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2:52:0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南方湿寒如何穿衣御寒,试试御寒小妙招_

BY:大叔18岁 2024-06-02 22:52:09 735 ℃

一、南方湿寒穿衣御寒的一些方法

  湿冷天气如何保暖防寒:穿戴讲究

  ①室温宜保持在15-20摄氏度。

  ②干冷时,白天夜间温差大,寒冷主要出现在早晚,所以太阳一下山,就要及时增添衣服。而湿冷天时,除多穿保暖外,更要注意保持衣服干燥。

  ③在低温环境中,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帽、鞋、手套等。服装、鞋、手套等应避免潮湿,保持干燥。手脚部位不可缚紧,以免影响到末梢液循环而引起冻疮冻伤等。

  ④颈部保暖还能预防颈椎病。舍弃那些领口过大的打底衫和针织衫,套上高领衫,裹上厚厚的围巾,才是冬季养生之道。

  ⑤女性最忌讳的是露腰露肚子。腰腹着凉会直接导致女性宫寒,除了手脚冰凉痛经外,还会涉及妇科疾病。所以,做好腰腹和下半身的保暖工作,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的发生。

  湿冷天气如何保暖防寒:规律运动

  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运动是最好的方式。持续规律的运动养生习惯,可让怕冷者的体质得到改善。运动可刺激肌肉、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

  ①跑步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锻炼方式,可是冬天天气寒冷,在跑步前一定要做一些原地热身,还有就是跑步的地点要合适,避免有冰冻和寒冷的地方。一般跑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半个小时左右。跑步的时候穿的衣服也要适中,不能过于单薄。

  ②球类主要推荐羽毛球,第一是场地不要怎么要求,第二就是简单。羽毛球相信很多人都会打,也喜欢打,只要有二个人,就可以找个稍微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打了,而且在打球的过程来回跑动,也起到了增加血液循环的作用。

  ③骑自行车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作为有氧运动,最好选择天气好的时候。

  湿冷天气如何保暖防寒:热水泡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按摩穴位有什么好处?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①冬天泡脚,有好些人怕冷,不会坚持很长时间就结束了。可是,如果你想让泡脚有用,对身体有好处的话,请坚持二十分钟左右,而且在这 时间内,要适时续加热水,才有效果。

  ②冬季泡脚的话,不是水越热越好,最好的水温一般是比人体的温度高5至6度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水温最好保持在42℃为好。如果太热,会导致我们不舒服。如果太冷,泡脚的作用又不大。

二、3个御寒小妙招

  1.多穿几双袜子

  接触皮肤的最里面一层可以穿吸湿性良好的丝质筒袜,然后再在外面套上棉质筒袜。如果仍觉得冷,可以以“丝质、棉质、丝质、棉质”的顺序叠加。为了防止穿得太多而导致血液不流通,最里面的两条可以使用五指袜

  2.贴身穿套保暖内衣

  初春爱穿短裙、筒袜的女性们贴身穿一套保暖内衣,然后再加一件毛衣。当然,如果外套是能够抗风的羽绒服或者皮衣就更好了,这种穿衣法既能够持久保持身体的温度,又能不受到外部冷风的侵袭。

  3.暖宝宝

  如果想要使双脚和内脏暖和起来,那么在尾骨上贴个暖宝宝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中医长强穴,也就是行于后背正中的督脉的起始穴位,具体位于尾骨末端,阳气就是从这里开始生发,统领人体阳气,有“阳脉之海”的美誉。

三、8款御寒的汤推荐

  1.黄芪牛肉

  材料:牛肉(瘦)1000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大葱20克,姜15克,料酒20克,小葱5克,胡椒粉1克,10克,味精2克。

  做法:将黄芪、党参洗净,装于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洗净;沙锅置大火上,倒入鲜汤2000克,放入鸡骨架,加入牛肉块、中药包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上炖熟透;拣去中药包、姜、葱、鸡骨架;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葱花即成。

  功效:这款汤水中的黄芪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党参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牛肉则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的功效。

  2.干姜肉桂羊肉

  材料:羊肉150克、干姜30克、肉桂15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肉桂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功效:羊肉营养丰富,贫血气血两虚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干姜是生姜烘干后的成品。比生姜多了温暖脾阳的作用,要是你阳虚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温最好用干姜。另外,肉桂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将干姜、肉桂与羊肉一起做成药膳汤水,更有利于祛寒治感冒

  3.鸡丝阿胶

  材料:鸡胸脯肉100克,牛奶1000克,阿胶80克,姜10克,盐2克。

  做法:鸡脯肉洗净切成丝;阿胶浸透发开,洗净切块,放沸水锅内煮2小时,捞出沥水;生姜洗净,去皮切片;鸡肉丝、阿胶、姜片、鲜牛奶同放炖盅内,盖上盅盖;隔水炖1小时取出,加入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阿胶为补血佳品,尤适宜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阿胶既能补血,又能滋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

  4.阿胶白鸽

  材料:老鸽1只,山东阿胶1片,枸杞少许。

  做法:鸽子清理干净内脏,洗干净后用到斩成块。阿胶用菜刀柄砸碎,越碎越好。将枸杞洗干净备用。准备炖盅,将切好的鸽子和阿胶碎块、枸杞一起放入炖盅里面,准备一张吸油的白纸,盖好第一层炖盅盖子后铺上,继续盖上最外面的盖子,用纱布封好。隔水放置炖盅,蒸3个小时。不用放调味料,原汁原味。

  功效:这道阿胶白鸽汤具有滋补养阴的功效,对于女人气血不足畏寒怕冷、四肢酸软有良好的改善功效。冬天饮用避免了出汗带走汤液的营养。

  5.当归鸡汤

  材料:土鸡800克,当归20克,花生仁20克,红枣8颗,黑木耳少许,姜片3篇,食盐少许。

  做法:将土鸡清除内脏后洗干净,切成块状,飞水一边后备用。准备瓦锅(当然是瓦锅炖汤营养好喝),加上2/3的清水烧开。放入所有材料,先大火煮40分钟,然后转成中小火继续熬1个小时。接着,起盖放入姜片和少许食盐,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大火煮5分钟关火即可。

  功效: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而且当归还具有散瘀的功效,对活络筋骨有良好作用。女人补血补气一定要喝当归鸡汤。

  6.炖羊肉

  材料:羊腿肉500克,羊骨500克,黄党20克,北芪10克,当归10克,红10颗,枸杞1小把,鱿鱼1条,料酒,盐,姜适量。

  做法:先用高压锅煮水,同时浸泡鱿鱼40分钟。下姜用油爆香炒锅,放入羊肉(购买2人/斤,去皮去油的羊腿肉,附加骨头煲汤),同时放入事先浸泡好并切丝的鱿鱼1条,放料酒,炒至半熟起锅。高压锅里放入半熟的羊肉、鱿鱼。另加入:黄党、北芪、当归、红枣、枸杞、盐。煮滚后10分钟,关火后焖5分钟开水降压。炖1小时即可。

  功效: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7.虫草花椰子老鸡

  材料:母鸡半只,椰子半个,虫草花50克,红枣8个,椰汁1份,盐适量。

  做法:将老母鸡去皮,冷水入锅焯水,去掉浮沫;虫草花洗净。将椰子肉切小块,虫草花、椰子肉、红枣装好备用。将鸡肉连带焯鸡肉的水一起倒入炖盅内,加入红枣、椰子肉、虫草花,再倒入椰汁。炖盅上铺一张油纸,盖上盖子放入汤锅内,注入达到炖盅一半位置左右的冷水。盖上盖子,大火烧开水后改小火,慢炖2个小时即可调入少许盐便可。

  功效:老母鸡有补益的功效,母鸡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有增强体力、强身壮体的作用。虫草花同样有进补的功效,所以在老鸡中放入虫草花将达到更好的食疗作用。

  8.淮山排骨

  材料:淮山2根,猪小排适量,食盐适量,姜适量,枸杞子适量,罗汉果适量,油适量。

  做法:将排骨切成块状然后用水冲洗,洗去污血。倒入少许料酒搅拌均匀以去味。淮山去皮后立刻洗净放入炒锅中,用油炒到有些黄色。用水泡枸杞。准备瓦锅,放入排骨,开始大火煮,30分钟后放入淮山,接着放入姜片、罗汉果,最后炖煮半个小时,最后放入枸杞,盖上盖子中火熬1小时即可,开锅食用前加入调味料。

  功效:生津清火,补肾益气、养心滋精。

四、御寒你必须明白这些事情

  一、人体寒气从哪来?

  中医认为,机体由气构成,这团气“动则生热,静则生寒”。身体有寒实际上是气机偏于静止,活力不足的表现。

  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肾有寒,除腹泻以外还会小便清长;肝有寒,可能会气逆产生呕吐感,或头顶痛等。

  二、内寒和外寒的区别?

  内寒:内寒的本质是气机静止,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

  祛除方法:内寒要温,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以温中健脾,还可将干姜、白术人参等温中益气的药物煎汤服用。

  外寒:由于外界寒气侵犯到机体,使机体内部的气机受阻,运行缓慢,这种情况一般会有两种发展趋势:体质虚弱者会向寒的方向发展下去,而体质壮实者,正气会和外寒争斗,争斗过程中伴随气的运行加速,会表现出热象来,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寒邪“郁而化热”。

  祛除方法:外寒要散,微微出汗就能把寒邪赶走,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以发散风寒,或将麻黄桂枝、生姜等药物煎汤饮用。

  三、人体有些部位容易受寒,需要多加保护

  腹部:足三阴经循行的部位,对寒邪的抵抗力较弱,所以睡觉时应注意盖好被子,避免着凉出现腹痛腹泻。

  下肢:足三阴经是从人体下肢内侧循行入腹的,寒邪可从下肢沿着经脉到达腹部。有些年轻人喜欢一年四季光着脚走路,这就给寒邪入侵提供了方便,应当注意避免。

  头部和背部:阳经循行的部位,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因为正邪在此交争,却容易出现头痛发热等现象,因此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应注意头发吹干再出门,夜里睡觉避免头背受风。

  四、小心“吃”进来的寒气

  如果不了解食物的寒热特性,不小心吃进了凉性的东西,别说保暖,搞不好还会因为受凉拉起肚子。

  秋冬进补要有所讲究,特别是体质本身就寒的人,尤其不能食用过多的性寒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肚子痛。

  这是因为,冬季人的身体处于封藏状态,需要养阴,而摄入过多的寒凉食物容易破坏掉人体封藏的状态,需要调动更多的热量来抵挡寒凉食物的侵袭,而一旦寒凉没及时化解出去,囤积在胃里,就容易导致腹痛。

  较为常见的性寒食物有:绿豆橙子、柑、螃蟹螺蛳蚌肉海带紫菜鸭血鸭蛋(性微寒)、皮蛋等。

  冬季虽然不应吃过多寒凉食物,但也不宜吃过多燥热品,而应多摄入滋阴膳食,如黑木耳芝麻等。寒凉体质的人冬季可以多喝粥,若在粳米粥中加点红枣,效果会更好。

  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寒凉食物,可以通过内外结合共同驱寒。“内”即内服红糖姜水红糖温热,生姜温胃散寒,二者合在一起可以暖肚肠、温中阳;“外”即用热水泡脚,可刺激脚上的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驱寒的效果。此外,在泡脚的同时按揉足三里穴位,效果将会更好。

冬季御寒暖身汤,冬天御寒汤水,天气寒冷吃什么能御寒暖身,推荐八款养生汤暖胃御寒

一、冬天御寒汤水1、冬天御寒汤水:海带豆腐汤海带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碘、铁、钙、甘露醇、胡萝卜素等人体所需要的成分。在寒冷的冬天,海带很具有御寒的作用。而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等,可以减缓过氧化脂质的产生,从而抑制脂肪的吸收,同时促进脂肪的分解。将海带结洗净备用,豆腐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

乡下如何御寒,农村孩子如何御寒,冬天如何御寒,过冬如何御寒保暖

一、农村孩子如何御寒1首先,最基础的多穿衣服。特别是乡下,一定要多穿衣服。2.其次,多烧火。既然生活在农村,最常见的就是烧饭取暖,那就多烧火,多往灶头钻。3.其次,做运动。可以自己多动动运动运动做个操做个游戏,让自己多活动活动,那样就能稍微暖和一点了。小编以前就爱踢毽子,跳皮筋。

御寒泡茶,七款养生茶暖身御寒,冬天御寒喝什么茶,四种降火御寒茶

另外,这种桂花茶还能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疾病。此外,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Hash:71bb343e9f0078a5fad585c46272520f329aeda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