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2:19:1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惊蛰如何养生,惊蛰后吃什么

BY:大叔18岁 2024-06-02 22:19:16 1984 ℃

一、惊蛰养生蔬菜健康

  1荠菜味甘性温

  李时珍说:“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因其清香可口,民间常用它包馄钝,或炒野鸡肉,或与豆腐共煮羹。但多数人不知道它的药用价值。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多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尿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高血压患者眼底出血牙龈出血等,其良好的止作用主要是其所含荠菜酸所致。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荠菜,菜叶矮小,有奇香,止血效果好;另一种为人工种植的,菜叶宽大,不太香,药效较差。

  2、蕹菜又名空心菜,味甘性平

  可炒,可煮汤,可凉拌。因为味淡,常不被人们重视,忽略了它的药用价值。嵇会的《方草木状》称之为“南方之奇蔬”,因它能解毒,如解毒蕈类、*、野葛、木薯等中毒;治蜈蚣毒蛇咬伤治淋浊便血、妇女白带、肺热咳血、鼻出血及无名中毒。有书有记载,用其内服能治热痢,外用能治疮痛肿毒。紫色蕹菜含有胰岛素样物质,故糖尿病病人食用有利于控制血糖

  3、蓬蒿菜味甘辛性平

  早在唐代已列为食疗之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称之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蓬蒿菜有明显的平肝、清虚热作用,对肝阳上亢者如高血压头昏脑胀、烦热头昏睡眠不安及热咳有痰等证有良好的疗效。有润肠通便之功,尤宜于内热便秘

  4、生姜味辛性微温

  日常在烧鱼、肉、鸡、鸭、、蟹等都要放点生姜作佐料。生姜的药效有去寒、去腥、止呕、发汗、止咳、止反胃等。生姜皮,可以治菌痢,热痢留姜皮,冷痢刮去姜皮。因生姜性升,不宜晚上吃,因为夜间人气收敛,故不宜反其道而升之。用生姜3片加10枚煎水服,治疗脾胃虚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大便泄泻,常有高效。在此必须说明,内热偏重者及舌苔黄而干者忌食生姜。

二、推荐三汤能养生预防疾病

  1、止咳安神——百合杏仁

  春季生发,在办公室内经常听到“咳咳”的干咳声,晚上往往咳嗽更严重,影响休息和睡眠。建议可以喝点百合仁粥,百合具有补中益气、温肺止咳的功能,杏仁肺经脾经,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2、干燥上火——白菊花泡茶

  牙龈肿痛便秘干燥,不妨喝点花茶。花茶中以菊花为好,而在菊花中以白菊花为佳。在古书中就有记载:“甘菊,取白色者,其体轻,味微苦,性气和平,至清之品。”泡冲白菊花茶,代替水来喝,可以起到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

  3、预防感冒——白萝卜

  惊蛰时期是流行性感冒高发时期,可以熬点葱白萝卜汤喝。将葱白切成段后和萝卜片一起用大火煮开;也可以先将白粥熬好,再加入葱白焖煮一会。鼻塞、嗓子不舒服时喝一些,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惊蛰过后如何养生?注意三点

  1、动得法

  惊蛰时节,生机盎然,人体阳气上升,各个器官组织机能想要充分活跃起来,就需要均衡得法的运动。具体来讲,要求人们不只是简单地动起来,还要各种运动相结合。比如慢跑、打球,锻炼身体四肢;下棋、打牌,锻炼头脑醒神;听音乐、唱歌,愉悦一下内心。全身心地动起来,不知不觉间,气血便运行畅达,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健康无恙。

  2、多吃

  惊蛰时节,依然有春季前两个节气的特点---乍暖还寒。此时气候相对干燥,人很容易口舌干燥,饮食上可选多汁性寒味甘、有润肺滋阴功效的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寓意开启一年离开家人、努力工作的行程。吃法上可以煮冰糖雪梨当茶饮,润肺止咳的效果很好。惊蛰各地花盛开,是桃花癣频发的时期,饮食上还可多吃胡萝卜来防治皮肤过敏性疾病,同时易出现桃花癣的人要避 免接触花粉。

  3、慎防风

  农谚道"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可以看出惊蛰是多风的节气。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惊蛰气温明显变暖,空气湿度增加,万物复苏,病毒、细菌也开始大量繁殖,要注意预防外感疾病(流感流脑水痘等)的发生。身体平素虚弱的人应避免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晒晒太阳,平时常揉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以提高身体抵御病邪的能力。

三、惊蛰养生注意衣食住行

  惊蛰养生注意衣食住行

  惊蛰节气穿衣应以捂为主惊蛰时节,一些年轻人,尤其是姑娘们,往往在早春时节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装,这种穿着其实对身体很不利。如气温太低,特别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穿裙装,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特别是膝关节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护,对冷空气的侵袭较为敏感,受寒后更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久之会引发关节炎。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

  多吃清淡食物适当进补

  惊蛰节气是传染病多发的日子,要预防季节性的传染病的发生,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

  维生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的摄入能够明显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水萝卜辣椒甜椒苦瓜蒜苗白菜薹、红菜薹油菜薹甘蓝(圆白菜)、菜花西兰花芥菜芥蓝菠菜萝卜缨木耳菜香菜苋菜芦笋、白薯叶、山楂黑加仑沙棘柑橘刺梨番石榴桂圆荔枝木瓜等。

  惊蛰需要早睡早起

  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专家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春雷响,万物长”。专家称,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四、惊蛰保健养生注意遵循这四点

  一、饮食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梨子。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3、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二、预防疾病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

  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会伤肝。惊蛰时节,属肝病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三、起居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所以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四、运动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

  所以,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 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惊蛰吃什么_惊蛰养生食谱大全

将淡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开,然后改用文火熬煮30~40分钟,待粥熟后即成。淡菜味咸,性温。是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的重要食物《日华子本草》说:“煮熟食之,能补五脏,益阳事。”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养生法_惊蛰吃什么养生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引发精神活动的异常,导致精神病多发。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使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惊蛰节气养生,惊蛰饮酒有讲究,喝粥吃梨来点笋,惊蛰养生关键四点

一、惊蛰饮酒有讲究【三戒】一戒饮早酒,“早酒晚茶最伤身”,早晨饮酒不但影响一天的工作,且空腹刺激大,最伤身体。二戒饮斗酒,好胜赌酒,猜拳赌酒可以增加气氛,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破坏欢乐的气氛,造成损肝伤胃的结果,甚至出现意外.三戒饮连席酒,一

Hash:ab7123231d2df8d304e3c21d1ae441f20d9bf9f7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