时喝杯生姜红茶暖暖胃就很好。生姜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消炎、祛湿活血养胃暖胃、止呕、消除体内垃圾等作用。姜茶可能喝一次即驱走轻微的感冒,症状较重者一连三天每日喝一次,就不再流鼻水、咳嗽发烧喉咙痛头痛;容易患感冒者也可以每三天喝一次以起预防之效。

做法:红茶5克,生姜粉2克,红糖适量。把红茶和姜粉一起放入杯中,用90℃以上水冲泡;等稍温后放入红糖即可饮用。

4、茉莉花

茉莉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故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有安神定志的效果,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从而镇定、舒缓紧张情绪。

做法:用茶匙从密封罐中取出适量的茉莉花茶倒入玻璃杯中。冲泡茉莉花茶时采用自上而下的冲入沸水,这样让茉莉花茶茶叶翻滚,茶香花香四溢。

冬季5款暖胃美食

1、红糖姜肚煲

主材:猪肚一个,生姜四两,红糖二两(糖尿病患者不用)。

制法:将猪肚洗净,生姜切成丝,与红糖一道放入猪肚内,两头用棉线扎紧,加清水煮至肚烂,食肚喝汤。

功效:暖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症见脘腹冷痛,遇寒加重,口泛清水等。

2、肉桂砂仁牛腩

主材:鲜牛脯250克,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生姜3片。

制法: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腩洗净切块,焯水去除膻味。把全部材料放人炖盅内,加凉开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调味后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气滞,症见脘腹冷胀疼痛者。

3、胡椒羊肉

主材: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下锅爆香。把胡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

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服食。

4、姜粥

主材:干姜10克,高良姜10克,大米50克。

制法: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约5-10分钟)即可,趁热服食。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常有胃脘隐痛的患者服食。

5、玫瑰砂椒茶

每日取玫瑰花6克,砂仁6克(研碎),胡椒6粒(研碎)。三药放入壶中,用开水冲泡作茶饮服。

此方有温胃化湿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出现胃痛嘈杂、胸腹胀闷等症状者。

日常生活咋防胃寒

1、对付“胃寒”:胡椒入菜

对这种体质的人,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专家建议他们做菜,煮汤煮粥时,加入少量胡椒、干姜、陈皮。这几样食物性平辛温,正能怯寒邪,保胃气。这个方法不止适用于冬季,对于脾胃阳虚的人,一年四季的饮食都可以坚持。

且凉是他们的大忌。吃冷食,身体受寒都特别容易引发腹泻。

2、对付反胃:口含生姜

中医有云:“生姜为呕家圣药”。专家介绍,生姜是对付反胃呕吐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你反胃想呕吐,可以切一片薄薄的生姜含入口中,唾液把辛辣的姜汁吞入胃中,就能缓解呕吐症状。

3、冬季多喝热粥 冬季最好的养生方法是喝热粥。

粥的主要原料多为粳米小米糯米,它们不但含有丰富养分。且分析食物特性:大米、小米薏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的功效,因而,冬日食大米粥非常有益。

冬季如何养生

要领一:重在防寒健肾

季节的变更常常在我们无意识的时候发生了,当我们在上周日的午后躺在床上懒洋洋地感叹着天气转暖的时候,其实冬天已经悄悄地降临了。过了立冬之后的几天,就要全面大降温。那么在天气转冷的时候,我们要先做好防寒的措施,才能保护好自己重要的身体。

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常见情况有恶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要领二:炖补养生

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人体阳气受损,饮食调养应以“补”为主。补法中以炖补为佳,炖补制作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消化吸收,而且还可以适当加入药材,以增强疗效。炖补时可根据个人体质选用一些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适,因为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 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食物。

鹅肉:自古以来流传着“喝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常食鹅汤、鹅肉,可以防治咳嗽,还能补益五脏。

鸭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补阳的食物外,还要注意养阴,鸭肉营养丰富,是滋补妙品,尤适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特别是低烧、虚弱、食少、便秘水肿的人,食鸭肉最有益。

要领三:药膳养生

中医认为,冬季选用温补中药,可增强人体脏腑活力,不仅有益于这一时令的防病强身,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通过中医养生调理,还能改善女性血气虚弱、容颜衰老等问题。奈瑞儿养生专家梁小姐指出,很多人都会有虚不受补的情况出现,“虚不受补”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之谓也。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弱。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冬季节养胃需要避开的六大认识误区

常喝稀饭

过去主张胃病患者饮食大多以稀饭为主。实际上,稀饭未经咀嚼就吞下,没有与唾液充分搅拌,得不到唾液中的淀粉酶的初步消化,同时稀饭水分较多,进入胃内稀释了胃液,这都成为引起稀饭不易消化的原因;加之喝稀饭使胃的容量相对增大,而所供热量较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负担,而且营养相对不足。所以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稀饭,干饭只要细嚼慢咽,不仅对胃部无害反而会促进消化,对健康有利。

少食多餐

很多人会嘱咐胃溃疡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食物进入胃内,本身对胃黏膜就是一种刺激,不仅促使胃肠蠕动加快,而且会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对溃疡病的愈合无益。目前主张溃疡病人的饮食注重的是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和饱餐。

牛奶能治胃病

传统的观念认为牛奶能中和胃酸,对消化性溃疡的康复有帮助。最新研究表明,牛奶能促进胃酸分泌。有报告说,饮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所以,消化性溃疡患者和饮牛奶后即出现腹泻的人都不宜喝牛奶,而酸奶中含较多的乳糖酶,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对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

汤泡饭

有的人认为将菜汤舀在碗里泡饭可以使饭菜吞咽顺畅及易于消化。这种方法也不科学。它的原理和喝稀饭基本一致

生姜暖胃

民间有用生姜末水煎,加少许趁热服下,能治消化不良偏方。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姜可暖胃,胃部不适时喝碗姜末水是常见的事。胃病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偶尔用之,且无不良反应,未尝不可。但应认识到,姜是刺激性食物,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适或加重病情。若想用姜来治胃病应请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方剂对症治疗效果更佳。

拒食辛辣

其实,低浓度的辣椒会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大蒜能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杆菌;而适量的生姜可以达到暖胃、增强胃黏膜保护的作用,胃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食用,从而达到治病养胃的效用。

冬季进补吃什么好_冬季推荐几款美食

它鲜艳的橙色源于其富含的β胡萝卜素,这种强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癌症。多吃南瓜的五大好处①多食南瓜可以有效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脏病变,提高人体免疫力。核桃预防冬季皮肤干燥皲裂。

宝宝冬季食谱,宝宝冬季精美菜式食谱,宝宝冬季保健汤品食谱,宝宝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一、宝宝冬季精美菜式的食谱(一)蛋黄豆腐主料:北豆腐蒜苗海米红咸鸭蛋黄配料:食用油盐糖料酒鸡精香油葱姜鸡汤做法:1、将豆腐切成块,用开水焯一下控干水分放入盐、鸡精入味;2、将海米用清水泡发洗净切成末,蒜苗、葱、姜洗净切成末,咸鸭蛋黄碾碎;3、坐

冬季减肥食谱:冬季也能轻松瘦美食

冬季是容易发胖的季节,一来因为天气寒冷大家需要摄取更多的食物和营养来补充自身,为自己御寒,另一方面也因为天气的缘故让大家疏于运动。想要减肥瘦身,首先要清肠排毒,那么这些清肠排毒食谱,你可千万不能错过!清肠排毒食谱有哪些呢?今天大厨艺小编为您

Hash:f297c12c6e31b8b5c0ae3b0d1beab6fadd83278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