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4:50:2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心情烦躁如何是好食疗+点穴让心情明朗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4:50:21 339 ℃

  心情烦躁吃什么好?

  如今很多人工作压力大,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挥着选择时总是很容易心烦意乱,一点小事情心理就不痛快,无精打采。饮食调理可以改善这种情况。那么,心烦意乱吃什么好呢?看看下面的推荐吧。

  一、心烦意乱吃什么好?推荐7种食物:

  1、葡萄

  葡萄不仅含有很多糖分,还含有卵脂、蛋白质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矿物质等,有营养强壮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说它“益气倍力,强志。”葡萄能健脑、强心、开胃、增加气力,故神经衰弱者宜食,酿酒饮用亦佳。

  2、全麦面包

  全麦面包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它具有维持神经系统健康、消除烦躁不安、让心情变的平静,不烦躁,所以能够促进睡眠的作用

  3、小米

  在所有谷物中,小米色氨酸最为丰富。此外,小米含有大量淀粉,吃后容易让人产生温饱感,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的色氨酸数量。因此多吃小米可有助于睡眠

  4、蜂蜜

  蜂蜜自古就有医疗的作用,因为蜂蜜可以补中益气、安五脏、合百药的功效,要想睡得好,临睡前喝一杯蜂蜜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5、大枣

  大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磷、营养成分,有补脾安神的作用。晚饭后用大枣煮汤喝,能加快入睡时间,或者用莲子与大枣一起做成汤喝,也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6、胡

  历代医家视之为健身益寿,补肾抗衰食品,常吃胡桃,对人的大脑神经也很有益。凡神经衰弱之人,宜早晚空腹各食胡桃2~3枚。民间也有用胡桃仁黑芝麻白砂糖共研为末,早晚各服1汤匙,颇有效果。

  7、芝麻

  芝麻是一种抗衰老食物,神经衰弱之人也宜食之。据现代研究,芝麻中的确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维生素E卵磷脂等滋补强壮,健脑防衰的营养成分。

  二、心烦意乱吃什么好?推荐6个食疗方:

  1、麦冬酸枣

  取麦冬酸枣各30克,冰糖适量,将麦冬和酸枣入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加冰糖煮至融化即可代茶饮。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酸枣安五脏,轻身延年,可起到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

  2、桂圆红枣

  桂圆15克、红枣5~10枚和粳米100克煮粥。有养心、安神、健脾、补之功效。适用于心血不足,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自汗盗汗的患者。

  3、海参

  海参适量、粳米糯米100克。先将海参浸透,洗干净,切片煮烂后,同米煮成稀粥。有补肾益精养血之功。适用于精血亏损、体质虚弱、肾虚尿频的患者。

  4、拍子仁粥

  拍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和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慢性便秘的人。此外,单味枣仁(捣碎先煮)、莲子等均可与粳米同煮成粥,有同样疗效。

  5、枸杞

  枸杞60克、大米120克。将枸杞洗净,择去杂质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下锅煮至半熟,倒人枸杞一同煮熟即可。其特点是红白相映,稠糯微甜。有补肾明目聪耳之功,对头昏眼花耳鸣有效。

  6、小麦

  由小麦、大枣、粳米组成,是一剂治疗心气不足所致失眠、心悸、精神恍馏的良方,具有安心神、补脾胃之功。小麦粥的煮制方法是:取小麦100克,洗净,放人适量水中,煮沸20~30分钟后将小麦捞出,加人淘净粳米100克、去核大枣6枚,煮熟后食用。每日1~2次。连服5~6天。若于本粥中加入炒枣仁10克,则安神效果更佳。

  三、心烦意乱怎么办?中医里有两个“解忧穴”:

  1、内关穴

  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两寸,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当我们用力握拳时,这个地方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凹陷。此穴位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对情绪调节有很好的作用。

  按法:用一只手的拇指指尖按揉,以微有酸胀为度,每次可按摩2~3分钟,每天3次。

  2、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按法:用拇指指腹按揉,由轻到重,感觉力量深入到肌肉层,再由重到轻,如此重复10遍,每天按摩3次左右。

​中医养脾,点穴+食疗

脾的食物1、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中医养脾点穴+食疗立秋后,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早晚温差大。除了按摩祛湿养脾外,还可食疗忌食生冷食物。多吃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中医养生理论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几大养脾食物一、马铃薯味甘、性平。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

点穴+食疗对付孕妇妊娠呕吐

中国人自古推崇“龙”,今年是龙年,不少人特地怀孕,为了能生个龙宝宝,但怀孕期间的呕吐确实困扰很多准妈妈。中医认为,妊娠呕吐即恶阻,是指受孕后2~3个月之间,反复出现的以恶心、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为主要症状的孕期病症。点穴疗法缓解妊娠呕吐妊娠

点穴法+食疗缓解孕妈妈妊娠呕吐

妊娠呕吐,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怀孕期间的呕吐确实困扰很多准妈妈。中医认为,妊娠呕吐即恶阻,是指受孕后2~3个月之间,反复出现的以恶心、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为主要症状的孕期病症。点穴疗法缓解妊娠呕吐妊娠呕吐分补法和泻法。补法:内关穴,继以背部循压法,再点膈俞穴,可抑制胃气上逆。

Hash:7d9160fbf28e3d74d3654f52163f954e93923f5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