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3:35:5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尿酸高的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BY:大叔18岁 2024-07-18 03:35:52 1688 ℃

尿酸高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上了尿酸高对于患者的生活会产生很多的影响,而尿酸高也是引发痛风关键因素。那么你知道如何有效的缓解尿酸高的进一步发展吗?建议大家要在生活中做到饮食忌口,以免加剧病情。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人类为什么会尿酸高

肾根除尿酸高减少是现在常见的一种尿酸过高的原因,当我们因为为什么会尿酸高而感到困惑时,不妨想一下自己是否患上了这种疾病,患有此种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过滤降低造成的,因此一旦患病我们就要及时进行治疗,争取最好的治疗效果。

原因一: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的合成增多,一种原因是:摄入过多的含嘌呤物质,另一种原因是,由于体内嘌呤因为其它原因造成的,使得尿酸合成增多。

原因二:尿酸的排泄受阻,随着肾脏功能的减退,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也是降低的,肾外尿酸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加。

原因三: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更加增加了尿酸高的引起。

尿酸高是现在慢性肾病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这与肾功能的减退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当每单位肾小球的尿酸分泌增加时,而肾小管的分泌能力却没有改变,因此吸取能力降低,从而出现尿酸过高的现象。

尿酸高的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尿酸肾病病人的饮食主要是针对其高尿酸血症来决定其饮食治疗原则。

(1)尿酸血症痛风病人应长期控制嘌呤的进食量,发作时应忌嘌呤饮食。一般情况下,每周可采用2天忌嘌呤饮食,5天低嘌呤饮食,低嘌呤饮食一天嘌呤的摄入量应限制在100~150毫克以内。低嘌呤饮食中即使采用含嘌呤低的食物或允许少量食用的某些鱼、肉、鸡等荤菜,烹调时也应先用大汤生煮,这样可有50%左右的嘌呤溶解在汤内,然后弃汤食用,以减少嘌呤的摄入量。

(2)长期交替使用忌嘌呤与低嘌呤饮食时,限制了肉类、内脏及豆制品等,应适当补充(铁食品)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维生素食品)E等。

(3)患痛风者常肥胖,总热量宜较正常饮食略低10%~15%,以免体重增加,根据工作情况一般以每日每公斤体重25~30千卡(105~126千焦)计算。

(4)限制蛋白质的进食量以免增加体内尿酸的形成,蛋白质的需要量以0.8~1.0克/公斤体重计算较为适宜。当肾功能受损时,则可根据病变情况适当调整,出现蛋白尿时,以患者浆蛋白浓度和尿蛋白丢失量决定蛋白质(蛋白质食品)用量,一般尿蛋白量少者可不予调整。如出现氮血症,则采用低蛋白低嘌呤饮食。

(5)采用低脂肪饮食,每天脂肪的进食量应限制在40~50克以内,因高脂肪饮食可使尿酸排出减少而使血尿酸升高。

(6)有机酸如乳酸,β-羟丁酸、草酰乙酸等能竞争性抑制尿酸的分泌,故减肥(减肥食品)者要避免饥饿性酮症,并避免剧烈运动(运动食品)。

(7)痛风患者易有高血压(血压食品),宜采用少饮食。有肾功能不全者亦以少盐为宜。

(8)应多食用含量高的食物,如西瓜等各种含水量较高的瓜类水果(水果食品),以利于尿酸的排出,最好每天饮用大量水分,能保持2000~3000毫升左右,以维持一定的尿量,这是整个饮食治疗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9)酒精饮料可使肾脏排出尿酸减少,必需严加控制。

(10)多选用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特别是高的碱性蔬菜(蔬菜食品),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泄。

(11)食物以蒸、煮、炖、氽、烩等用油(油食品)量较少的烹调方法为宜。

尿酸高的病人在饮食中应注意的事项

痛风病人每周最多吃两次的食物(每100克含嘌呤75~150毫克)有:兔肉牛舌猪肉鹿肉火鸡、鸭、、鸽、野鸡、鹌鹑鲤鱼比目鱼鲈鱼小虾淡菜白鱼鳗鱼鳝鱼

痛风病人平时可食用,但不应大量食用的食物(每100克含嘌呤75毫克以下的)有:龙须菜菜豆蘑菇菠菜、鲜豌豆青豆四季豆芦笋菜花麦麸面包麦片、鸡、火腿羊肉牛肉青鱼鲑鱼金枪鱼龙虾、蟹、牡蛎

嘌呤含量很少的食物有:各种鲜奶、奶酪酸奶、适量奶油冰淇淋鸡蛋鸭蛋、精制粮食、蔬菜类、各种水果、花生核桃杏仁、糖及糖果、汽水、茶、咖啡、可可、果汁等。

痛风病人在急性期,应严格限制嘌呤在150克以下,以免增加外源性嘌呤的摄取。可选择嘌呤含量很少的食物;在缓解期,膳食要求是正常平衡膳食

由于嘌呤代谢障碍所致,急性发作期服用秋水仙碱等药物控制症状。平时要注意饮食,服用别嘌呤醇等药物,促进尿酸代谢。

1、少食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动物内脏、肉类、豆制品、沙丁鱼菠菜鱿鱼蘑菇等食物含有大量嘌呤,痛风病人多食这类食物可加重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反复发作。应选食牛奶鸡蛋、薯类、海带、细粮、蔬菜等含嘌呤少的食物。

2、应戒酒:酒精可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大量饮酒后容易引起痛风发作,因此痛风病人应戒酒。在酒类中啤酒嘌呤含量很高,白酒葡萄酒含量少,而威士忌白兰地几乎不含嘌呤。酒精引起高尿酸血症的机理很复杂,无论含嘌呤多少,酒精均能使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所以痛风病人不宜饮酒。

3、应多饮水:痛风病人由于血尿酸升高,从肾脏排出的尿酸增多,尿酸盐易沉积于肾脏间质、肾盂、集合管或输尿管而发生间质性肾炎梗阻性肾病。大约10%—25%的人可发生尿酸盐结石。所以痛风病人需要多饮水,每天至少3000ml,保证有足够的尿量冲洗尿道,促进尿酸排泄。同时可以服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碱化尿液,使尿酸碱度大于7.0以上,对尿酸排泄有利。

4、要限制水果摄入量:水量中含糖量较多,果糖能增加腺嘌呤核苷酸分解,加速尿酸合成,故不能过多摄入。

​尿酸高的人有什么症状

尿酸高是分时期的,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但未出现关节炎、高尿酸.石或肾结石等临床症状。这时期除非做化验,一般不易察觉。无症状高 尿酸.血症可持续10~20年,有的可终身不出现高尿酸.。一般说来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现高尿酸的危险性越大。

2、急性高尿酸性关节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最多。关节局部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湿冷、某些药物、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均可诱发急性发作。这些因素可使本已呈过饱和状态的尿酸形成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滑液中,结晶体被体内白细胞视为异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引起急性发作。

尿酸高出现症状就表示病情很严重了,应及早发现和预防。找到其发病原因,比如饮食、药物因素如降压化疗药物、病理因素如血液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找出原因后,要针对性进行处理,避免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服用引起尿酸高的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多运动,保持健康体质

血尿酸高与痛风的区别和联系

血尿酸高并不等于痛风,但与痛风发作有密切关系。人体内高尿酸状况,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有第一次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这时才开始称之为痛风。痛风是人体尿酸过高引起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经常性发生痛风有可能造成关节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肾脏疾病。

血尿酸正常值范围为150~420mmol/L,高于420UMOI/L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偏高的人,饮食上要注意酸碱平衡,多摄入碱性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限制摄入含嘌呤多的食物,蛋白质类食物首选含嘌呤低的牛奶、鸡蛋;肥胖者应减肥,高脂血症则应限制脂肪摄入;戒烟、酒等。

尿酸增高提示心血管风险

尿酸与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研究乃发表于 2000 年《美国医学会期刊》该研究首次确认高尿酸血症者容易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或产生并发症,且如同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是个独立的危险因子,特别是在那些并不肥胖的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尿酸扮演极重要角色。

高血压患者中,有25~40%会合并高尿酸血症;高血压患者一旦尿酸升高,则罹患冠心病或脑中风的机率会增加3~5倍。在2005年《内科学期刊》及2007年《神经学期刊》中,有多篇论文指出:尿酸是脑中风的危害因子之一;然而,也有其他研究认为尿酸本身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可能是脑中风后的正常保卫机制。看来尿酸与脑中风的因果关系仍需更进一步研究方能厘清。

尿酸的危害机转主要是影响 管中一氧化碳及自由基的浓度,因而造成血管收缩及肾性高血压。尿酸代谢过程需要一种酶,此酵素会伤害心肌细胞血管壁,造成心衰竭及血管硬化。2002年《循环科学期刊》有两篇研究指出,降尿酸药物Allapurinol藉由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也可“顺便”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有扩张血管的好处。

尿酸过高是什么引起的呢_尿酸高的饮食宜忌

一、身体尿酸高的原因第一:外源性嘌呤过剩饮食上嘌呤的摄入是外源嘌呤的主要来源,如鱼肉食物,海鲜,豆类食物,以及酒类等,当摄入这些食物后,会直接增加体内尿酸的合成,从而引起尿酸高的出现。方法:合理的控制饮食,禁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第二:内源性嘌呤合成过多是指自身

尿酸高饮食要注意什么 高尿酸饮食的“三宜三忌”

尿酸高饮食一忌:高嘌呤食物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会直接引起尿酸的合成增多,尿酸高的人应少吃或者不吃。尿酸高饮食二忌:摄入过多热量尿酸高的人应避免摄入过多热量,热量摄入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肥胖或超重者应减少热量摄入,尽快降低体重。建议尿酸高患者每日嘌呤摄取量不应超过300毫克。

尿酸高怎么调理,尿酸高患者饮食禁忌

尿酸高患者在关节炎发作时每日不宜超过100~150mg。尿酸高患者应多吃嘌呤含量少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面包、黄瓜、番茄等,以减少外源性嘌呤进入体内,降低血尿酸水平。限食脂肪类食物尿酸高患者要减少脂肪的摄入,过多食用脂肪可减少尿酸的排出。尿酸高患者每日脂肪摄入总量在50克左右为宜,注意要以植物油为主,少吃动物脂肪。

Hash:6bcd66e9f0ace316d7fa7facaaaafffa435b133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