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12:28:0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

BY:大叔18岁 2024-07-18 12:28:04 841 ℃


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那么,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脑血管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疾病因素(35%):

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⑶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⑷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⑹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中有 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

⑺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药物引起(25%):

脑血管病可有诸多因素引起,最常见的除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及气候异常外,目前,还发现一些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剂利尿剂等,也是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降压药:脑组织的血流量主要是靠血压来维持,若使用作用较强的降压药或服用降压药剂量过大,致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了大脑血液供应,脑部血流缓慢,促使脑血栓形成。睡前更应忌服大剂量降压药。人在入睡后机体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新陈代谢减慢,血压也相对降低,若再服用大量降压药,势必会使血压更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减少,血流缓慢,血粘度增加,瘀积在脑血管形成血栓,而发生脑血管病。

镇静药:一些作用较强的镇静药,如氯丙嗪合氯醛、硫酸等,也可使血压在短期内急剧下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脑血栓形成

止血药:一般中老年多伴有血管硬化血脂偏高,血粘滞性增加。若使用大剂量止血药,如安络血、止血芳酸等,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使血液缓慢,促使脑血栓形成。

利尿药:中老年人应用利尿药,如速尿、双氢克尿噻等,由于大量利尿,失水过多,血液浓缩,粘滞性增加,也易形成脑血栓;同样道理,发烧时过量使用阿斯匹林、复方氨基比林等发汗退热剂,或过量使用中药麻黄桂枝等解表发汗剂时,均可致大量出汗,乃至失水过多而发生脑血管病。

避孕药:据报道,一些避孕药能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口服避孕药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5~8倍,其服药到发病的时间最短者数天,长者5年,故在服用避孕药的过程中,应经常进行血压和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异常者应停药,对有脑血栓形成倾向的人,则应停用避孕药。

⑹抗心律失常药:服用剂量过大或静滴速度过快,可使血压下降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促使脑血栓形成。可见,药物引起的脑血管病不可忽视,而老年人在使用上述药物时,更应慎重。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切忌血压骤降,强烈镇静,大量利尿,发汗过度,以及过量使用止血剂,以预防药物引起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

一、脑血栓:

急骤起病是主要特点,是发病最急的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病前无任何前驱症状,活动中突然起病,绝大多数症状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病情发展到最高峰,少数患者在数天内呈阶梯样或进行性恶化,约半数患者起病时有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短暂。

二、脑出血:

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约10%的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昏迷......更多。

三、脑动脉硬化

常出现头晕头痛、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出血等症状。

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或视力丧失,或白色闪烁,或视野缺损,或复视,持续数分钟可恢复。对侧肢体轻度偏瘫或偏身感觉异常。优势半球受损出现一过性的失语或失用或失读或失写,或同时面肌、舌肌无力。一过性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言不清或声音嘶哑

五、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但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有谵妄,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及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青壮年可见脑膜刺激征

脑血管病的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化验检查

缺血性卒中的脑脊液压力及常规、生物化学检查常在正常范围。若梗塞灶较大则脑脊液压力可升高,蛋白质含量亦可增高。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周围血的白细胞计数可略增高。脑脊液压力常常升高达180~200mm水柱,外观呈粉红色,蛋白质含量可增高。

如果血肿不大,或患者为70岁以上老年人(因脑萎缩明显),脑脊液压力可以不高。若血肿未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则脑脊液可以不含血。原发或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压力常常高于200mm水柱,外观呈血性。

二、特殊检查

1、脑电图脑梗塞和脑出血的急性期,脑电图可见弥漫性异常,慢波增多,病侧半球较明显。一般2~3周后可逐渐恢复。

2、颅脑超声波检查。脑梗塞急性期中线波常无偏移(大面积梗塞除外);脑出血急性期中 波常向病灶对侧偏移。

3、放射性核素脑扫描。脑梗塞2~3日后梗塞区可见楔形放射性核素浓聚影;脑出血早期可见血肿区放射性核素浓聚影。

4、脑血管造影。脑梗塞急性期可发现闭塞血管,有时血管内可见血栓形成的充盈缺损影像,但也有不少脑梗塞病例未能发现任何异常。脑出血时可见到脑血管受到血肿的推移,这可帮助诊断出血区。

5、头颅CT扫描。对诊断脑梗塞和脑出血具有高度价值。脑梗塞2~3天后梗塞区呈低密度变化;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呈高密度影,周围有低密度影,提示水肿区。

三、鉴别诊断

1、急性颅脑损伤、慢性硬膜下血肿、脑瘤等。应询问有无头部外伤史,病后是否进行性加重,根据头颅X射线照片及脑血管造影、CT扫描等不难诊断。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各种脑炎脑膜炎等,此时常出现意识障碍、局灶体征、脑膜刺激征等。但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发病数日后才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瘫痪等局灶体征。脑脊液压力升高,常规检查以白细胞增多为主,蛋白质含量可增高。脑血管造影和CT扫描常无重要发现。结合发病季节,某些脑炎脑膜炎不难诊断。

3、一氧化碳中毒。根据病史及急性期血液-氧化碳浓度测定可帮助确诊。

4、代谢中毒性脑病,如高渗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和全身严重感染引起的昏迷,可根据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及有关化验检查协助诊断。

盘点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矿物质、镁等以及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 C可以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钙可防止骨骼和牙齿疏松,镁参与心肌酶的代谢,钾能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参与酶系统的活动,对脑血管起保护作用。建议脑血管病人每天进食新鲜蔬菜的量不少于8两,水果2—4两。蔬菜以新鲜、深绿色或 黄色为佳。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海产类食物。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海鱼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海带紫菜等海产品,钾的含量较高,对缓解脑血管病情也有比较好的作用。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适量补充蛋白质。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促使离子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压,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建议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鱼、牛奶鸡蛋豆腐等,尽量少吃动物内脏,如肝、肾、鱼子等。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钾较高。牛奶酸牛奶虾皮等含钙丰富,都是脑血管病人比较理想的食物。

脑血管病防治的四大错误认识

误区一:等等看,丧失了良机

对策:早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脑卒中多为急性发病,主要表现是突然意识不清、肢体麻眜、甚至昏迷。研究表明:脑缺血发病后最初的6小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脑内神经细胞缺血时间超过6小时时,就不可能完全恢复,甚至会出现再灌流损伤,这是脑卒中不能完全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误区二:用药不合理,导致医源性疾病

对策:治疗个体化,合理用药

有关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很多,有人不做任何检查,就用上了作用很强的溶栓药,用药期间也不做监测。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血压、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血管超声等检查结果,找出病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冠心病患者在用扩血管药和降压药的时候发生脑血栓,这是因为病人长期高血压,脑血管已经硬化,阻力比较大。即使血压仍在正常范围(如100/70mmhg),也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这类病人用药时,应注意是否有头痛、头晕和血压的变化。

误区三:重药物轻康复

对策:早期康复治疗

目前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输液、肌注加口服,多种药物同时应用,一个疗程接一个疗程。可是不少病人还是遗留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上肢 曲挛缩,下肢僵硬、走路画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脑卒中的康复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国家“九五”重大科研课题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研究”表明,脑血管病早期采用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以防止病理性运动模式的出现,恢复正常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脑卒中病人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

误区四:重治疗轻预防

对策:预防为主,越早越好

脑血管病的形成是个慢过程,有许多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吸烟等。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发现和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可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能够将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恢复正常,将坏死的神经细胞复活。然而,早期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却是可以治疗的。


疾病百科|>

挂号科室:神经外科

温馨提示:
在饮食方面,既不能片面限制高脂肪的摄入,也不能过食肥甘厚味,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脑卒中(stroke)则是指畸形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使460万人死亡,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主要在65岁以上的人群。日本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路脑外伤者、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常见症状:头晕、头痛、失明偏盲[详细]是否医保: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相关医院更多医院北京德胜门医院脑病科 北京藏医院脑病科 北京藏医院脑病科 北京藏医院脑病科 北京藏医院脑病科

心脑血管如何预防呢,心脑血管如何调理,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法有哪些,心脑血管疾病症状

一、心脑血管如何预防呢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心脑血管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病因

一、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是由于给心肌供应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或闭塞,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脑血管病是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以脑部

患脑血管病能活多久,脑血管病的病理病因

一、患脑血管病能活多久有人说得了脑血管病就活不长了,至少不可能长寿。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因为迄今为止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高,而且发病后存活者几乎一半的人在3~5年内死亡,但也不绝对认为患了脑血管病一定活不长了。因为脑血管病发生以后再活上20

Hash:e56a3d0b2478ac33214efdd464ea712751fb937a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