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4:23:3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脑梗死护理方法,脑梗死症状诊断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4:23:31 1066 ℃


一、脑梗死患者康复宜忌和护理

  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栓复发。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脑梗塞患者护理

  脑梗塞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一、饮食指导

  1. 以低脂、低胆固醇、低高血压者)、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少食肥肉、猪油奶油蛋黄带鱼、动物内脏及糖果甜食等;多吃瘦肉、鱼豆制品、新鲜蔬菜果和含食物,提倡食用植物油

  2. 控制热量,防止超重,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

  3. 适当饮茶。因为茶中含儿茶酚胺茶碱以及多种维生素,可增加血管韧性,改善血液循环。

  4. 戒烟酒烟草尼古丁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血管壁损伤;长期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

  5. 吞咽困难病人应于坐位或头高侧卧位(健侧在下方)喂食为宜,应缓慢喂入,不催促病人加快吞咽速度。起病24·48小时仍不能自主进食或进食时反呛明显、吞咽困难者应予鼻饲流质、防止误吸引起窒息肺部感染

  6. 对能咀嚼但不能用舌向口腔深处送进食物者,应鼓励经口进食,可用汤匙每次将少量食物送至舌根处让病人吞咽,偏瘫病人应向健侧送入食物,以流汁或糊状物为宜。

  脑梗死患者康复禁忌和护理,以上就做了具体的介绍,如果你家庭有这样的一个患者,可以对以上内容要全面的了解,了解一些禁忌,了解一下护理,这样才能在护理方面,在饮食方面,都能做到更加的规范护理,才能使得病人尽快的康复。

二、脑梗死症状诊断

 

  一、症状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天病情达到高峰。

  脑梗死发病后多数患者意识清醒,少数可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一般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如果大脑半球较大面积梗死、缺血、水肿,可影响间脑和脑干的功能,起病后不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脑疝死亡。如果发病后即有意识不清,要考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1.主要临床症状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死;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昏迷、死亡。如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现为出现癫痫发作,以病后1天内发生率最高,而以癫痫为首发的脑血管病则少见。常见的症状有:

  (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2.脑梗死部位临床分类

  脑梗死的梗死面积以腔隙性梗死最多,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 少数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位体征

  中等面积梗死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多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楚,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大面积梗死患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危重,可以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

  颈内动脉闭塞可以没有症状。有症状的闭塞可以引起类似于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表现如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减退、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累可产生失语。颅内或颅外颈内动脉闭塞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5。

  在颈内动脉动脉硬化性闭塞的病例中,近15%的病例有先兆,包括TIA和同侧视网膜动脉缺血引起的单眼盲。由于颅底动脉环的作用,使颈内动脉闭塞的症状复杂,有时颈内动脉闭塞也可不出现局灶症状,这取决于前后交通动脉、眼动脉、脑浅表动脉等侧支循环的代偿功能。也可伴有一过性失明和Horner征。

  由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累及的地方,发生的临床征象取决于累及的部位。

  ①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发生在大脑中动脉发出豆纹动脉的近端。因为整个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全部受累,此为该动脉闭塞发生脑血管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主干闭塞的临床表现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优势半球侧动脉主干闭塞可有失语、失写、失读。如梗死面积大时,病情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脑疝,甚至死亡。

  ②大脑中动脉深支或豆纹动脉闭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或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可有失语。

  ③大脑中动脉各皮质支闭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以面部及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可引起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失读、失写、失用,非优势半球可引起对侧偏侧忽略症体象障碍

  大脑前动脉闭塞并不多见,可能因为来自颅外或心脏的栓塞。

  ①皮质支闭塞:产生病灶对侧下肢的感觉及运动障碍,伴有尿潴留

  ②深穿支闭塞:可致病灶对侧中枢性面瘫、舌肌瘫及上肢瘫痪,亦可发生情感淡漠、欣快等精神障碍强握反射

  大脑后动脉闭塞引起影响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但黄斑视觉保留,因为双支动脉 大脑中、后动脉)供应支配黄斑的皮质,同大脑中动脉区域的梗死引起的视觉缺损不同,大脑后动脉引起的更加严重。

  ①皮质支闭塞:主要为视觉通路缺血引起的视觉障碍,病灶对侧同向偏盲或上象限盲。

  ②深穿支闭塞:出现典型的丘脑综合征,病灶对侧半身感觉减退伴丘脑性疼痛,对侧肢体舞蹈样徐动症等。

  此外,在中脑水平的大脑后动脉闭塞可引起的视觉障碍,包括垂直凝视麻痹动眼神经麻痹、核间型眼肌麻痹和垂直眼球分离。当大脑后动脉闭塞累及优势半球枕叶皮质时,患者表现为命名性失语

  由于基底动脉主要供应脑干、小脑、枕叶等的血液,所以该动脉发生闭塞的临床症状较复杂。

  常见症状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交叉性瘫痪或交叉性感觉障碍、肢体共济失调。若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则出现四肢瘫痪、眼肌麻痹瞳孔缩小,常伴有面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的麻痹及小脑症状等,严重者可迅速昏迷、中枢性高热、去脑强直、消化道出血,甚至死亡。椎-基底动脉因部分阻塞引起脑桥腹侧广泛软化,则临床上可产生闭锁综合征,表现为患者四肢瘫痪,面无表情,缄默无声,不能讲话,但神志清楚,能听懂人们的讲话,并以眼球活动示意理解。

  小脑后下动脉主要供应延髓背外侧血液,当闭塞时可引起延髓外侧部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同侧霍纳(Horner)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对侧面部以下痛、温觉缺失。小脑后动脉的变异性较大,故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和多变,但必须具备2条基本症状即:一侧后组脑神经麻痹,对侧痛、温觉消失或减退,才可诊断。

  3.临床表现类型

  根据脑梗死发生的速度、程度,病情是否稳定以及严重程度,将脑梗死分为以下5种类型。

  (1)完全型脑梗死:指脑缺血6h内病情即达到高峰,常为完全性偏瘫,一般病情较重。

  (2)进展型脑梗死:指缺血发作6h后,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此类患者占40%以上。造成进展原因很多,如血栓的扩展、其他血管或侧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糖、高温、感染、心肺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多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

  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72h以上者,病情稳定,可考虑稳定型脑卒中。此类型脑卒中,脑CT扫描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梗死灶机会多,提示脑组织已经有了不可逆的病损。

  (5)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是指缺血性局灶性神经动能障碍在24~72h才恢复,最迟在4周之内完全恢复者,不留后遗症,脑CT扫描没有相应部位的梗死病灶。

三、脑梗死预防方法

  针对可能的病因,积极预防。加强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

  1.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血管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淤滞时,易形成脑梗死。所以应防止引起血压急骤降低,脑血流缓慢,血黏度增加,以及血凝固性增高的各种因素。

  2.积极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讲究精神心理卫生,许多脑梗死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4.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禁食。

  5.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化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6.及时注意脑血管病的先兆,如突发的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口水;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等。

四、脑梗死饮食保健

 

  1.三味粟米粥:取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150克,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粟米(色白者 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1次,空腹服。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

  2.羊脂白粥:取葱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每日1次,连服10日。用于预防偏瘫。

  3.五汁童便饮:取姜汁汁、汁、萝卜汁、白糖水、童便各等量,入瓶混匀,用炭火 煎煮片刻即成。每日1次,空腹服12毫升,温开水送下。适用于本病之筋骨软弱、气血不足者。

  4. 大枣粳米粥:以黄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加水浓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 00克,红枣4枚加水煨粥。粥成后倒入药汁,调匀即可。每日1次。可益气通脉、温经和血,用治脑梗塞后遗症。

  5.豆淋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趁热服。服后温覆取微汗。用治脑梗塞后遗症以及产后脑梗塞、四肢麻木等。

  6.蚯蚓散:取活蚯蚓60克置新瓦上,文火焙干研末后装入胶囊。日服2次,每服2粒。适用 于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偏瘫者。

  7.羊肚山药汤:取羊肚1具,去筋膜后洗净切片,加水煮烂后下入鲜山药200克,煮至汤汁 浓稠,代粥服。适用于脑梗塞后体质虚弱者。

  8.乌鸡汤:取乌骨母鸡1只,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后加入清水、黄酒等量,文火煨炖至骨酥肉烂时即成。食肉饮汤,数日食毕。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行走不便者。高血压患者需同服降压药,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9.黑豆汤:取大粒黑豆500克,加水入砂锅中煮至汤汁浓稠即成。每日3次,每服15毫升, 含服、缓咽。适用于言语蹇涩者。

  10.蓖麻油饮:取蓖麻油500毫升,加入黄酒100毫升,混匀后静置1日。每日1次。用沸水烫温后慢慢饮服,每服15毫升。用治偏瘫。

 11.四味粳米粥:取天麻9克(以布包好),枸杞15克,红7枚,人参3克,加水烧沸后用文 火煎煮约20分钟。去天麻枣核,下入粳米50~100克共煨粥。每日2次。用治脑梗塞后偏瘫伴高血压者。

  12.蒸羊头:取白羊头1具,入屉蒸熟后取肉切片,和以调料即可取食。空腹分次食用。适用于脑梗塞头晕、手足无力、体瘦弱者。

  13.大豆独活酒:取独活60克,白酒1000毫升,煎取酒汁500毫升。另将大豆30克爆炒,趁 热急投酒中。120分钟后去渣即成。饭前温服20毫升。用治脑梗塞后舌强不语

  14.栗子桂圆粥:栗子10个(去壳用肉),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先将栗子切成碎块,与米同煮成粥,将熟时放桂圆肉,食用时加白糖少许。可做早餐,或不拘时食用。补 肾,强筋,通脉。可辅治脑梗塞后遗症。

  15.枸杞羊肾粥:枸杞子30克,羊肾1个,羊肉50克,粳米50克,葱、五香粉适量。将羊肾、羊肉片与枸杞子并入佐料先煮20分钟,下米熬成粥即可。晨起做早餐食用。益气、补虚、 通脉。可辅治脑梗塞后遗症。

  16.荆芥粟米粥: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粟米各150克。先煮荆芥穗、薄荷叶、豆 豉,去渣取汁备用。再将粟米加入药汁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粥即可。每日1次,空腹食。 益肾祛风。可辅治脑梗塞之言语蹇涩、精神昏愦、口眼歪斜等症。

  17.地龙花饼:干地龙30克,红花赤芍桃仁各20克,当归50克,黄芪100克,川芎10 克,玉米粉400克,面粉100克,白糖适量。将干地龙以酒浸去腥味,烘干研粉;红花赤芍当归、黄芪、川芎水煎2次,取汁备用。再将玉米粉、面粉、地龙粉、白糖混匀,用药汁 调,制饼20个;桃仁去皮尖,打碎,略炒,匀放于饼上,入笼蒸熟(或烘箱烤熟)。当主食食 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脑梗塞后遗症、血瘀、脉络瘀阻而偏枯不用、肢体痿软无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而涩等症。

什么是脑梗死疾病_脑梗死是怎么引起的

一、脑梗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脑梗死这种疾病很容易突然的发生,一般患有脑梗死这种疾病的患者都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但是我们想要治疗脑梗死这种疾病,我们必须的知道这种疾病的发生原因都有什么,这种疾病详细的又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

什么是脑梗死,脑梗死的治疗

一、脑梗死是什么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

脑梗死ct片子,什么是脑梗死

一、脑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由于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因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风险中的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它们依次是高血压病、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

Hash:c38fe824aa41a4b09e4b9c40daef0cea060e2a18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