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0 09:30:3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新辩证治肾病_中医如何预防肾炎

BY:大叔18岁 2024-07-20 09:30:35 1850 ℃

一、中医新辩证可有效治疗肾病

  中医肾病“五证”、“五侯”归类

  近年来,某医院内科的医生通过临床大量的病理观察,发现西医所谓的肾小球疾病在中医临床始终有肝瘀脾湿瘀血内阻,湿热下注三焦不通,升降失调肾失封藏之症,贯穿于肾病之中。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好“肾”的病位与病机,才能有利于早期的正确治疗。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经反复总结将临床中的肾病的表现归类划分为“五证”、“五侯”。

  五证

  无症状性的肾失封藏症

  临床表现为在尿定性检查中,始终有尿蛋白或隐及镜检时有红细胞,临床无明显的自感症状。

  肾虚性肾失封藏症

  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三条以上者是也。①腰酸乏力,或下垂不适;②胫酸膝软;③耳鸣听力下降;④面目浮肿,或肢体水肿;⑤尿液清长或夜尿反多;⑥牙齿松动或有稀疏,脱发;⑦功能障碍,或月经不调

  肝肾阳虚性肾失封藏症

  应具备肾虚性的条件而兼有口干,或目眩,目涩,视物模糊,舌红苔少。三印呈阳性或二印为阳性。

  脾肾阳虚性肾失封藏症

  临床具有肾阳虚的辩证条件而兼有畏寒、肢冷、肿明显、或纳呆、大便溏;面色苍白少华,舌胖边有齿痕。三阴呈阳性。或二阴为阴性者是也。

  肝郁脾湿性肾失封藏症

  具有无症状性肾失封藏的临床检查症状并兼有以下三条症状者。①胸肋胀满,肋下痛;②小腹胀,食后不舒,大便溏稀;③疲倦乏力,精神差;④气逆嗳气,苔厚白或腻,爪无力,三印呈阳性或二印呈阳性。

  五侯

  风寒

  发热恶寒咳嗽水肿、苔薄或白,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作期。

  风热

  发热不恶寒,咽喉肿痛,水肿轻微,舌红苔黄,脉数而细,临床多为急发期。

  湿热

  发热,口苦,面肢浮肿, 腹闷胀,皮肤疮疡湿疹,有尿频尿急之感,苔薄黄或腻。

  瘀阻侯

  皮肤甲错,面色黑暗,腰痛不移,舌下脉络青紫或舌有瘀点,血液粘度高,微循环等检测有凝血状态。

  溺毒侯

  尿少或尿频,夜间尤甚,呕吐恶心,纳呆,水肿有尿臭味,动则气喘皮肤瘙痒头痛头晕睡眠差,贫血血压高,血肌酐尿素氮增高。

二、肾病综合征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肾气亏虚,水湿泛滥,脾运失职。

  治法:益肾健脾,化湿消肿

  方名:益肾健脾汤。

  组成:黄芪12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炒山药9克,甘草4克,茯苓9克,石苇9克,野山楂9克,丹参9克,制萸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天为1疗程。

  中药处方(二)

  辨证:真阳虚衰。

  治法:温阳利水。

  方名:加味麻黄附子汤。

  组成:麻黄4.5克,附子9克,乌豆30克,车前子12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脾肾两虚,下焦湿热

  治法:调补脾肾,清利湿热。

  方名:健肾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枸杞30克,山萸肉15克,淫羊藿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泽泻30克,苡米根30克,黄柏9克,益母草30克,红花6克,炙甘草9克,干蟾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肾阴阳两虚,浊邪留滞。

  治法:益气补肾,行水泄浊。

  方名:补泄理肾汤。

  组成:黄芪30-50克,巴戟肉15克,黄柏15克,黑大豆15-30克,大枣5-10枚,牡蛎30-50克,土茯苓20-30克,泽泻15-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五)

  辨证:脾虚湿困,三焦气化失司。

  治法:健脾化湿,调理脾胃。

  方名:小儿肾病合剂。

  组成:嫩苏梗9克,制厚朴10克,广陈皮6克,炒白术6克,知母9克,茯苓9克,抽葫芦10克,炒枳壳9克,麦冬9克,猪苓9克,泽泻9克,甘草6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容器内。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用微火煎30分钟,取120-15 0毫升,分两次温服。

三、中医治疗肾炎方法

  中医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是在慢性肾炎的发病原因基础上利用中药活血通络、抗炎、抗凝的作用达到消除感染、减少炎症性因子对肾脏的损害。为此,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在慢性肾炎的临床治疗领域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具体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

  慢性肾炎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免疫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水肿”、“腰痛”、“虚劳范畴,并与邪毒感染有密切关系。外感、水湿、血瘀、情志等可诱发和加重本病。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为主症,具有病程长、易反复、难康复的特点。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药。而近年来发现,中医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但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过程中不是某一味药在起作用。

  慢性肾炎的病人,其肾脏将会发生肾脏纤维化。随着肾脏发生纤维化范围的不断扩大,慢性肾炎病人的病情将不断的恶化进展,发展成为肾衰竭,最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肾脏纤维化理论渊于《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实质是指对一些久病难愈之顽症,应用通络法,即疏通络道之法。除行气活血之外,仲景尤重虫类药之应用,如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抵当丸等。至叶天士,提出“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并指出“络以辛为泄”,故用辛润通络、辛温通络、辛香通络、辛咸通络诸法,尤其主张用活血之品,深达络脉以搜剔顽痰死血。

  络脉瘀阻

  即久病气机郁滞、血行不畅、顽痰死血瘀阻于络脉,可相当于血小板凝聚、红细胞变性血脂增高、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硬化。络脉瘀阻,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时,往往合并肾静脉微血栓形成肾小球硬化,符合久病入络、顽痰死血留而不去之病机,此时一般活血化瘀药疗效欠佳。有研究表明一般活血化瘀药只能溶解微血栓之表面,而不能达到核心部位,其主导作用在于抗凝;唯微化中药渗透疗法的活性成份能深达微血栓之核心而溶解之,达到扩张周围及全身血管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的目的。

  络脉绌急

  即病久内风萌动,脉络绌急挛缩,相当于微血管缺血痉挛,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内皮素增高,一氧化氮降低,治以微化中药渗透疗法扩张血管通络。络脉绌急 常见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无浮肿而蛋白尿长期不减,血压升高,符合久病入络,内风萌动、络脉绌急之病机,故以扩张血管以熄风解痉通络。

  络虚不荣

  乃病久气血津液耗损,络脉不充,失于荣养,而致络脉瘀阻或络脉绌急之症,治疗自当以扶正为主。

  治疗慢性肾炎应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解决好水肿、蛋白尿、血尿贫血高血压及晚期出现的尿毒症

四、中医预防肾炎的方法

  1、积极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适的治疗是有效的办法。祖国医药对肾病的防治疗有独到之处。除此之外患者还要积极治疗慢性咽炎鼻窦炎牙病及皮肤、尿路感染等隐患,使病情全面、有效地得到抑制。

  2、留意防寒

  冬季寒冷的刺激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若腰部受寒后血流量减少,使肾脏功能下降,特别是感冒,会加重病况,乃至发觉严重的并发症。为此,病人要依据季节的变化,积极增减衣服,持维手、脚及皮肤洁净、干燥,尽力防止感冒皮肤感染、破损等状况。

  3、科学饮食

  因由肾脏疾病的特别性,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食谱,饮食中蛋白质要适中,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让肾功能不全或恶化,但过少又能能诱发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平常每日摄入的蛋白以每公斤体重0.5克蛋白质计算为宜。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食不超过6克为好,除非有严重的心衰、浮肿及高血压,否则戒盐对病十分常不利。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对大便畅通、排出有利。

中医肾病疗法,中医治疗肾病的优点

一、中药治肾病起到五大作用利尿作用中药的利水药有肯定的利尿作用,如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金钱草、半边莲等,中药利尿药配合温肾药可提高利尿效果,有报导经研究,温肾药可改善肾的血流量,提高肾的滤过率,而利水药可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故两者合用可提高利尿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据报道,中药

中医治疗肾病的方法,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的好处

中医治疗肾病在肾癌方面可以贯穿肾癌治疗的全过程。肾癌的中医治疗,在抑杀癌细胞的同时,扶助正气,提高免疫力,保护机体正常机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对生存期的延长有非常积极地作用。在这方面,中医药学将大有作为,并在肾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中医新辩证治肾病_中医如何预防肾炎

一、中医新辩证可有效治疗肾病中医肾病“五证”、“五侯”归类近年来,某医院肾内科的医生通过临床大量的病理观察,发现西医所谓的肾小球疾病在中医临床始终有肝瘀脾湿、瘀血内阻,湿热下注,三焦不通,升降失调肾失封藏之症,贯穿于肾病之中。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好“肾”的病位与病机,才能有利于早期

Hash:84312e8510d209a102247cf6ab8dc159a01a7a17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