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56:3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肺癌骨转移_的诊断

BY:大叔18岁 2024-06-03 00:56:36 490 ℃

一、肺癌骨转移有哪些治疗方法

  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小细胞未分化癌及少数腺癌可表现为成骨性破坏。病人中,86%为溶骨性破坏,6.9%为成骨性破坏,6.9%为混合性破坏。原发性肺癌并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6%。癌患者的高血症主要并非由于骨转移所致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大引起骨骼中钙进入细胞外液所致,可能是由肿瘤所分泌的PTHrP等所致,与骨转移无关。因而在伴有骨转移的肺癌患者中,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并不高。

  化学治疗

  全身化学治疗在治疗肺部原发病灶的同时亦能起到控制骨转移的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此不仅可以止痛,而且可以杀灭癌细胞,控制其生长。尤其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效果较为显著。有些病例在复查x线片时发现骨转移灶消失,新的骨皮质形成。由于肺癌病例在出现骨转移时,体内其他脏器可能亦存在潜在的微转移灶,因此全身联合化学治疗在治疗骨转移灶的同时对其他可能存在的潜在转移灶亦有治疗作用。还有唑来膦酸,主要就是针对骨转移治疗的。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方法。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约50%的病人在放射治疗后,疼痛可完全缓解,约75%的病人疼痛可显著减轻。

  生物免疫治疗(尚处实验阶段)

  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全新的理由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主要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生物免疫治疗方法尚无临床医学成功案例。

  基因强化中药

  基因强化中药是全新的特效抗肿瘤中药,它是传统中药与现代基因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基因萃取产生的特效强化抗肿瘤中药。基因强化中药抗肿瘤优势显著,它继承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症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又弥补了传统中药起效慢、疗程长的缺陷,突破性地实现了纯中药绿色、快速、高效抗肿瘤。

  基因强化中药在肿瘤治疗方面有6个方面的突破,不仅具有传统中药在放化疗治疗中减毒增效的作用,而且单独采用基因强化中药治疗肿瘤,在临床使用中,有时可与手术治疗效果相比。

  靶向治疗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其实是一种肺癌骨转移的靶向治疗。

  对于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不宜进行放射治疗,这时可采取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能够减少骨转移引起的骨质破坏、溶解,并可消除或减轻由于骨转 移所致的剧烈疼痛,同时抑制骨转移灶的发展。但因它也可造成骨髓抑制反应,原则上不和化学治疗同用,并须定期观察白细胞变化。

  肺癌骨转移还需结合肺癌的病症进行治疗,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小细胞肺癌,一个是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不能使用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肺鳞癌、腺癌,鳞腺癌和大细胞癌。

  药物治疗

  双膦酸类药物治疗,内分泌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

  伽马刀治疗

  伽马刀治疗肺癌特点的简单介绍,供病人及家属认识了解,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1. 一般肺癌均对放射线敏感,效果明显,价格合理,患者容易接受。2. 不开胸,局部照射,损伤小;3. 属于放疗中的一种,对周围组织有一定影响,人体耐受剂量有限制对于较大的肿瘤及多发肿瘤效果欠佳;4. 可单独施行,也可与氩氦刀,化疗或手术疗法联合应用5. 重复性稍差,一旦肿瘤对其不敏感就失去效果。6. 成功率高,并发病少;患者恢复快,可不必住院;这种情况可以做伽马刀治疗,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诊断和定位肿瘤位置。

二、肺癌骨转移的饮食宜忌是什么

  宜食

  (1)宜多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肺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菱、牡蛎海蜇黄鱼海龟、蟹、鲎、蚶、海参茯苓山药大枣、乌梢蛇、四季豆香菇核桃甲鱼

  (2)咳嗽多痰宜吃白果萝卜芥菜仁、橘皮枇杷橄榄橘饼海蜇荸荠海带紫菜冬瓜丝瓜芝麻无花果松子、核淡菜罗汉果、桃、橙、柚等。

  (3)发热宜吃黄瓜冬瓜苦瓜莴苣茄子发菜百合苋菜荠菜、蕹菜、石花菜马齿苋、梅、西瓜菠萝、柿、橘、柠檬、橄榄、桑椹子荸荠、鸭、青鱼

  (4)咯血宜吃青梅甘蔗、梨、棉、海蜇、海参莲子、菱、海带、芥麦、黑豆豆腐荠菜茄子牛奶鲫鱼、龟、鲩鱼、乌贼黄鱼甲鱼牡蛎淡菜

  (5)宜吃减轻放疗、化疗副作用的食物:蘑菇 鲨鱼桂圆黄鳝核桃、甲鱼、乌龟猕猴桃莼菜金针菜、大葵花籽苹果鲤鱼绿豆黄豆赤豆、银豆、泥鳅、塘虱、鲩鱼、马哈鱼绿茶田螺

  忌食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油煎、烧烤热性食物

  (4)忌油腻、粘滞生痰的食物。

  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所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说明注意饮食营养对保持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不节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尤其是对于肺癌骨转移患者来说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对于疾病的恢复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治疗肺癌,化瘤解毒散结剂是纯中药制剂,治疗效果显著,是您治疗肺癌的首选良药。

三、肺癌骨转移有哪些症状

  在肺癌骨转移的症状调查过程中其中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小细胞肺癌和鳞癌。肺癌骨转移病灶以多发的为主,其好发的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腺癌以胸部及骨盆转移为主。

  肺癌骨转移的症状:骨转移早期一般是没有任何的症状,通过骨同位素扫描会发现有病变骨骼。肺癌骨转移的症状与肿瘤转移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通常情况下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就可能会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肺癌骨转移的患者应及时治疗。

  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小细胞未分化癌及少数腺癌可表现为成骨性破坏。肺癌骨转移患者中,86%是溶骨性破坏,6.9%是成骨性破坏,6.9%是混合性破坏。原发性肺癌并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6%。肺癌患者的高钙血症主要并非由于骨转移所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大引起骨骼中钙进入细胞外液所致,可能是由恶性肿瘤所分泌的PTHrP等所致,与骨转移无关。所以,在伴有骨转移的肺癌患者中,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并不高。

四、如何诊断出肺癌骨转移

  (1)症状与体征

  肺癌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会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确定骨转移瘤的直接依据,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SPECT)和正电子计算机断层( PET)等,各种检查方法因成像原理不同诊断价值也各不相同。

  1)核素全身骨扫描(ECT):仍为最佳检查手段

  骨对放射性核素显像剂的摄取取决于骨的代谢活性、局部血流量和交感神经活性,在病变早期就有明显的改变,比X线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病灶,且灵敏度非常高。因而其对骨骼病变,尤其是无症状的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其阳性率可达74%~97%,是目前临床诊断骨转移首选方法。通过一次骨扫描可了解全身骨转移灶的部位、数量、大小,有利于评价患者的全身状况。研究显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为主,胸部最多见,其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肺腺癌的转移发生率最高达61.8%,其次为肺鳞癌为42.2%,小细胞癌30.8%及其它非小细胞癌21.4%,肺腺癌骨转移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的肺癌。

  核素骨扫描虽有很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病史排除外伤、炎症等病变(此类病变均可表现为放射性核素浓集,有时无法与转移灶区分)。有资料显示,单纯依靠骨扫描诊断骨转移,假阳性率高达25%。特别是肺癌手术后病人肋骨及相关胸椎常因手术损伤而呈放射性核素异常浓集,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99mTc-亚甲基酸盐(99mTc-MDP)骨扫描在评价肿瘤骨转移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简便、灵敏但特异性较差。近年来,随着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 PET显像应用的不断增加,其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引起的以溶骨反应为主的骨转移性病变探测效率较高。

  2)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核磁共振( MRI)检查

  肺癌骨转移的骨改变CT及MRI可有四种表现:

  ①溶骨性骨破坏(占70.9%)为主要表现。CT发现松质骨小梁破坏消失或者骨内正常脂肪密度影消失,代之以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肿块内可见点状、斑状或条状残留骨嵴,骨质破坏的边缘显示不清楚,常呈现不规则虫蚀状,边缘无硬化。MRI表现为T1WI上呈均匀或略不均匀的长T1低信号, T2WI上呈长T 2高信号,形态为不规则斑点状或片状。骨旁软组织肿块在T2WI上亦呈低信号,T 2WI像呈略欠均匀的高信号。

  ②蜂窝状溶骨性 破坏占20%。CT发现病变骨呈轻度膨胀性改变,蜂窝囊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囊内分隔厚薄不均匀,且分隔多不完整,边缘清楚或不清楚。MRI则表现为T1WI呈极不均匀的低信号, T2WI为高低信号并存的混杂影。

  ③成骨性骨转移为占7.3%。CT表现为斑点状,斑片及小片状密度增高改变,边缘欠清楚,多为肺腺癌转移所致。MRI表现在T 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

  ④兼有溶骨性及成骨性的混合性骨转移占1.8%。

  CT测定部位为局部,而全身骨扫描为全身,可同时发现不同部位的多个病灶。但CT分辨率高于核素显像,对区分骨转移的部位、形态、结构有帮助。

  骨转移经血行种植于骨骼,而MRI是显示骨骼髓最佳影像方法,对于显示早期骨转移最为敏感,能准确显示侵犯部位及范围。SE序列T1WI表现为低信号,在周围高信号骨髓衬托下,表现得尤为清晰。有研究显示,MRI敏感度93.3% ,明显高于CT敏感度42.5% ,而且在相同照射野中, MRI比ECT多检出8个病灶。CT显示骨皮质破坏优于MRI, MRI显示骨髓浸润则优于CT。MRI多轴位成像对软组织,包括椎旁及硬膜外肿块、硬膜囊、神经根及脊髓受压、脊髓继发改变(如软化等)显示较为清晰,显示脊椎骨转移、椎旁肿块、硬膜外侵犯、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明显优于CT。

  因此可见,MRI与ECT对肺癌脊柱骨转移的发现敏感度高,且MRI易发现多发隐匿性病灶,在肺癌脊柱骨转移的诊断中较CT具有明显的优势。故临床或ECT检查如果高度怀疑肺癌脊柱骨转移,应该尽早或首选MRI检查。

  目前常规方法中尚没有既灵敏又特异的评价全身骨转移瘤的手段,骨转移瘤的诊断常需几种影像检查综合运用。

  (3)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来源于人内胚层上皮组织,是一种重要的广谱肿瘤标志物

  对肺腺癌检出率较高。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是一种酸性蛋白,主要分布于单层上皮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一种糖裂解酶,存在于神经组织中,是诊断小细胞肺癌最有价值的标志物。骨转移时血清中的这三种肿瘤标志物均升高。

  骨代谢生化指标血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骨唾液酸蛋白(BSP)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研究显示,骨转移组血清NTX和BSP平均显著高于无骨转移组,其水平的增高是预测骨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

  肺癌骨转移组血清降钙素与骨钙素水平亦明显高于肺癌无骨转移组,对于肺癌早期骨转移的诊断和监测可能有一定价值。

肺癌骨转移症状,这些症状就表明肺癌骨转移

一、肺癌骨转移症状是什么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出现肺癌骨转移有哪些症状

一、肺癌骨转移有哪些治疗方法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小细胞未分化癌及少数腺癌可表现为成骨性破坏。病人中,86%为溶骨性破坏,6.9%为成骨性破坏,6.9%为混合性破坏。原发性肺癌并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6%。癌患者的高钙血症主要并非由于骨转移所致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大引起骨骼中钙进入细胞外液所致,可能

肺癌骨转移症状,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肺癌骨转移症状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

Hash:262ec1a4c6c431c3ccc7c57a6b8c74a3c6f7470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