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1:44:4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立冬养生准则,立冬养生饮食

BY:大叔18岁 2024-06-03 01:44:48 1270 ℃

一、立冬节气故事

  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其交节时间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自太阳黄经到达225°时始。

  历书中说:“斗指西北维为立冬。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则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我国幅员辽阔,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如果按气候学上以下半年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划分标准,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而在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北京地区于10月下旬也已是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但不管怎样,立冬过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盈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十分宜人。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均有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在此节气期间应注意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保暖防寒。

二、立冬养生饮食注意

  多吃主食,适当吃点羊肉鹌鹑海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脂肪,产热量多,中医认为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的功能,御寒效果最好。

  怕冷与缺少有关。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红枣等。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一种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胡椒中含胡椒碱。它们都属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御寒能力。

三、立冬运动养生四准则

  由于立冬后气温低、气压高且天气干燥、人体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及伸展性均会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也会相应增强,从而造成身体发僵不灵活,舒展性也随之大打折扣。因此在立冬后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相应的养生准则,这样既能实现防寒保暖和强身健体的目的,又不会因锻炼不当而损害健康。

  准则一:锻炼之前充分热身。由于人的身体在低温环境中会发僵,锻炼前若不充分热身,极易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因此应正式锻炼前先进行徒手操、轻器械练习等“预热”运动,热身的强度以使身体发热并微微出汗为宜。

  准则二:锻炼时衣物的薄厚要适当。立冬过后气温很低,因此在运动前要穿厚实些的衣服,在热身后再除去外衣;锻炼结束后应尽快回到室内,不要吹到冷风,以及擦去汗水并更换衣服,以防止冷热交替造成热量散失而感冒

  准则三:锻炼时应适时调整呼吸。由于冬天常有大风沙,因此建议在锻炼时最好采用鼻腔呼吸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鼻吸气、口呼气的呼吸方式,但切记直接用口吸气。这是因为鼻腔黏膜能对吸进的空气起到加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同时鼻毛亦可有效阻挡细菌,堪称呼吸道的“保护神”。

  准则四:室内锻炼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不少人习惯在冬天选择室内锻炼,并把门窗紧闭,以防止寒冷空气的入侵。但实际上,这样很容易因缺氧而导致头晕恶心等症状。因此在室内锻炼时切记保持空气的流通。

四、立冬时应该当心的几类疾病

  一、中风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寒冷的冬季更易发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身体就适应不了,血压便随之增高,就有发生中风的危险。因此,需要及早预防,切勿掉以轻心。预防要做好几件事:一要防寒保暖,留意天气的变化,注意添衣保暖勿受凉;二要适当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三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防治,已有此病者要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二、心梗 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若措施不力,会发生心肌梗塞死亡,这不是没有先例的,不可不防。除了重视防寒保暖外,室内温度适宜控制在18℃左右,外出不宜过久,并注意防风保暖,避免风寒交袭。平时可遵医服用降脂、溶栓、扩血管和防心肌缺氧的药物,以免突发意外。

  三、流感 老人冬季感冒,说起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死亡率高达36%。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流感发生。

冬季养生饮食,冬季饮食养生多吃四冬,冬季养生饮食很重要,冬季养生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一、冬季饮食养生多吃四冬1、冬笋冬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经常吃能促进肠道蠕动、消除积食,降低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冬笋不但可与肉、禽、海鲜等荤料一起烹调,也可辅以食用菌、绿叶类素菜同炒,还可以单独成菜,但因冬笋含草酸较多,结石和痛风患者应少吃,并在食用前将其焯一下,除去草

饮食小常识养生知识,饮食养生小常识:秋季,饮食养生小常识:冬季

一、饮食小常识养生知识我们现在的人都天天忙碌,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身体慢慢跨掉,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下面总结一些生活中养生保健小知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1、【养生又好吃的零食】1.葵花子-养颜;2.花生-能防皮肤病;3.核桃-可秀甲;4.大枣-预防坏血病;5.奶酪-固齿;6.无花果

健康常识四季饮食养生保健,四季饮食养生保健的小常识,四季饮食养生保健的小常识,12四季饮食养生常识

一、四季饮食养生保健的小常识(1)春季养生生活起居:宜晚睡早起,多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不要急于脱掉棉衣,注意穿衣保暖,防止感冒。精神调节: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通,其志为怒,恶忧郁而喜调达。故春季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饮食营养:春季调养以养胃为本,宜

Hash:35e24c8eebe02a53037687d0d1384a01d036e069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