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面疙瘩汤这种食物,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熟悉的,而且都有吃过吧,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这个是非常受欢迎的,而且玉米面本身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大家都知道,玉米作为五谷杂粮之一,一直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因为玉米面是兼具好吃又养生的作用的,这是现在玉米面食品很多的原因,我们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玉米面疙瘩的做法吧!
(2)玉米面中含有亚油酸和维生素E,能使人体内胆固醇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4)玉米面还含有微量元素硒,能加速人体内氧化物分解,抑制恶性肿瘤;
(5)玉米面中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这是一种抗癌因子,在人体内能与多种外来的化学致癌物质相结合,使其失去毒性,然后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6)玉米面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缩短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和致癌物质对结肠的刺激,因而可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玉米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按颜色区分有黄玉米面和白玉米面各种。玉米面食品很多,在美国和其经研究发现玉米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预防肠癌、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适宜佳品。 吃粗粮有益于健康,一般人皆可食用。 玉米面和细粮搭配可以制作玉米糕、玉米饼、玉米馒头等。还可制作玉米面饺子、包子,馅饼等。 用西红柿做的玉米面疙瘩汤,还加了鸡蛋,酸酸的,热热的,很开胃,很暖胃,也很有营养,适合秋冬季节。
材料:玉米面粉450克, 白面粉150克,茄子,雪菜,姜蒜,盐。
做法:
1、玉米面粉和白面粉混合好以后,用温水和面。水的用量,就是慢慢的倒,等到面粉能沾住就行了,不需要太多水,很少的水就可以了。
2、和好的面团,放到面板上。
3、把茄子切成条,姜切片,蒜拍碎。
4、等锅里的油烧热了,放入姜片和蒜,再加入雪菜(已经加工过的)
5、倒入茄条翻炒然后加入水,开始煮,等到煮开。
6、把面团用手按成长条形状的面胚,面团摸起来要硬一些才能证明面和的恰到好处。
7、在面板上要撒一些白面粉,玉米面团放到白面粉上面,玉米面团上面也要撒一些干面粉,防止粘起来。长条型的玉米面胚切成条,然后再按照1厘米宽度的切断,就变成了面丁(大小1厘米的立方体)
8、等茄子煮7分熟了,把玉米面丁倒入茄子汤里(注意要把面丁,分开,不要粘到一起)
9、煮不少于10分钟,大概就熟了,然后加盐。
小诀窍1、玉米粉和白面粉的比例3:1,白面粉低级,高筋都可以,最好是高筋的,如果没有白面粉,只是玉米粉,粘不住,因为玉米面没有粘性。
2、必须用温水和面,不能用滚水,也不能用冷水。
3、切成的丁,1厘米的立方块,太大了,煮不熟,里面容易夹生。
4、雪菜是提前炒制过的:可以用热油加入姜蒜,或者加入一些肉丝,炒熟的雪菜。
5、茄子,不能切的太细,太细,一煮就都碎了
从上文我们看出玉米面疙瘩的做法虽然有点复杂,但是只要大家跟着上面的步骤慢慢做,相信你们也会把这到玉米面疙瘩汤做好的,而且相信你们的家人也会喜欢上这样一种好吃又健康的食物的,所以各位朋友,你们还在等什么,快点动起手来吧。
1.玉米胡萝卜煎饼
原料:胡萝卜0.5个,玉米2大匙,鸡蛋1个,玉米面粉适量,食盐
制作方法:
1.胡萝卜洗净,切成碎碎的小丁,在开水中稍稍淖过,沥干水份,再拌上少许食盐,腌五分钟左右(这个步骤,是为了让胡萝卜在入味的同时变得软身一些,这样在煎的时候不至于支愣在面皮里面)。
2.鸡蛋敲散,在碗中用力打至起泡后,加入适量玉米面粉,以及少许食盐,搅拌成略稀的面糊。
3.在鸡蛋面糊里倒入切好的胡萝卜西和玉米粒,搅拌均匀。
4.平底锅烧热,倒入几滴橄榄油或花生油,转动手柄,让油均匀地涂在锅面上。
5.把搅拌好的玉米胡萝卜面糊慢慢倒入平底锅,再次转动手柄,让面糊均匀地铺开,用中小火煎成两面熟透,即可。
2.玉米面凉面的做法
做法:
1.将玉米面煮好。
2.为了让玉米的风味更浓厚,加了点玉米豆,再加点黄瓜丝和自己炸的酱,开 吃喽!
3.韭菜玉米面饼
原料:韭菜100克,鸡蛋1个,玉米面100克,普通面粉50克,盐1小勺,油1大勺,水适量
做法:
1.韭菜洗净、切末;
2.所有材料混合成略具流动性的面糊;
3.锅内放少许油,倒入适量面糊,煎成两面金黄;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这两种营养物质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预防白内障,经常用眼的人可以多吃玉米,想要吃到玉米中丰富的营养素,煮玉米也是很有讲究的,下面我来看看玉米的功效及煮法。
经常用眼多吃玉米保护眼睛
又到了新鲜玉米大量上市的季节。众所周知,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是大米的10倍,大量的纤维素能刺激胃肠蠕动,缩短了食物残渣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加速粪便排泄并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对防治便秘、肠炎、直肠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米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含有丰富的把玉米染成金色的色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胡萝卜素的一种),它们虽然不是营养素,作用却胜似营养素,是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眼睛中叫做黄斑的感光区域,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发生。黄斑是位于视网膜中心部位、掌控视力的组织。由于老化,黄斑部位的脂肪氧化、受损而遭到破坏的时候,出现了黄斑变性、视力下降,甚至会导致失明。而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凭借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保持黄斑的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黄色的玉米中才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白玉米中却没有。所以,出租车司机、中小学生、编辑、作家等经常用眼的人,应多吃一些黄色的玉米。
玉米中含有多种抗癌因子,如谷胱甘肽、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微量元素硒和镁等。谷胱甘肽能用自身的“手铐”铐住致癌物质,使其失去活性并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它又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可以加速老化的自由基失去作用,是人体内最有效的抗癌物;玉米中还含有硒和镁,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得不到氧的供应而衰亡;而镁,一方面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使体内的废物尽快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预防癌的作用;而玉米中的叶黄素还能够预防大肠癌、皮肤癌、肺癌和子宫癌,玉米黄质则能够预防皮肤癌和肺癌。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烟酸,烟酸 葡萄糖耐量因子(GTP)的组成物,是可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营养素,所以,用玉米替代主食,有助于血糖的调节。
这样煮玉米营养更健康
第一招:留件“衣服”,锁住水分
有人会习惯把玉米“扒光”,把皮剥得干干净净进行“裸”煮,但这样往往会使玉米在煮的过程中流失其营养成分,也容易使玉米失去原来应有的Q弹口感。所以煮玉米时,最好还是给它留两件“衣服”。就是把表层的绿色叶子剥掉,剩下最贴近玉米粒的白色那层“衣”。带着薄衣煮,会使煮熟的玉米带有一种独特的谷物清香,且更易煮熟。
第二招:煮前泡一泡,口感会更妙
在下锅煮之前,最好先把玉米放入冷水中浸泡20~30分钟,再开大火煮熟。这样是为了保留玉米本身的维生素,吃起来清香且有嚼劲。此外,玉米也有不同品种,而不同的玉米烹煮的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南方最常见的甜玉米以及老玉米,在水开后,再煮8分钟为妙,而白色的糯玉米则更久一些,10分钟为佳。
第三招:“咸”煮玉米,甜度大增
水开后,往煮玉米的水中加入一点食用盐,盐可以把玉米的甜度催化出来,同时也可以强化玉米的口感,对玉米起到提味的作用。
第四招:加点小苏打,营养再升级
如果想吃到更有营养的玉米,不妨试一下在煮玉米时,往水里加一点小苏打(食用碱),这样会加强玉米的营养效果。因为玉米富含营养素烟酸,但一般情况下烟酸较难被人体分解吸收。小苏打的妙处在于,玉米中的烟酸可以充分释放出来,营养价值更高了。
玉米防治疾病的功效
一、抗癌
1.玉米中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谷胱甘肽。这种物质能用自身的化学“手铐”铐住致癌物质,使它失去毒性,然后通过消化道把它驱出体外。
2.玉米中含有硒和镁,具有制癌和防癌的作用。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使恶性肿瘤得不到氧的供应,从而被抑制;镁既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又能使体内废物尽快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防癌作用。
3.玉米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可预防直肠癌。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缩短食物残渣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并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从而对防止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4.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均有抑制化学致癌物引起肿瘤形成的作用。
5.玉米中的赖氨酸,在综合协同防治癌症中也是一个因素。它既能帮助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又有减轻致癌药物的副作用。
二、抗衰老
1.玉米中所含的卵磷脂、亚油酸与维生素E协同,可预防冠心病、细胞衰老、血管硬化及脑功能退化等老年病患。
2.所含的黄体素、玉 黄质可对抗眼睛老化,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同时能刺激脑细胞,增强记忆力。
3.所含的谷胱甘肽与硒协同,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
4.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并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
5.专家提示,从抗自由基角度来看,玉米煮的时间越长抗衰老作用越好。
三、其他疾病
由于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其具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等作用,因而可辅助治疗小便不利、糖尿病、高血压、腹泻、消化不良、水肿、高脂血症、便秘等病证。
玉米面疙瘩汤玉米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按颜色区分有黄玉米面和白玉米面各种。用西红柿做的玉米面疙瘩汤,还加了鸡蛋,酸酸的,热热的,很开胃,很暖胃,也很有营养,适合秋冬季节。
如果想喝玉米面疙瘩汤的话,不妨参照上文讲解的方法自己动手做吧。
白萝卜面疙瘩汤做法步骤详解入冬后寒意袭来,全国的气温都在经历「断崖式」下跌,这样温度起伏的时候,就意味着进入了宝宝生病的高发期。-8-面糊放入漏勺中,碾压出疙瘩面,煮2分钟左右。-9-面疙瘩捞出沥干。-11-看似清淡的白萝卜疙瘩面,但因为入冬后的白萝卜味道会比较鲜甜,吃起来还是蛮鲜的。
Hash:bd7f4d8f980cdacc26fe29984cda8b12ec37b715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