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7 12:10:5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腰椎盘突出究竟是怎么引起的?

BY:大叔18岁 2024-08-17 12:10:58 942 ℃

目前患有腰椎盘突出的患者人数一直都在增加,并且绝大多数情况症状都非常严重,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而清楚它的具体诱发原因可以帮助减少很多痛苦,可是很多人并是十分不了解,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会将搜集到的一些疾病资料作出总结,让我们一同来阅读一下吧。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做运动保健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出现腰痛的机会越来越多。除了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等引发腰背痛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发中老年人腰痛的又一常见原因。这种腰痛,轻者仅为腰背酸痛,重者则表现为腰直不起来,并伴下肢麻木、酸胀、疼痛等。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是种退行性病变,因此要想让这种腰腿痛完全断根是不太可能的;惟有平时注意自我保健,方可缓解症状,预防疼痛再度发作。现介绍一套腰椎间盘突出运动操,由腰突症引起的腰腿痛者不妨每天做1—2次。

腰椎间盘突出运动操

第一节:俯卧位,平卧在硬板床上,做好预备动作。

第二节:俯卧位,用双肘关节撑起坚持3分钟,然后复原修整1分钟,重复6--8次。

第三节:俯卧位,用双手撑起,肘关节伸直,坚持3分钟后复原1分钟,重复6—8次。每次可加用深呼吸法,吸一口气,然后吐气,吐尽为止。此时会感觉腰部下沉,使腰椎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生理曲度。

第四节:利用家中的熨衣板或木板,再加一条安全带或强力皮带,牢牢束住腰部。俯卧位,用双手撑起,坚持3分钟后复原,反复6—8次。

第五节:俯卧,腹下放一个枕头,双手扣紧于背后,将双腿、头部和肩膀尽量提起,坚持一秒钟后,然后放下松弛,重复6~8次。

腰椎盘突出究竟是怎么引起的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外界损伤。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尤其是腰椎部位长时间受到超负荷的压力,从而就会大大加重了退变的程度,导致腰椎盘突出的发病。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 家族性发病的报道,而且已经有不少病例证实,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5、腰骶先天异常。主要是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到这里小编就将腰椎盘突出的诱发原因讲述完毕了,相信大家也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积极的做好预防工作,以便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病可能性。另外,也要让腰椎部位经常放松,每天都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

成人都有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门诊中最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患者人群从青年学生到耄耋老人。从影像学诊断来看,腰椎间盘突出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会有,只有其严重到一定程度,才叫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治疗。该病症主要判断依据有两点:一是症状和体征;二是影像学检查。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部椎间盘髓核向后突出,压到了支配腿部的神经,造成了相应腿部支配区域的症状,如疼痛、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障碍,按严重程度逐级递增。它们可能同时伴发,也可能一开始就出现麻木症状,而仅出现一次性疼痛,但它们的恢复效果是不同的。以手术治疗为例,疼痛症状术后即刻就会减轻80%~90%;麻木症状会在术后半年到一年内逐渐减轻,但可能会残留一小块麻木区;下肢无力症状可能需要3~4年才能部分恢复;最严重的大小便障碍术后能不能恢复不一定,所以一旦出现下肢症状,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评估、治疗。

核磁共振可以明确显示突出的节段、间盘的退变程度、髓核的突出方向、神经的受压部位等重要信息,是目前腰椎间盘突出最佳的检查方法。虽然核磁共振可以很好地显示含水量高的间盘、神经等重要结构,但对钙化组织却“视而不见”。因此,如果需要手术治疗,患者一般还需要检查腰椎CT。

那么,什么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该进行手术了?其手术指征为:腰椎间盘突出节段与症状节段相符,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当然,以上这些手术指征是底线,如果比这更严重就毋庸置疑需要进行手术了。比如,有两条绝对手术指征:1.马尾综合症:鞍区(骑自行车时接触座椅的部分)皮肤麻木,感觉减退,或大小便功能障碍(便秘或失禁);2.出现相应神经根的肌力减退脊柱内镜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仅需要7毫米的切口,就可在可视条件下摘除压迫神经根的突出物。

对于还未发展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群,应该从日常生活中注意调养和预防。

注意坐姿。很多学生或者白领都是常年伏案学习或工作,一旦坐姿不对,如弓腰驼背,就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疾病,所以一定要调整 好自己的坐姿,一般为端坐最好,上身挺直,同时应注意椅子不能过高。另外,还要避免高枕和窝着看电视、看书、玩手机等。

劳逸结合。很多人往往一忙起来,就忘了休息,坐着坐着身体就不自觉弯下去,这样久而久之,对脊椎伤害很大。一般坐一会,为了缓解疲劳,应该站起来舒展一下,让身体自然放松。

加强锻炼。平时我们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保持椅子和睡床硬度。大家都喜欢柔软舒适的生活环境,但如果椅子或床太软的话,容易导致肌肉松弛,身体也就容易变形,不仅影响身材的美感甚至还会诱发许多颈腰椎症状。

临床诊断腰间盘突出与腰椎畸形

临床诊断腰间盘突出与腰椎畸形:

调查显示:在正常的健康人群中,约有30%的人存在着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却没有临床的症状表现,而部分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者,其影像学检查却显示正常,这属医学上需要探讨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不能因放射学或影像学检查显示某一椎间关节和椎间盘有病理改变,就认为此处是造成病痛的起源;反之,也不能因为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就武断地认为腰椎没有问题,这时必须进行综合的分析,才有可能细究出病痛的根由。

脊椎发育异常在脊椎的上、下端,即上颈部和下腰部多见,表现为:移行椎、邻近脊椎相互融合、脊椎结构的左右不对称,以及脊椎某一部位缺损(如脊椎裂)、多余骨的出现等。他们多无症状,常因其他疾患行X线检查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出现腰背痛神经症状,此时应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现具体介绍如下。

移行脊椎

在脊柱的颈、胸、腰、骶椎各节段的交界处可以互相“移行”,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腰椎胸化、胸椎腰化等,发生最多的部位是腰骶部,这在腰腿痛者的X线检查中占去了1/3左右。

关节突畸形

两侧关节突的方向常有不对称,多见于腰骶部、其次在L4、5间。关节突的方向及形状对脊柱运动有很大

关节突畸形关系,假如关节突关节的排列一致,则脊椎各方向的活动就会协调一致;若两侧不对称,会使脊椎各方向的运动难以协调,造成关节突关节、韧带、及周围肌肉劳损,进而引发腰腿痛,有时还会在畸形关节突的上一间隙伴发椎间盘突出。

棘突畸形

棘突为次发化骨中心,大约在25岁时融合。最常见的变异有:

1)接触棘突。正常者,在腰部后伸时相邻两个棘突间仍保留有一定距离,而先天性棘突过长、腰椎过度前凸、骶骨呈水平位、或是椎间盘退变致椎间隙明显狭窄时,会导致 个相邻棘突间的距离变小,当腰部后伸时,相邻的棘突相互碰撞、不断磨擦,进而形成假关节,即所谓的接触棘突。随着时间的延续,可造成滑膜炎或损伤性关节炎,引发腰痛,当腰后伸时疼痛会加重,此时应该控制腰部的后伸活动、调整不合理的姿势,以减少病变棘突的撞击,从而有利于局部充血水肿的消退。

2)喙状棘突。喙状棘突多见于L5,其棘突细长、远端向后下方弯曲成鸟嘴状,故称为喙状棘突。在侧位X线片上可见细长、弯向下的L5棘突,当腰部后伸活动时,喙状棘突撞击骶1椎板,引起局部充血水肿、或形成滑囊,发生腰痛;压迫骶1神经时,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若合并骶椎裂时,可引起腰痛、会阴部麻木、下坠感和排尿功能异常。治疗是以腰部制动、限制腰部后伸等为主。

3)杵状棘突。骶椎隐性脊椎裂处的浮游棘突与L5棘突相融合,形似杵臼,故称之,其病理改变和治疗原则与喙状棘突相类似。

隐性脊椎裂

胚胎期软骨化中心或骨化中心发育障碍,两侧椎弓在后部不相愈合,椎板及棘突部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裂隙。好发于下部腰椎和上部骶椎。只累及骨骼时称隐性骶椎裂;如同时伴有脊膜或脊髓膨出时,称显性脊椎裂。它一般只累及一个节段,轻者只有一条裂缝,严重者椎板完全缺如。隐性脊椎裂有纤维组织覆盖,可有腰骶部皮肤的色素沉着、生有毛发或呈小脂肪瘤样改变,一般无症状,但成年后腰骶部负重过大、活动多,其周围的韧带和肌肉有一部分缺乏附着点或附着不牢固,易形成腰骶部劳损。

治疗原则,是调整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姿势,加强腰背肌的锻炼,以便能够代偿其先天性的缺陷。

腰椎骨刺与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后,椎间盘变薄,椎体间隙变窄,韧带松弛,椎体间活动度增大,在椎体边缘出现微小的、反复的、积累性损伤,导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渗出,出血及渗出逐步化,从而在局部,也就是椎体上下缘出现骨的增生性反应,这就是骨刺,也就是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在X光片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多呈“唇样骨质增生”,也可相互融合形成“骨桥”。

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胀疼痛、僵硬、易疲劳,甚至弯腰受限,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患侧剧痛并向下肢放射,小腿麻木胀痛畏寒无力

腰椎骨质增生与腰椎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变薄,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治腰椎间盘突出一定要能同时治疗骨质增生,否则效果不佳是必然的。

对腰间盘突出症治疗有利的饮食

腰间盘突出食疗偏方

神奇的韭菜汁:生非 或韭菜根30克,黄酒l00毫升。生韭菜或韭菜根切细,与黄酒煮沸后,趁热饮用,每天1—2次。是很简单有效腰椎间盘突出的饮食调养配方。

止痛的金针赤豆膏:金钉莱鲜根10克、赤小豆30立。水煮大泣,冲入黄酒,适量温服。治腰挫伤,淤肿疼痛,有消肿止痛的功能,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饮食调养配方之一。

美丽月季花:开放后的月季花3一朵,冰糖30克。月季花洗净后加水500毫升,用水火蕉至250毫升,再加冰糖,待凉温后顿服。适代于伴有陈闲损伤后淤血患者或创伤性劳损腰痛者。

腰间盘突出患者吃什么好?

腰肌劳损患者除宜多食山楂丝瓜西瓜子葵花子芝麻油菜、金橘饼等理气、活血、通络作用的食品外,应多食补骨壮腰的食物,如狗肉羊肉猪腰核桃栗子等,食品宜温不宜冷,可少量饮低度酒或黄酒。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

急性腰扭伤急性期宜食白、橘子、柑、玫瑰花螃蟹等活血祛瘀的食物;恢复期宜食肉类、蛋、奶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以利受伤组织的愈合。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辣油、芥末榨菜、韭菜、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使炎症进一步扩展,使红肿、疼痛加剧。

推荐阅读:腰间盘突出术后护理方法大全

腰间盘突出患者应忌食助火食物,如生姜白酒香菜南瓜荔枝龙眼茴香羊肉等;忌食腥膻食物,如黑鱼鲤鱼 鲫鱼、鳝淡菜乌贼鱼等,还应忌食高脂肪、油炸食物。

腰间盘突出治疗期间应该如何饮食?

腰椎间盘突出的饮食应多食含有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等食物,能达到增强腰椎骨骼的强度、提高肌肉的力量,从而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缓解。

维生素C能增强腰椎椎间盘的纤维环的强度,日常生活中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有鳝鱼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多食维生素C也能达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效果。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有红薯马铃薯油菜花青椒卷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柠檬橘子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手术前要注意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量可达100-150克左右,动物的肝肾、瘦肉、鱼、鸡肉酸奶等。每日6餐。术前一天晚上(如果没有糖尿病)可多吃些无脂的糖果。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年纪大的患者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蛋类、大豆粉食谱的安排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注意增加全脂或脱脂奶1份、酸奶1-2份、鸡蛋1个、大豆粉适量或豆腐1份,动物肝或肾适量。

腰间盘突出手术后能进食,首先以蔬菜水果为主,蔬菜放一点和油煮熟,吃菜喝汤;多喝新鲜的果汁。饮食中适当加一点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豆腐等。少量多餐(每日6餐以上)。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最好选用牛奶蛋黄、酸奶等。少喝茶和咖啡

在腰间盘突出康复期,注意做适当的腰部运动。饮食中注意补充钙、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 喝可乐类饮料。如果饮食量少,可以适当吃一些营养补充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办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措施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腰椎盘突出的症状,腰椎盘突出要怎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恢复期如何锻炼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

引起腰椎间盘盘突出的原因,腰椎间盘盘突出的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盘突出的保健措施

一、引起腰椎间盘盘突出的原因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常见于30岁以上,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变性,弹性减低、变薄、变脆、髓核脱水、张力降低,在此基础上,遇有一定的外力或椎间盘压力突然增高,即可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2.创伤约l/

Hash:023c8ba4e245b3049975265427b76fd7345e222b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