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2:25:1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BY:大叔18岁 2024-07-18 02:25:11 22 ℃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对于心脑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心血管疾病是怎么回事?日常生活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一起来看下。

心血管疾病是怎么回事

常见病

冠心病高血压

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就高血压而言,仅在中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当然,这其中一部分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出现的高血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30岁以后,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且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饮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心病就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这种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当然,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时才会有明显症状。由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发病年龄也不一样,有些人甚至一生也不出现明显症状。可是目前,很多年轻人出现了冠心病心肌梗死,有的还因此而死亡

运动猝死

现代很多人工作紧张,长期超负荷运转,没时间锻炼。偶尔有一点放松时间,便想起“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于是跑到健身房狂练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他们以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更大。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就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若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说明运动过量了。

心绞痛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以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不然。心绞痛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 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会形成耐药性。另一方面,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急性心肌梗死

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不愿选择最佳急诊介入手术,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实,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 20多年历史,它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的又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可是有资料表明,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冠心病

很多经常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因此,有些人错误地以为,放完支架后就没事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冠心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冠心病没有治愈。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还有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不等于万事大吉了,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且应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血脂

有些患者血脂在正常范围,可是大夫却给他开了降脂药,他们认为这是胡乱用药。其实不然。近年来国内外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血脂化验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并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个体情况。例如,LDL-C为 135mg/dL,对于一个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人而言,确属正常范围无需降脂治疗;但对患过心肌梗死,做过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糖尿病或同时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则该血脂平就偏高。把LDL-C降至100mg/dL以下,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对于急性冠心病患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他汀类降脂药如舒降之、普拉固等,可起到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这时候用降脂,其实是发挥该药物降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而不是为了降血脂

高血脂

高血脂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和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性疾病。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 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长期稳定后,即可试行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剂量维持目标血压。而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可以减量或停药。临床观察显示,达标后调脂药减量往往会引起血脂反弹。同时,减量也容易动摇患者坚持降脂治疗的信念,不利于长期疗效的维持。因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如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减量或停用降脂药。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注意戒烟少喝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少量饮酒可降低血液里的“坏”胆固醇水平,提升“好”胆固醇水平,降低动脉硬化的机会,但长期的吸烟酗酒则可使血脂升高,同时会加重心脏负担,对心脏构成伤害。

防止病从“口”入

坚持低、低脂膳食,动物内脏、蛋黄贝壳类的高胆固醇食品尽量不要食用。杂粮、米糠、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因含有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应适当增加食用。对于高脂血症患者,还可食用具有降脂功能的食品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其次,还应多吃豆制品,因为大豆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脂,可通过改善脂肪代谢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另外,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花生及其制品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一定要控制每日食盐用量。

科学运动更健康

适当体育锻炼能使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正常化,使植物神经内分泌功能得到改善。因此,应该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每周不少于5天,并且持之以恒。运动以不感到疲劳、身体轻松为准。避免在大量进餐后运动,也不应在大量运动后1小时内进餐,凌晨起床动作宜慢。

放松心情释开怀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精神紧张易诱发高血压,增加游离脂肪酸,导致血管硬化。所以应避免刺激和紧张,做到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宽容大度。

每天服药需坚持

对于已确诊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特殊人群,除了养成以上的生活习惯外,还需积极控制相关疾病。高血压患者应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脂患者则要控制高胆固醇饮食并限制热量,服用降脂药。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胰岛素治疗。此外,还可服用阿司匹林,减少血液黏滞度。其中肠溶阿司匹林胃肠道副作用小,更适合长期服用。

定期体检早发现

慢性疾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坚持每年体检,有利于早期发现。尤其对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35岁以上人群,更应提早预防。另外,需强调的一点是,绝经妇女由于雌激素分泌的减少,如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等指标相比绝经前均会有明显升高,所以绝经后妇女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亦不可懈怠。

预防心血管疾病吃什么好

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补肾填精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芝麻山药、银豆腐皮葵花子等。海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必需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多种活性营养成分,如刺参酸性粘多糖、刺参皂甙、刺参脂质、刺参胶蛋白、牛磺酸、SOD、谷胱甘肽、性腺色素等,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食疗有很大好处。

多吃富含叶酸食物

若膳食中缺乏叶酸维生素B6、B12,会使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有重要作用。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注意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桔等。

多摄入天然抗凝与被动脂食物

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青葱、茼蒿、香茹、龙须菜及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葡萄桔子中含少量类似阿斯匹林水杨酸抗凝物质。被动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核桃橄榄油芝麻油等。

多食

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牛黄氨酸的鱼类等优质蛋白,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盐排泄作用。此外,富含W-3多不饱和脂肪酸鱼油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

心血管疾病能不能治好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房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颤室性早搏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等等。

由于各种心脏疾病产生心律失常的机制不同,以往因手段和方法比较匮乏,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往往显得较为困难。为了能够控制心律失常,必须给患者服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药物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内控制心律失常,治疗心律失常只能长期靠药物维持。一旦药物失效或停药,心律失常可能再次发生。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疗效有限,副作用多,能够长期控制心律失常发作的药物较少,且长期服药费用高。一些大型的临床试验还证实,一些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尽管患者的心律失常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但其副反应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

心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已发展成为十分成熟的 疗手段,对于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的房扑、特发性室早和室速,成功率达到90%以上。心导管消融治疗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定位于心律失常产生或维持的关键部位,然后消融阻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从而治疗心律失常。随着心脏电生理检查不断完善和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种类的心律失常能够被根治。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技术和器械的应用,对于持续多年而药物治疗无效或永久性房颤,以及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等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病例,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双心室起搏对于一些心功能衰竭患者也是个福音,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衰发作而住院的次数,降低病死率。植入起搏器是一些心动过缓患者的必要选择,更加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将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防止房颤的发生。冠脉造影、介入再血管化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已不再陌生,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建立,急诊介入手术让许多患者转危为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BAP)为一些如出现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赢得了珍贵的抢救时间,使他们有机会渡过疾病的难关。

此外,筛选致病基因对于遗传性或家族倾向性心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干细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疗在动物实验取得许多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分子心脏病学一定不只是在实验室讨论的科研项目,终将为临床实践带来更多更新的诊疗方案。

其次,基因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新途径,其主要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备,用适当的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以及目的基因在靶细胞内的表达与调控等,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日益完善,这一新的方法有可能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变革。

护理

1. 饮食治疗指导病人在去除病因,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善饮食习惯。胆固醇控制在5.2mmol/L范围内,主要以饮食来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瓜类和粗粮,少吃油腻及含脂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内脏、肥肉、鱼子、蛋黄及高脂奶粉等,多吃有降血脂作用的洋葱大豆绿豆花生生姜玉米芹菜、海带、菠菜等。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以内,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30%。因饱和脂肪酸(S)能升高血浆胆固醇,故应控制在总热量的10%以内,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提倡进食P/S比 高而胆固醇含量少的食物。饮食勿过饱、过咸,甜食也应少吃。饮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多数仍须药物干预。

2.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由于免疫抑制剂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肾移植受者撤除肾上腺皮质激素,继续应用CsA、硫唑嘌呤,可使血浆总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17%、16%,而HDL-C也下降18%。

3.降脂药物根据美国NCEP建议,作为首选的降胆固醇药物有三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纤维酸衍生物、尼克酸。纤维酸衍生物主要应用于血浆甘油三酯特别高的患者,抗氧化剂只用于不能耐受其它降胆固醇药物者。应用上述药物时应考虑到与免疫抑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健康教育锻炼对循环系统功能和调节血脂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血脂不太高的人,各种活动可以不受限制,但对于有器官受累者,特别是心脏供血不足而症状明显者应控制活动,经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防不测。

还应对病人宣教注意药物、饮食、锻炼三结合的方针。特别是长期脑力劳动、工作压力大者,其他还有急躁、超重、或摄入高血脂诱发元素(铅、钴、镉)者等,所以治疗高脂血症的同时,应减少高血脂的诱因。

鱼油治疗

2009 年08月06日美国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的鱼油不仅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对某些心血管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美国新奥尔良奥茨纳诊所的研究人员在8月刊《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上报告说,根据对近4万人的研究结果,鱼油不仅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可用来治疗心房纤维颤动、心脏病发作、动脉硬化症及心衰等。研究人员建议,普通人每天应摄入500毫克的欧米加-3脂肪酸,而心脏病患者每天摄入量应为800毫克至1000毫克。

中医保健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研究获得多方面进展,如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或益气养阴活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益气通脉温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益气养阳透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理气活血预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后再狭窄等,皆显示有肯定效果。尽管其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强度不如化学合成药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疾病方面,也显示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中西医两种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现代中医临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脂质排泄法如茵陈可通过利胆作用促进胆固醇排泄。

(1)抑制脂质吸收:如何首乌决明子等可增加肠蠕动,抑制脂肪和胆固醇吸收;

(2)抑制脂质在体内合成:如山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等可抑制3-轻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合成;

(3)促进脂质转运和清除;如人参蒲黄月见草何首乌等可升高HDL-C,降低LDL-C。在辨证理论指导下,正确应用上述药物,可提高临床的调脂效果。

心血管疾病成女性的头号杀手

心血管“疲态”的信号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几乎一致地显示:男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因此,多年以来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专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女性都知道如何预防乳肿瘤和皮肤肿瘤,但大部分女性都不知道自己的胆固醇有多高、也不担心是不是会心脏病发。

对于疲倦、呼吸困难、觉得恶心、身体不适、背痛腹痛之类的症状,许多女性都会选择“挨一挨”来挺过去,殊不知,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很可能是你的心血管出现“疲态”的一个强烈信号!

女性心血管疾病特殊性

虽说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比男性晚10~15年,但就诊时的表现往往比男性严重。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已表明女性心血管疾病有其特殊性,像上述发病时症状不典型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临床上,高龄、并伴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发生无症状心肌梗死比男性多,部分以心力衰竭为首发临床表现,并易发生再梗死,且比男性更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秋冬季发病增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也高于男性。

另一个特殊性与女性绝经后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专家称这种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系列症候群会干扰真正女性冠心病诊断,往往会延误了早期的治疗时机。

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

据专家介绍,过去的20多年里,男性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不断降低的同时,女性的死亡率却在不断上升。尤其是绝经期的妇女冠心病的死亡率高于男性。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一项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2/3女性猝死患者死于生前未曾发现的冠心病。

此外,来自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料表明,每6分钟即有1名女性死于心脏病,55%的欧洲女性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而相对应的男性比率是43%。

疾病百科|>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易患病人群1.老年人。老人身体素质下降,抵抗力也大不如以前,一旦出现四肢麻木听力下降等症状应特别注意。2.胖人。体内脂肪多,胆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群体常见症状:心脏跳动快速、心律不整、心跳频率过快、过缓、心律不齐呼吸困难紫绀晕厥[详细]是否医保: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相关医院更多医院合肥心血管病医院 江苏南方血管病医学研究院 姜堰市港口医院 上海市民办金秋护理院 射阳县海通镇医院 盐城东仁医院

怎样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食物有哪些?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食物有以下几种:保持血管年轻通常是指保持血管弹性,柔性和较好的伸缩性。这对维持人体血液“运输线”所行无阻,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进而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因此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有重要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一、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如何预防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

心血管疾病日常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一、日常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1、有氧运动、动静结合专家表示,如果长期久坐不动的话,那么是如同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以及肥胖一样,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冠心病患者日常应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定期去体育锻炼,通过这种方法来良好地控制体

Hash:b01c9ba65cfd5cd70f41e81ccc396c4d73bda613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