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8 07:11:4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BY:大叔18岁 2024-07-08 07:11:44 642 ℃

胆道蛔虫病是胆道蛔虫进入胆道后引起的疾病,因为胆道蛔虫是寄生虫,进入身体后会游走其它组织,就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患者要及时掌握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发现症状后才以做好检查,而治疗才能顺利的进行,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蛔虫病蛲虫病的区别

1蛲虫病在出现的时候主要是在肛门和会阴部,这个时候患者都会发现有瘙痒的症状,蛲虫病是非常容易广泛地进行传播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接触和吸入空气,宝宝出现蛲虫病往往是在学校幼儿园集体当中出现的感染。

2蛔虫病是非常常见的肠道寄生虫,那么蛔虫病是在儿童当中特别容易出现的产生蛔虫病的时候一般肚子会比较痛,这个时候会影响食欲,而且在睡觉的时候也会出现磨牙,脸上还会出现一些白斑

3在蛲虫病出现时,我们要抓紧时间去进行治疗,主要是服用一些药物,防止患者出现重复的感染,那么一般都是可以治愈的,局部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于肛门出现了搔痒或湿疹,可以进行涂擦一些药物。

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1.儿童、青少年多见,常有驱蛔虫史。

2.突然阵发性上腹钻顶样痛,间歇期宛如常人。

3.绞痛时伴恶心呕吐,可吐蛔虫。

4.后期有胆管炎及各种并发症表现。

5.腹肌软,仅有剑突下或右上腹深压病。

6.间歇期无体征。

7.症状剧烈,但体征轻微,“症征不符”为本病特点。

该病以儿童和青年人多见。主要症状是腹痛,可以突然发生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持续一定时间后可自行缓解,间隙期可以完全不痛。常可伴恶心呕吐,常见有吐出蛔虫者。静脉胆道造影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 T型管胆管造影、 B型超声等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

1)解痉止痛;

2)驱虫排虫:直至粪便虫卵转阴;

3)消炎利胆:病初可暂不用抗生素,如并发胆道感染则使用抗生素(头孢霉素类,氟沙星,甲哨唑);

4)维持营养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胆道感染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或腹痛呕吐频繁或出现并发症者,应予以禁食、输液,给予维生素并根据化学补充有关电解质和维持酸碱平衡的药物,必要时给予氨基酸输血血浆等;

5)经纤维指肠镜置于圈套器将蛔虫体套住后取出,对嵌顿在指肠乳头或钻入胆总管内的蛔虫均可取出。

二、手术治疗

经非手术治疗3-4天无效且症状加重,有明显并发症,即行胆总管探查取虫,引流胆汁。胆囊坏疽者切除胆囊,胆道出血者可行肝固有动脉结扎术。有其他并发症时做相应处理。术中、术后均须考虑驱除肠道蛔虫,以防复发。

蛔虫病是传染病

蛔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流行于温带、热带及亚热带,尤其是经济不发达、温暖潮湿及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或地区流行更为广泛。我国蛔虫感染者约为5.31亿人;贵州省惠水县河北省隆化县青海省和县蛔虫阳性率分别为83.2%,64.4%及70.5%;各省区平均感染率为6.027%~71.115%。农村人口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乡村中小学生感染率为13.53%~41.36%,城市中小学生为4.88%~18.73%。

1.传染源

蛔病患者及带虫者粪便含受精卵,是主要的传染源。每条雌虫每日排卵量达数十万个。受精卵在人体肠内不能发育,在外界适宜温度、湿度和有氧环境中发育。猪、犬、鸡、猫、鼠、蝇等动物昆虫,因吃或接触人粪便及其污染物,可携带虫卵或吞食后排出存活的虫卵,也可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人可经多种途径感染,主要是吞入感染期蛔虫卵。在流行区人粪作肥料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猪、苍蝇等因接触被人粪污染的地面也可传播蛔虫卵。农田劳动或其他方式接触污染的泥土,经手而入口或食用带活虫卵的蔬菜(如生食拌鲜菜)、瓜果等可发生大批人群感染,亦可随灰尘飞扬吸入咽部吞下而感染。

3.易感人群

人对蛔虫普遍易感,农村人群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感染率为高,男女感染率相近。随着年龄增长,多次感染后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是成人感染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成人受染也较普遍。

蛔虫病并发症

由于发热,辛辣饮食,麻醉或服用驱虫药不当等使寄生环境改变,蛔虫活动性增强,扭结成团可阻塞肠道,或钻入其他器官而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半数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1、胆道蛔虫病(biliary ascariasis):肠道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本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及穿孔性腹膜炎等,成人和儿童均较常见,尤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蛔虫所在部位以胆总管最常见,其次为左右肝管,位于胆囊内者最少,临床可分为下列类型:

胆绞痛型,最常见,由蛔虫钻入十二指肠壁上的壶腹孔导致胆道口括约肌与胆总管痉挛所致。

急性胆囊炎,蛔虫侵入胆囊后可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因蛔虫进入胆囊导致胆囊管阻塞而引起胆囊炎症。

急性胆管炎,蛔虫钻入胆管后腹痛不缓解,并出现寒战高热,提示胆管继发感染而并发急性胆管炎。

典型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

①急性发病,突出的症状是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呈钻顶痛或绞痛性,可放射至背部,肩部,疼痛可基本消失而出现明显的缓解期。

②常伴剧烈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可呕吐胆汁与蛔虫。

③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即疼痛剧烈时腹部压痛并不明显,也无明显肌紧张

④少数患者疼痛不缓解,后期可继发细菌化脓性感染。

黄疸少见,即使有黄疸也较轻微。

2、蛔虫性肠梗阻(ascar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肠内蛔虫超过十条即可在小肠内缠结成团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本病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60%以上为10岁以下,其中2岁以下者发病率最高,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部位多在回肠下段,蛔虫性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等,与一般肠梗阻表现相同,约30%的患者可扪及腹部包块,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继发肠穿孔腹膜炎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3、蛔虫性阑尾炎:可因驱虫不当致使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腔梗阻,由于虫体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对阑尾黏膜的刺激,使阑尾肌层与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黏膜损伤,引起急性阑尾炎,若阑尾腔梗阻进行性加重,使腔内压力增大,可导致阑尾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据报道,蛔虫性阑尾炎并发阑尾穿孔的发生率为25%~65%,蛔虫性阑尾炎的发生率仅次于胆道蛔虫病及蛔虫性肠梗阻,在小儿阑尾炎病因中占重要地位,钻入阑尾的蛔虫常为1~3条,多者超过30条,本病与一般阑尾炎表现相似,常于服驱虫药后3~6h出现阵发性腹剧烈绞痛,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可有局限性腹肌紧张

4、蛔虫性胰腺炎:蛔虫侵入胰管可导致胰管部分阻塞,由于虫体机械性损伤,虫卵沉积与刺激,继发细菌感染,毒素作用,以及胆汁反流等可激活胰酶而引起急性胰腺炎,蛔虫性胰腺炎与一般急性胰腺炎的表现相似,常突然出现阵发性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继之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畏寒,发热,上腹压痛,腹肌张力高,血,尿淀粉酶活性增高,继发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者,可出现高热,脉速,血压下降,腹胀及腹部移动性浊音等,如未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常可危及患者生命。

5、蛔虫性肝病:少数胆道蛔虫病患者可因蛔虫进入肝脏带入细菌,继发感染形成细菌性肝脓肿脓肿以肝右叶最常见,左叶较少,可为单发或多发性,其大小不一,脓液中可找到蛔虫和虫卵;脓肿壁上可查虫卵和虫体所引起的异物反应,蛔虫性肝脓肿与一般肝脓肿表现相似,但合并症较多,临床经过极为严重,容易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还可出现胆管炎,胆道出血,脓毒败血症脓胸膈下脓肿等,病死率可达80%左右。

6、蛔虫卵性肉芽肿:蛔虫卵性肉芽肿多位于腹腔脏器的表面,表现为发热,腹部隐痛,腹部包块,临床较少见,因无特征性表现,诊断较困难,文献报道的病例均为手术活检确诊,本病容易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及腹腔肿瘤等。

7、蛔虫性腹膜炎:蛔虫可经小肠或阑尾等腹腔脏器穿孔进入 腹膜腔,由于肠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导致腹膜炎,有报道肠蛔虫病所致外科合并症中腹膜炎占12.75%,其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化脓性腹膜炎相同,主要为持续性剧烈腹痛,腹胀,发热,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腹部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等。

8、蛔虫性脑病:本病主要见于幼儿患者,蛔虫分泌的脂肪醛,抗凝素及溶血素等物质,吸收后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称为蛔虫中毒性脑病或蛔虫性脑病,出现头痛,兴奋性增高,精神不振,失眠,还可有智力发育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癫痫脑膜刺激征昏迷瞳孔散大等,蚴虫若经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可形成脑栓塞及脑局部病变,驱虫治疗后症状可迅速减轻。

9、其他蛔虫性疾病:蛔虫受到刺激后,可窜入各种孔道而致病,文献报道,蛔虫可引起渗出性胸膜炎,少量胸腔积液,或继发性脓胸,钻入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窒息,经耳咽管钻入中耳道,钻入小肠憩室引起憩室炎,还有蛔虫使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穿孔而从尿道排出蛔虫的病例报道,经膀胱肠瘘进入膀胱,输尿管,或经肾盂结肠瘘进入泌尿系统,可从尿道排出蛔虫,蛔虫偶可进入血流引起转移性蛔虫病,若经血流至右心达肺动脉,可形成血栓引起栓塞性肺动脉阻塞,这也是胆道蛔虫病及肝脏蛔虫病的罕见并发症,常经尸解方可确诊。

蛔虫病的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数多为正常,急性大量感染初期及幼虫移行期,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据报道,急性蛔虫性肺炎者嗜酸性粒细胞可达40%~80%,胆道蛔虫病与胆道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常明显增高。

2、病原检查:大便直接涂片方法简单,蛔虫卵检出率高,是目前诊断肠道蛔虫病的主要方法,三片法阳性率达90%以上,直接涂片阴性者,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饱和水漂浮法或改良加藤法可提高虫卵检出率,但方法较为复杂,肺 蛔虫病或蛔虫幼虫引起过敏肺炎时,痰中可检出蛔虫幼虫。

3、免疫学检查: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率可达80%以上,其阳性可提示早期蛔虫感染或有雄虫寄生,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显示:IgG及IgE呈高水平,但并无特异性

4、B型超声检查:腹部B超对胆道蛔虫病者,可显示蛔虫位于扩张的胆总管内,但阳性率并不高。

5、X线检查:胃蛔虫病患者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内有大小与蛔虫相似的可变性圆条状阴影,若多条蛔虫平行聚集,则阴影如“稻米状”,虫体截面投影则呈“豆粒状”或“串珠状”影像,挤压后使虫体舒展散开,则上述影像随亦之变化,十二指蛔虫病患者,X线检查可见弧形,环形,“弹簧形”或“8”字形等影像。

6、纤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可发现十二指肠及胆管内蛔虫,取出钻入壶腹孔的虫体可使胆绞痛迅速缓解,并可对胆管阻塞进行减压与引流。

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检查

一、胆道蛔虫病临床表现1.腹痛蛔虫钻入胆道,刺激胆总管的壶腹部括约肌,使之产生痉挛性收缩,因此患者出现剑突下突发性剧烈绞痛、疼痛持续时间不等,而疼痛过后可如常人,这是胆道蛔虫症状的特点。患者腹痛的程度和体征不相符,常常腹痛剧烈,但体征轻微。发病初期腹部喜按,但随着胆道炎症的发生而出现拒按。2.恶心

蛔虫病怎么治,胆道蛔虫病的偏方大全

一、胆道蛔虫病的偏方大全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病人疼痛难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若治疗措施跟

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胆道蛔虫病的详细治疗一、治疗原则胆道蛔虫症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大多数病人均可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治愈,但须彻底驱虫。当胆道蛔虫并发严重胆管炎或胰腺炎时,取出蛔虫后进行有效的鼻胆管胆汁引流,可以较好地控制并发症。

Hash:78f77ae852992f28e35565a91758a345e75d0e3b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