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2 18:20:5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药细辛

BY:大叔18岁 2024-07-02 18:20:54 607 ℃

中药细辛是一味常用的解表药,为马兜铃植物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主治:祛风,散寒,行,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那么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药细辛

中药细辛是什么

细辛,中药名。又名:华细辛、小辛、少辛、盆草细辛等,属马兜铃目,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有多条须根;叶通常2枚,叶片心形或卵状心形,花紫黑色;花梗长2~100px;花被裂片三角状卵形,果近球状,直径约37.5px,棕黄色。花期4~5月。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

中药细辛药理作用

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

1.镇静、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可使动物安静、驯服、自主活动减少;大剂量可使动物睡眠,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细辛煎剂灌服也有镇痛作用。其较强的镇痛作用为其治疗头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药理学基础。

2.解热作用细辛挥发油灌服对多种原因如温刺法、四氢β-萘胺、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也有明显的解热效果。还能降低正常大鼠的体温

3.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变态反应细辛挥发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如细辛对致炎剂角叉菜胶、酵母、蛋清甲醛等所致的大鼠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抗清引起的大鼠皮肤浮肿、由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环和棉球肉芽增生。对去肾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

细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N-异丁基十二烷四烯酰胺和去甲乌药碱均可明显抑制组织胺所引起的脉鼠离体回肠收缩。细辛水或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 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说明其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4.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从细辛中分离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的广泛药理效应,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和升高血糖等作用。现知去甲乌药碱含于多种药性温热的中药内,如细辛、附子吴茱萸等,其呈现的药理作用与中药散寒或祛寒功效相吻合,因此可将其视为散寒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5.平喘、祛痰作用细辛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呈现平喘作用。离体实验证明,细辛挥发油对组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挥发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对脉鼠气管亦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细辛醚也有一定平喘、祛痰作用。此外,其醇浸剂静注,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6.强心、抗心肌缺血、升高血压作用细辛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和升高血压的作用。离体实验表明,细辛挥发油对兔、脉鼠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并能增加冠脉流量。对犬实验性心源性休克,细辛能提高其平均动脉压、左室压峰值和冠状血窦流量等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多巴胺相似,但其不加快心率

细辛挥发油给麻醉犬、猫静脉注射,可见降压作用,但其煎剂却有明显的升压作用,其升压作用可能与去甲乌药碱有关。

7.抗菌、抗病毒作用细辛醇浸剂、挥发油等对革兰阳性菌、枯草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细辛挥发油对多种真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为黄樟醚。α-细辛醚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增殖的作用。

8.局麻作用50%细辛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冲动传导,作用可逆。其麻醉效果与1%普鲁卡因接近。挥发油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作用。50%细辛酊涂于人舌也有局麻作用。

中药细辛的繁殖方式

1.选地与整地选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选择30°坡以内的疏林下为宜。每667平方米施2500-5000kg农家肥作基肥,于头年秋深耕25-30cm,再春耕,整平整细,做宽1.2的高畦。

2.种子繁殖

(1)采种果实由紫红变粉白色,果肉柔软即成熟。随熟随采,采回后置清水中搓去果皮,捞出种子,稍干即播种。采种后立即播种,发芽率为80%,经过后熟处理后播种 发芽率为95%。

(2)种子贮藏种子有下胚轴休眠习性,需要经过种胚形态发育与低温打破下胚轴休眠,方可萌发出苗。采种后如不能及时播种,需将新鲜种子与3-5倍的清洁湿河沙混合埋藏起来,每隔10天检查1次,并将种子上下搅拌一般沙藏40-50天,不宜迟于7月末,即取出种子进行播种,若种子采收后贮放于干燥环境中,5天后,即逐渐降低生活力,干放60天基本丧失发芽率。

(3)播种与移栽撒播、条播、穴播均可。撒播将种子与10倍细沙拌匀撒于畦面。条播在畦面上,行距为10cm,播辐为4cm。穴播行距13cm,穴距7cm,每穴播7-10粒。播后用细土覆盖,其上再盖草,保持土壤湿润。

细辛播种后,经过2-3年培育可移栽。早春芽苞未萌动或出土后皆可移栽,行距为20cm,株距为7-10cm。细辛可直播在原地生长3-4年后收挖产品。采用种子直播具有很多优越性,可增加产量,减少菌核工业病发生。同时,不需移栽,既少占土地,又可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3.分株繁殖于6月份果熟后,将母株根部挖出,进行分株,每株须有1-2个芽苞,并带有须根。按行距15-20cm,株距10cm种植,覆土后压实,浇水。

中药细辛食用方法

细辛散

处方:细辛(去苗,一钱)、白术(去芦,一钱)、独活(去芦,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肉桂(一钱)、防风(去芦,一钱)、厚朴(姜制,二钱)、麻黄(去节,二钱)、枳实(麸炒,半钱)、甘草(半钱)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主治:脾脏中风,肉热肌肤,淫淫如虫行;或腠理开,汗大泻,脾肉色不泽,唇鼻黄色。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细辛散

组成:细辛(去苗叶)1两、荆芥(去梗)1两、莽草1两、升麻1两、胡桐泪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用5钱匕,水2盏,加槐枝10数茎,2钱匕,同煎令浓,热漱冷吐。

主治:牙齿浮动,宣露疼痛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细辛散

组成:细辛1两、芎䓖1两、赤茯苓1两半、桑根白皮2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伤寒,发歇寒热,唇口干焦,毒气攻四肢浮肿。

来源:《圣惠》卷十二。

细辛散

组成:细辛1两、肉桂(去皴皮)1两、独活1两、秦艽(去苗)1两、麻黄(去根节)1两、菖蒲1两、红兰花1两、薏苡仁1两、附子(炮裂, 皮脐)1两、当归(锉,微炒)1两、萆薢(锉)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每服4钱,以水、酒各半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中风,手脚不遂,筋脉拘急,不能言。

来源:《圣惠》卷七十八。

细辛散

组成:细辛1两、麻黄1两(去根节)、葛根3分(锉)、荆芥1两、白术1两、赤芍药1两、紫菀3分(洗去苗土)、桔梗1两(去芦头)、桂心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伤寒3日,咳嗽,胸膈不利,四肢烦疼,壮热头痛。

来源:《圣惠》卷九。

细辛散

组成:细辛(去苗,锉)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以汁和1钱匕,绵裹塞耳中。

主治:聤耳,耳中痛,脓血出。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细辛汤

组成:细辛(去苗叶)3分、防风(去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柏子仁(研)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3分、山茱萸3分、甘草(炙,锉)3分、蔓荆实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3枚(擘破),同煎数沸,去滓,取7分,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

主治:肝虚气痹,两胁胀满,筋脉拘急,不得喘息,四肢少力,眼目不明。

细辛茶

材料:细辛0.3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祛风,散寒,行水,开窍;解热镇痛,抑菌。

主治:风寒湿头痛;风湿痹痛。

来源:《本草通玄》。

细辛粥

组成:综辛3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细辛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2剂,连续2--3天。

功效: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适应症: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身痛,牙痛,痰饮咳嗽,痰白清稀,鼻塞等。

提示:

1、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肺热咳嗽等不宜选用;

2、历代中医认为,"辛不过钱",故临床使用时用量不宜过大。

细辛大黄

组成:细辛、大黄枳实、紫朴、麻仁、青皮仁(去皮尖)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水泛为丸。每服1钱,重者2钱,再重3钱,淡姜汤送下,稍冷服之。

主治:痧,大便干结,气血不通,烦闷壅盛,昏沉者。

来源:《痧胀玉衡》卷下。

细辛五味子

组成:北细辛(去苗)1两、半夏(洗7次)1两、甘草(炙)1两半、乌梅(去核)1两半、五味子3两、罂粟壳(去蒂盖)3两、桑白皮(炒)2两。

制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3钱,水2盏半,加生姜10片,煎至1盏,用纱帛滤去滓,温服。留2服滓并作1服,再煎。

主治:肺经不足,胃气怯弱,或冒风邪,或停寒有饮,咳嗽倚息,不得安卧,胸满迫塞,短气减食,干呕作热,嗽唾结痰,或吐涎沫,头目昏眩,身体疼重,语声不出,鼻塞清涕,头面脚膝时带虚浮,痰咳不止,痛引胸胁者。

来源:《局方》卷四(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菟丝细辛粥

材料:菟丝子15克、细辛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和细辛水煎去渣取汁,入米煮粥,粥熟时加白糖即可。

功效:治疗过敏性鼻炎肾虚型:鼻流清涕喷嚏频频,鼻痒不适,经常反复发作,早晚为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遗精早泄夜尿多舌质淡,苔白,脉濡弱

杜仲细辛酒

材料:杜仲半斤、丹参半斤、芎劳五两、桂心四两、细辛二两

功效:治疗突然腰痛

用法:随多少饮服。

制法:上药切细,用酒一斗,浸五宿。

禁忌:忌生葱、生菜

来源:唐·《外台秘要》、明·《普济方》

麻黄细辛附子汤

组成:麻黄(去节)6克(二两)、细辛6克(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15克(一枚)、(根据唐宋度量衡:1两=41.5克=10钱。)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助阳解表。

禁忌: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遵仲景“先温其里,乃攻其表”的原则,否则误发其汗,必致亡阳危候。

方论: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通彻表里,助麻黄发汗解表,协附子内 阴寒。故适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

方歌: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来源:《伤寒论(第301条):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独活细辛汤

组成: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风、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外感头痛,邪在少阴,头痛痛连颊部。

加减:有风,加荆芥,倍防风;有寒,加麻黄、桂枝;有暑,加黄芩石膏;有湿,加苍术白芷;有燥,加石膏、竹叶;火旺,加知母黄柏

来源:《症因脉治》卷一。

细辛附子狗肉汤

材料:狗肉150克、细辛6克、熟附子9克、熟地18克、八角茴香6克

做法:

1、狗肉洗净、切块;细辛、熟附子、熟地八角茴香分别用清水洗净。

2、起油锅,下狗肉爆香,与其它用料一齐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补肾助阳、化浊开窍

主治:老年耳聋属于肾阳不足、痰浊蒙窍者。症见听力减退,对语言的理解力亦日见下降,伴有神志呆滞腰酸膝冷,夜尿清长,形体虚胖,舌胖淡,苔白浊,脉迟弱。

牛膝细辛酒

组成:牛膝一两、秦艽一两、天门冬(去心)一两、薏苡仁二两、独活一两、细辛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五加皮一两、桂心一两、丹参一两、杜仲(去粗皮)一两、酸枣仁一两、仙灵脾一两、晚蚕沙(微炒)二两。

制法:上药细锉,用生绢袋盛,好酒一斗五升,浸七日。

用法:每日不计时候温饮一小盏,常令有酒气为佳。

主治:妇人中风偏枯,一边手足不收、顽麻不仁、筋脉拘急、不能运动

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吴萸细辛理中汤

组成:党参、白术、生姜各9克,细辛1.5克,吴茱萸炮姜各6克。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3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益补肾气。适用于肾虚作泻,消化不良腹泻者。

当归细辛汤

组成:当归12g、桂枝(去皮)9g、芍药12g、细辛3g、炙甘草6g、木通6g、大枣9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阳气不足而又血虚,、外受寒邪,症见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沉细者;寒入经络,腰、股、腿、足疼痛者。

来源:《伤寒论》

细辛天麻鹿肉

材料:鹿肉120克、细辛3克、天麻24克、熟地30克、砂仁6克、生姜少许。

做法:

1、将鹿肉洗净,切块;砂仁洗净,打碎;天麻、熟地、生姜洗净。

2、把全部用料(除砂仁外)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小时,加人砂仁,再煮半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细辛性味辛温,人肾经,长于止痛,兼能开窍,对于少阴(肾寒或肾虚)头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天麻性味甘平,熄风止痉,助细辛之止痛;熟地性味甘而微温,补肾滋阴,益精填髓,与细辛共用,有标本兼顾之效;鹿肉性昧甘温,善于补肾益精,肾精足,脑海得养则头痛可愈;生姜助天麻之祛风,并可调味。

中药细辛的毒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细辛副作用

细辛有小毒,故临床用量不宜过大,细辛作单味或散末内服不可过钱(3G),如入汤剂便可不拘泥于此。细辛在煎煮三十分钟后,其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能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中毒。

不良反应机制

细辛挥发油中含有毒成分,其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对呼吸系统的抑制,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反射消失,最后呼吸完全被麻痹,先于心跳而停止。

【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毒反应:头痛、呕吐胸闷呼吸急促、躁动不安、颈项强直毛发竖立、口渴、脉速、体温血压升高、瞳孔散大、面色潮红肌肉震颤、全身紧张,如治疗不及时可迅速转入痉挛状态,意识不清、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眼球突出、神志昏迷,最后死于呼吸麻痹

毒性成分:黄樟醚。

①细辛对肾脏有一定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②细辛每日用量超过20g→口唇、舌尖、趾指发麻感,停药后可以恢复。

细辛适合人群:

气虚多汗者慎服;热病及阴虚、血虚者禁服。

细辛食物相克

细辛与藜芦狼毒山茱萸黄芪相克,不宜与硝石、滑石同用。

细辛宜忌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曾青、枣根为使。恶狼毒、山茱萸黄芪。畏滑石、消石。反藜芦。"

②《药性论》:"忌生菜。"

③《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

④《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禁用。"

中药细辛有哪些功效,中药细辛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细辛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一、细辛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细辛的功效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不过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虽有较好的散寒作用,但发汗作用力较弱,一

中药细辛有哪些功效_中药细辛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

一、细辛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细辛的功效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不过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虽有较好的散寒作用,但发汗作用力较弱,一般解表方剂中不作主药。细辛的作用解热。

中药细辛

中药细辛是一味常用的解表药,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细辛水或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说明其有抗变态反应作用。现知去甲乌药碱含于多种药性温热的中药内,如细辛、附子、吴茱萸等,其呈现的药理作用与中药散寒或祛寒功效相吻合,因此可将其视为散寒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50%细辛酊涂于人舌也有局麻作用。

Hash:e9dc750af7233d5937b504603d7ac598bbce405c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