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8 03:47:2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如何科学合理的预防脂肪肝

BY:大叔18岁 2024-08-18 03:47:21 264 ℃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如何科学合理的预防脂肪肝?为什么会得脂肪肝?一起来看下。

为什么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的病因学包括脂肪肝发生的条件(诱因)和导致脂肪肝的原因(致病因素)两个方面,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均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为脂肪肝发病的条件因素。

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学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等。

化学因素(20%):

包括化学毒物(黄,砷,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药物(甲氨蝶呤,四环素,胺酮,糖皮质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欧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营养因素(20%):

饮食过多,体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来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蛋白质热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 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因素(20%):

包括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这些致病因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近来研究发现部分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分别引起大泡性和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肺结核败血症等一些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因营养不良,缺氧以及细胞毒素损害等因素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恢复期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均可诱发肥胖性脂肪肝。

遗传因素(10%):

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的畸变直接致病的,在肝脏,它们主要引起先天性代谢性肝病,其中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果糖耐受不良等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大泡性脂肪肝,而尿素循环酶先天性缺陷,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遗传缺陷等则可引起小泡性脂肪肝,此外某些家庭中的人具有某种疾病的素质,如肥胖,Ⅰ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等,此种现象称其为遗传易感性

脂肪肝有哪些表现

1.急性小泡性脂肪肝

急性小泡性脂肪肝临床表现类似急性或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常有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黄疸,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大发作,严重病例短期内迅速发生肝性脑病腹水肾功能衰竭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最终可死于脑水肿脑疝,当然,也有部分急性小泡性脂肪肝临床表现轻微,仅有一过性呕吐肝功能损害的表现,肝活检提示小泡性脂肪变,但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并不明显,电镜可见线粒体异常。

2.慢性大泡性脂肪肝

慢性大泡性脂肪肝即通常所述脂肪肝,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可能多于女性,起病隐匿,一般多呈良性经过,症状轻微且无特异性,即使已发生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有时肝病相关症状仍可缺如,故多在评估其他疾 病或健康体检肝功能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肝脏肿大为脂肪肝的常见体征,发生率可高达75%以上,多为轻至中度肝脏肿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正常或稍硬而无明显压痛门静脉高压等慢性肝病的体征相对少见,脾肿大的检出率在脂肪性肝炎病例中一般不超过25%,局灶性脂肪肝由于病变范围小,临床表现多不明显,但同时并存其他肝病时例外。

(1)症状:轻度脂肪肝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尤其是老年人由于饮食过量或高脂饮食造成者,临床称为“隐性脂肪肝”,中度或重症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者症状较明显,常见的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右季胁痛恶心腹胀肝功障碍症状,可伴腹痛,主要是右上腹痛,偶尔中上腹痛,伴压痛,严重时有反跳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似急腹症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此种表现少见,手术中见肝包膜被伸张,肝韧带被牵扯,病人疼痛原因是肝包膜受伸张,肝韧带被牵拉,脂肪囊肿破裂和发炎等所致,重症脂肪肝可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同时由于维生素缺乏还可伴有贫血舌炎,外周神经炎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可以有腹和下肢水肿,其他还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子有闭经,不孕等。

(2)体征:体质超重肥胖者占64%,肝脏肿大占15%,可有肝区叩压痛,脾肿大,以及皮肤出现蜘蛛肝掌等。

男性饭后喝茶最易得脂肪肝

脂肪肝的形成与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预防脂肪肝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重要的是控制饮酒。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一般是每千克体重每小时代谢六十至两百毫克酒精,需要三至十个小时后体内才能清除掉所有的酒精。经常饮酒,肝脏负担太重,即使每日饮酒不超过限量,也会危害身体特别是肝脏的健康,因此饮酒不仅要少饮,还要稀饮。饮酒量(多少及 频率)决定肝损害的危险和程度。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损害。饮酒数年的女性,饮酒量每天达19克纯酒精量(约合182克葡萄酒、364克啤酒、56克威士忌),可引起肝损害;饮酒数年的男性,饮酒量每天达56克纯酒精量(560克葡萄酒、1120克啤酒或168克威士忌)就可引起肝损害。尽管如此,引起肝损害的饮酒量还要考虑个体差异。

有一点要特别提醒的是,现在人们经常在酒足饭饱后要喝杯茶,这很不利于脂肪肝的预防。吃荤的之后不要立即喝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能与蛋白质合成具有吸敛性的靶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使肠道蠕动减慢,容易造成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从而引起脂肪肝。

此外,还要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尤其要控制晚餐摄入量,以占一日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为宜;营养要均衡,食物安排要多样化,最好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食肥肉动物脂肪。进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合适的体重;坚持体力劳动和合理运动,增加肝内脂肪的分解和消耗,脂肪含量下降,有利于脂肪肝的逆转,改善肝功能;如果血脂血糖升高,要用药物控制高脂、糖尿病。

脂肪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早期诊断和日常生活中的防治很重要,凡糖尿病、肥胖,以及血脂异常或者已经确诊为脂肪肝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严格注意以下方面:

1.绝对禁酒,忌食油炸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2.选用去脂牛奶酸奶,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2个,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克。

3.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每天摄入的量以5-6克为限。

4.不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等,可吃鱼、等蛋白质含量高的海产品。

5.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的食量,日吃一个大苹果,就应该减少主食50克。

6.不吃巧克力,晚饭应少吃零食,临睡前切忌加餐。

7.降脂的食品有:燕麦小米等粗粮,黑芝麻黑木耳海带、发莱以及菜花等绿 色新鲜蔬菜,山楂、草决明子等都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如何科学合理的预防脂肪肝

我们知道脂肪肝大多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饮食就其中较为常见的因素,所以预防脂肪肝也应着重从饮食上下功夫。而饮食治疗又是大多数患有脂肪肝者的基本治疗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老年人机体的代谢能力减弱,更应从饮食上预防脂肪肝。

通常情况下,老年人从饮食上预防脂肪肝还是应以均衡饮食为主,除此之外还应把握食物多样化、以谷类为主的原则,多吃果蔬、薯类,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如奶及豆制品等),经常摄入适量的鱼类、蛋禽类、瘦肉,尽量少摄入肥肉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口味应清淡少盐,限量饮酒或尽量不饮,变质的食物及时处理掉。

实行三餐合理的饮食制度,三餐的摄入量与每天总摄入量的比例是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

饮食饥饱适当,每顿饭只吃七八分饱,不要过饱饮食,以保证饮食摄入与机体的消耗之间处于平衡关系。

脂肪肝患者应如何科学饮食

四:要想护肝好,甲硫氨基酸饮食不能少含有甲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如小米、莜麦面、芝麻、油菜、菠菜、菜花、甜菜头、海米、干贝、淡菜等食品可促进体内磷脂合成,协助肝细胞内脂肪的转变。五:适当忌口,才能拥有健康脂肪肝患者切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洋葱

如何科学合理的预防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男性饭后喝茶最易得脂肪肝脂肪肝的形成与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预防脂肪肝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得了脂肪肝小儿饮食科学安排

治疗脂肪肝目前尚未有疗效确切的良药,科学合理地调整饮食结构,配合适当的、持之以恒的运动可有效控制病情。多吃有利于降脂减肥的食物。对于脂肪的摄入,应以植物油为主。但如果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就会影响到一些脂溶性物质,如维生素的吸收,故植物油每日量要控制在30g以内。如此除了减少脂肪堆积外,还能帮助消化。当孩子的体重逐渐减轻,血脂逐步下降,脂肪肝也就不药而愈了。

Hash:305374fdeabb785e4071b13870e363d4481ad26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