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58:5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寒露节气饮食法

BY:大叔18岁 2024-06-03 00:58:59 90 ℃

一、寒露时节养生注意这8个事项

  1、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因而皮肤分蒸发快,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

  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头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加重。

  2、多饮汤水

  秋季空气干燥,把进补的物品制成汤水服用比较适宜。一般人宜用食补,即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藕等加入鱼、肉等做成汤,如花生鸡爪汤、莲牛肉汤、菠 菜 猪 肝 汤、萝卜排骨汤等。还可食用有利尿解热作用的寒凉类水果,如苹果、雪柑橘荸荠葡萄等,可补充大量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

  秋季气候干燥,口渴感强,但不宜多饮含气体的饮料,可选用胖大海冰糖或白菊花蜂蜜浸泡,频频饮服,既可补充体内水分,又可起保健治疗作用。

  3、增强体力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4、预防疾病

  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复发、病情恶化。

  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

  5、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这类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6、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7、调理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8、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二、寒露必须遵循三大原则

  1、金秋:燥邪当令

  自古秋为金秋,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中医认为,这个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大便秘结等。

  2、寒冷:穿以保暖

  寒露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是一条很好的养身之道。“一场秋雨一场凉”,要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凉意浓要多穿些衣服。

  3、预防:食以润燥

  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量饮食。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以及热软食物。不吃霉变和不洁食物,避免感染肠道传染病。中秋之后,容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肤涩等“秋燥病”,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能力。

三、寒露养生吃什么

  寒露保健药茶

  1、萝卜茶

  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加少量食,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略加食盐调味(勿放味精),再将茶叶用于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2次不拘时限,有清热化痰、理气开胃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纳食不香等。

  白萝卜营养丰富,含且有药用价值,可清热化痰,配茶饮用能清肺热、化痰湿,少加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

  2、枸杞

  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燥的功能。可降压降脂和防止动脉硬化。对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昏耳鸣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具有保健治疗功用,对长期使用计算机而引起的眼睛疲劳,尤为适宜。

  提示:配制时只需十几粒枸杞,加热水冲泡频饮。

  3、姜苏茶

  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净,用开不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温服1剂。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适用于风寒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此方以药代茶,味少而精,实用简便。

  养胃食谱

  1、大枣莲子

  原料:百合30克、大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2、香菇冬瓜

  原料:香菇鸡汤淀粉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用;姜洗净切丝;将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四、寒露时节老人如何养生

  1.中医认为,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注意脚部的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2.“寒露不露脚”,正是这个道理。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因此,寒露过后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热水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同时还能提高抵抗力。

  3.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饮食作息,保护肺胃。多吃银耳、萝卜、莲藕、百合、沙参、梨等食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作息方面宜早睡早起,劳逸结合。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寒露后风景萧索,容易使人出现悲秋的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容易感到抑郁,因此老年人如果身体状况允许,适宜到室外进行适当的郊游疏解情绪,同时还能增强体质

冬季养生饮食,冬季饮食养生多吃四冬,冬季养生饮食很重要,冬季养生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一、冬季饮食养生多吃四冬1、冬笋冬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经常吃能促进肠道蠕动、消除积食,降低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冬笋不但可与肉、禽、海鲜等荤料一起烹调,也可辅以食用菌、绿叶类素菜同炒,还可以单独成菜,但因冬笋含草酸较多,结石和痛风患者应少吃,并在食用前将其焯一下,除去草

饮食小常识养生知识,饮食养生小常识:秋季,饮食养生小常识:冬季

一、饮食小常识养生知识我们现在的人都天天忙碌,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身体慢慢跨掉,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下面总结一些生活中养生保健小知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1、【养生又好吃的零食】1.葵花子-养颜;2.花生-能防皮肤病;3.核桃-可秀甲;4.大枣-预防坏血病;5.奶酪-固齿;6.无花果

健康常识四季饮食养生保健,四季饮食养生保健的小常识,四季饮食养生保健的小常识,12四季饮食养生常识

一、四季饮食养生保健的小常识(1)春季养生生活起居:宜晚睡早起,多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不要急于脱掉棉衣,注意穿衣保暖,防止感冒。精神调节: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通,其志为怒,恶忧郁而喜调达。故春季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饮食营养:春季调养以养胃为本,宜

Hash:9fc4c31811427d1e5e44fe22d35ce0998b586bf9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