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3:30:3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心脏缺血缺氧怎么办?

BY:大叔18岁 2024-06-30 23:30:35 1557 ℃

都说维持人的生命的是人的心脏,哦当然,动物也是如此。心脏对生命的持续是非常重要的的,如果心脏失去了心跳,自然也就没有了生命了,生命从此只能画上句号。然而,最怕的就是心脏缺血缺氧心肌最怕缺,为什么?因为缺血就会缺氧。那么,心脏缺血缺氧应该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心肌缺血的预防

一、心肌缺血的患者的饮食:心肌缺血的患者在饮食上掌握几点原则,注意低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蔬菜,这些都是能提高患者身体抵抗能力的食物。

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能起到一个很好的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但不宜过浓。每天坚持吃些黑木耳,能有助于降低血粘度,改善心肌缺血。

二、心肌缺血患者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

三、应该适度运动,促进心肌侧枝循环的建立。

四、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就诊治疗。

心脏缺血缺氧怎么办

1.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许多研究证明,长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动物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还证明脂肪的质对血脂的影响更大,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血胆固醇,一般认为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之比(p∶s∶m)以1∶1∶1为宜。膳食胆固醇含量对体内脂质代谢会产生一定影响,应适当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摄入。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在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就是主食量过多),可造成热量入超,在体内同样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经研究证明,在碳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 a href='/shicai/1591' target=_blank>淀粉。美国、加拿大等国,人们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热能的15~20%,其冠心病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5.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6.保证必需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供给。能抑制胆固醇被肠道吸收,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故能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常食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膳食中、铬等也同冠心病发病有关。

7.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8.禁饮烈性酒。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应禁酒。

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

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检查。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受负荷试验检查。若属于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应向医生询问,是否具备典型的冠心病症状,决定是否需要接受负荷试验,如活动平板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多排CT。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心肌缺血会引发什么疾病

1、无症状性心肌梗塞。SMI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性心肌梗塞,在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约有20%~25%为无症状的。起病常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如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 克等,死亡率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梗塞患者。

2、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有密切的关系,且是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影响因素。Meissner等报道,美国每年45万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时,常伴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3、缺血性心肌病。缓慢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可以造成心肌广泛弥漫性的纤维化,形成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缺血的饮食

一、少食或忌食食物

过多的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食物,特别难以消化,可大大加重心脏负担,使腹部胀气,膈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另外又由于消化食物的需要,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使塞状动脉供血更为不足,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进而危及生命。

倘若晚餐过饱危害更大。因为人入睡后血液的流速较慢,进食过饱,血液中的血脂大大增加,使之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影响血管弹性,导致动脉硬化,因此,冠心病人忌过量饮食。

心肌缺血患者需要慎重选择的食物:

1、糖、酒、烟、巧克力等。2、肥肉,包括猪、牛、羊等肥肉。3、动物脂肪,如猪油黄油羊油鸡油等。4、脑、骨髓、内脏、蛋黄、鱼子。5、软体动物及贝壳类动物。

二、可以随意进食的食物

1、蔬菜,如洋葱大蒜、金花菜绿豆芽扁豆等。2、各种瓜类水果及茶叶。3、各种谷类,尤其是粗粮。4、豆类制品。5、菌藻类,如香菇木耳海带紫菜等。

三、适当进食的食物

1、鱼类,包括多数河鱼和海鱼。2、奶类,包括去脂乳及其制品。3、植物油,包括豆油玉米油香油花生油鱼油橄榄油。4、鸡蛋,包括蛋清、全蛋(每周2~3个)。5、瘦肉,包括瘦的猪肉牛肉家禽肉(去皮)。

什么是缺血缺氧性脑病?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哪些危害?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缺氧。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处理,引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

一、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处理1.支持疗法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有青紫、呼吸困难者吸氧,有代谢性酸中毒用碳酸氢钠,有报道增加血流量可达20%左右。维持心率、血压、血糖等在正常范围。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处理2.对症处理对症治疗可防止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怎么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哪些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患儿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一种反应过度状态,包括烦恼、急躁或愤怒),肢体可出现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拥抱反射活跃,晚期症状:患儿表现为神志不清昏迷状态,肌张力极度低下,松软,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瞳孔不对称相关症状

Hash:df1d439784f7f0029f0f19c7f8bc14a206aed8be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