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2:28:0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大寒节气养生大全:小菜御大寒进补靠食谱

BY:Madge 2024-06-02 22:28:03 483 ℃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

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在准备腌鱼、腊肉之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们的身、心状态也应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借此之节气,重笔女士调养之法。

《素问·上古天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经文阐述了女子生长、发育、衰老的规律,并认识到肾气、天癸在性功能的成熟与衰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前人认为,女子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如月经、妊娠、产育、哺乳都与的关系十分密切,《校注妇人良方》曰:“血者,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上为乳汁,下为血海”。

可见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不无道理。而血的充盈主要取决于肝、脾、肾的功能旺盛,肝为藏血之脏,脾为生血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是为“月经之本”,而精血充足,经、孕、产、乳才会正常。

妇女的另一特点是情绪易于波动,每遇思、恋、憎、爱、妒、忧情绪往往不能自制。《校注妇人良方》指出:“积想在心,思虑过度,多致劳损。…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逆竭,神色失散,月经先闭。&hellip ;…若五脏伤遍则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持,庶可保生”,由此可见,情志因素对妇女的影响极大。这里告戒大家在“经前”和“经期”都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度。否则,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逆乱,加重“经期”不适,导致月经失调闭经等症。另外,月经期应适当活动有利于气血条畅。

更年期的妇女(45~50岁进入更年期)生理机能由旺盛转为衰退乃至丧失,按中医理论,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惫,导致阴阳失调而症见头昏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抑郁焦虑,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等症状,轻重因人而异。如果调摄适当,就能避免或减轻症状,缩短反应时间。所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排除紧张恐惧、消极焦虑心理障碍,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适当的方式怡情养性,保持乐观情是平安度过更年期的关键。这也是历代医家对妇女养生所提出“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的原因。

对妇女养生中饮食调养的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

大寒功

从1月20、21日至2月3、4日,每日于夜半11时~凌晨3时练此功法。

从跪坐开始,两手握拳在身后以拳面踞床,再将左腿抽出伸直,此后伴随吸气挺身并使左足用力极力前伸3次,之后伴随呼气而放松收腹,略停之后再伴随呼吸使左足用力直伸3次,而后放松,如此左伸右跪式。先连做5遍,再转为右伸左跪式亦做5遍,即可结束姿势导引,转为内功静坐。

内功锻炼开始,先行叩齿36次,继之将口中津液经鼓漱后分3口咽下丹田,最后做吐故纳新久久为之。

防治:经络蕴积诸气,舌根强痛,肢体转动不利,九窍不通,水肿胀满等。

大寒节气养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起居护养

中医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季养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再次,冬至节气宜在白 天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

2.重点养心

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3.药物相助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冬季,人们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养生方法,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冬至以后“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滋补功效。

4.饮食调养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饮食在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其次可选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还有一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冬季养生切不可盲目,以免犯了禁忌,必要时可通过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专家提醒,大寒节气养生一定要注意精神方面的调养,不要被季节性情感障碍所困扰。如果出现严重的抑郁倾向,一定要尽快咨询心理医生,积极进行防治,以免患上冬季抑郁症

人体的体质有阴阳寒热之别,脏腑气血的盛衰千差万别,过去的疾患史也错综复杂,因此进补方案需因体质制宜、因病制宜,在吃补药前先要调理好脾胃,或先吃一些“开路方”,才补得进去。

老年人冬令进补不能忘记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等各方面的平衡。老年人往往集多种疾病于一身,在服用进补的膏方时,应对膏方辅料的性能、饮食禁忌等有所了解,以防止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补气的膏方时,应忌食生萝卜;服用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水冲饮;如遇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也应暂停服用膏方。

中医学还认为, 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天气寒冷,会使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不畅,甚至引起淤血阻滞,从而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几率。

医学专家提醒,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来说,冬至以后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衣,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于血液的流畅。此外,还应该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急躁和精神抑郁。

大寒,袭人的寒气咄咄逼来,正是进补的好季节。通常进补方法有两种:食补和药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今天向大家推荐几个冬季进补的小菜谱,都是既滋补又不燥热的食物,而且原料简单,制作过程简单,相信不失为DIY的上上之选。

DIY4道御寒菜

关键词胃寒、心腹冷痛

菜谱一:白胡椒猪肚

原料:白胡椒猪肚味精白芝麻酱油

做法:

1.把猪肚反复用水冲洗净;

2.把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

3.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另外,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冷盘。

温馨提示:可以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其实,这道汤煲好以后呈现牛奶般的乳白色,具有不一般的饮食药疗效果,而且还非常美味,可以作为冬天的一道家常菜

关键词:腰膝酸软、浑身乏力

菜谱二:羊肉白萝卜

原料:白萝卜、羊肉、姜、料酒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

2.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五六分钟捞出羊肉,把水倒掉;

3.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温馨提示: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关键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菜谱三:炒双菇

原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制作方法:

1.香菇、鲜蘑洗净切片;

2.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水烧开;

3.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温馨提示:补益肠胃,化痰散寒。这道菜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关键词:补充维生素、开胃

菜谱四:小白萝卜泡菜

原料:白萝卜、、蒜末、辣椒酱、水、盐、糖。

制作方法:

1.将小白萝卜(带叶茎部分)及葱洗净,彻底沥干水后,用盐水腌约1~2天备用;

2.将蒜末和辣椒酱搅拌均匀;

3.将腌好的白萝卜洗去盐分后沥干,并加入做法2的材料一起搅拌均匀,放在干净无水的容器中,再把调味料倒入即可;

4.容器加盖密封,放在冰箱冷藏约3~5天待其入味即可,约可保存1~2周。

温馨提示:这道菜维生素含量丰富,其维生素A的含量是同量绿菜花的3倍以上,的含量是菠菜的4倍,并且是不错的餐前开胃小菜。

大寒养生常用药膳

羊肉汤

配料: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将当归生姜清水洗净顺切大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晾凉备用。砂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下入锅内,再下当归和姜片,在大火上烧沸后,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炖1.5小时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姜片,喝汤食肉。

功效:温中,补血,散寒。

红杞田七

配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鸡1只、姜20克、葱30克、绍酒30克、胡椒、味精适量。

做法:活鸡宰杀后处理干净,枸杞子洗净,三七4克研末,6克润软切片,生姜切大片,葱切段备用。鸡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淋干水分,然后把枸杞子、三七片、姜片、葱段塞入鸡腹内,把鸡放入气锅内,注入少量清汤,下胡椒粉、绍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鸡脯上,盖好锅盖,沸水旺火上笼蒸2小时左右,出锅时加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益血。其性温和,老年人及久病体虚,月 经、产后血虚者均可食用。

胡萝卜

配料:胡萝卜半斤,姜、糖、醋、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胡萝卜洗净切丝,生姜切丝备用。炒锅烧热放油(热锅凉油)随即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倒入胡萝卜丝,煸炒2分钟后,放醋、糖、继续煸炒至八成熟,加入盐至菜熟后入味精调味,盛盘即可。

功效:下气补中,利胸膈,调肠胃,安五脏。

牛奶

配料:牛奶半斤,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清水,大火煮费后,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继续煮至成粥。

功效:润肺通肠,补虚养血

食疗养生食谱_养生菜谱大全及做法

海带能加速病变和炎症渗出物的排除,有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促进有害物质排泄的作用。吃动物性食物过多,脂肪的摄入同时会增加,不利于健康,要适可而止。少吃油,可以减少油脂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少吃盐,有助于防控高血压。

春季养生食谱做法,夏季具体的养生食谱,秋季养生食谱有什么,冬季食谱有哪些

一、春季养生食谱做法茄汁青鱼主料:青鱼三斤(做一次时间较长,有点烦,所以一次做了很多,剩下的放进冰箱里)注:青鱼是一种海鱼,本身含油大,刺多味美,最适合做茄汁拉。配料:番茄沙司(没有用番茄酱一袋也成,不过没有这个味道好)、西红柿二个,葱姜蒜(不能太少,鱼多)、啤酒一瓶、花椒、大料、

养生有哪些食谱,中医保健养生食疗,冬季养生的食谱大全

其中,体力劳动者、男性可以多吃红肉,脑力劳动者、女性及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应多吃白肉。4.将养生保健和中医治疗混淆对于养生保健以及中医治疗,很多人都不能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及剖析,总认为这两者是“一家”。但疾病并不是说吃一些保健品,进行一些养生保健就能痊愈的,这样反而会延误了病情。

Hash:e204e40c57dafd8e8564a87dfb118fe7d8564a30

【声明】本文由用户Madg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