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3:32:5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秋季中医养生保健食疗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3:32:58 761 ℃

一、十大中草药生食疗最健康

  人参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吉林中医研究所霍玉书等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三七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何首乌

  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剌五加

  《本草纲目》称之“久服轻身耐老”,“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现代研究发现,剌五加有抗衰老、抗疲劳(其抗疲劳作用比人参皂甙还强)、强壮作用,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且有抗菌消炎和一定的抗癌作用。

  灵芝

  《神农本草经》认为,灵芝能“补肝气,安魂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现代研究证实,灵芝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都有调节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平衡代谢等功能,直接影响人体衰老进程。

  枸杞

  《神农本草经》称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汇言》赞之“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枸杞子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且能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红景天

  在古代本草中没有红景天的记载,是近代才发现的抗衰老新秀。它有补益元气,清热解毒,止血,宁神益智的功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红景天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作用,能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辐射、抗病毒、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工作效率,延缓机体衰老。

  绞股蓝

  绞股蓝葫芦植物,在古代本草中不见其名。日本科学家发现其组成中有多种成分与部分人参皂甙结构相同,近年来发现,绞股蓝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抗癌、调节内分泌功能,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和转氨酶,预防肿瘤,抑制溃疡,缓解紧张,镇静、镇痛。

  蜂王浆

  蜂王浆是蜂制品中的珍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生长,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再生能力。同时,因其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E,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良药。

二、秋季中医养生保健食疗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药百合大枣

  [配方] 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 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清补瘦肉

  [配料] 瘦肉250克(5两),生熟薏米10克(2钱),莲子5克(1钱),百合5克(1钱),淮生10克(2钱),玉 竹5克(1钱),茨实5克(1钱)。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洗净全部清补凉配料。把适量的请水煲滚,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时,汤成用调适味即可。

  [功效] 此汤清甜滋补,有去湿开胃,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夏秋季节的合时汤水。

三、夏季中医养生保健食疗

  参草炖鳝鱼

  原料:党参3克、虫草2根、黄鳝200克、姜2片、黄酒6克、鸡汁精盐、鸡清汤等各适量。

  制法:黄鳝切段,汆水洗净血水及黏液,入盅内。药才洗净后与姜、黄酒、鸡清汤注入盅内,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炖1.5小时后,加适量鸡汁、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点评:黄鳝性温味甘,含有丰富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的含量为常见淡水鱼之首,具有补气养血、祛风通络、滋养肝肾的功效,并能调节血糖党参性味甘平,功善益肺气,补中气养血、生津。虫草味甘性平,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之功效。诸味与黄酒配制食用,共增益气健脾、润肺化痰、补益肝肾之功效。

  适宜人群 凡肾虚腰膝酸软、目糊,病后或产后气血亏虚,咳嗽气短咯血脾虚便溏、脏器下垂、面色萎黄,以及生长发育之孩童皆可食用。

  枫斗苦瓜鲜蚌汤

  原料:蚌肉200克,枫斗5克,苦瓜50克,姜2片,黄酒6克,清汤、精盐等各适量。

  制法:蚌肉切片,汆水洗净血水,入盅内。苦瓜去囊,切片与洗净后药材、姜、黄酒、清汤注入盅内,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炖2小时后,加适量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点评:蚌肉味甘、咸,性寒,含有蛋白质、核酸、、钙等营养素,具有滋阴清热、平肝明目、丰泽肌肤、软坚散结之功。枫斗性平味甘,有益气养阴、养胃生津之功效。能补五脏虚劳,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改善糖尿病症状等。苦瓜味苦性寒,含有大量维生素C,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防暑、清心明目、降血压、降血糖之功效。三味相伍,更添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消暑防暑、养颜明目、提高免疫力、抗癌抑癌、降压降糖之功效。

  适宜人群 诸凡口 咽干大便干结,两目干涩,皮肤干燥无光泽,食欲不振,易疲劳,易中暑之人,肿瘤患者,放化疗阴虚津亏之患者以及高血糖高血压之人均可食用。

  清润瓜丝

  用料:新鲜西瓜皮300克,天冬麦冬各50克,薄荷5克,菜油、麻油、糖、精盐各适量。

  制法:天冬、麦冬用水浸泡发胖后,剖开,除去内芯,再切成细丝。将薄荷用纱布袋包好,与天冬丝、麦冬丝一起,加水煎煮,熟后取出薄荷,倒去药汁,再将其沥干,备用。西瓜皮削去青皮,切成细丝,用盐少许拌匀,约1-2小时后,沥去水分。起油锅,将天冬、麦冬、西瓜皮三丝一起倒入锅内,用旺火急炒片刻,然后加入麻油、白糖,拌匀盛盘即可。

  此菜清脆香甜,爽口不腻。天冬、麦冬都有润肺养阴、养胃生津的功能。菜中配用少许薄荷,能增强解暑清热的效果,并能使人感到清凉爽口。

四、中医食疗养生减肥法

  和胃消脂法

  形体肥胖,大多由于甘肥太过,油脂粘腻先壅于胃,往往脘腹饱胀,嗳腐吞酸,口味秽浊,舌苔腻。及早运用山楂、大麦芽莱菔子等药以和胃助消化,甚为应手。本草书对这些药早已有消除脂垢的记载。传统有焦三仙保和丸等方,尤以中医儿科作为常用药物。市售之山楂果、山楂糕、山楂包香甜可口,可随身携带,服用方便。鲜莱菔生吃、炒吃均甚清口,可算是降脂减肥最简便的食物疗法。

  活血行瘀法

  肥胖之人,血液脂肪过多,容易引起动脉硬化,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多由此产生。活血行瘀的药物对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脂,以及防止斑块形成和促进其消退均有作用。肥胖而见有瘀血阻滞,妇女经闭不行,或见舌质有青紫瘀点者,采用活血行瘀法,不但降脂减肥,同时又能治病,真是两全其美。常用的活血行瘀降脂药物:如当归川芎即古方佛手散,善于活血调经止痛,为首选之品。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汤),为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赤芍药、鸡血藤能活血舒筋,对瘀阻经络者多适用之。三七、蒲黄善于活血止痛,对瘀阻刺痛者每多选用。市售之丹参包、复方丹参包、冠心1号方、冠心2号方等都有活血行瘀降脂的功效。

  宽胸化痰法

  中医文献有肥人多痰的论点,这种痰显然是指肥胖之痰浊,也就是脂肪过多。临床所见肥胖之人,动则气短胸闷,甚则头晕呕吐恶心,舌苔滑腻。有的人痰火重,性情急躁,易于发脾气、恼怒,以致血压高头胀脑鸣而痛,睡眠不安,舌苔黄腻< /a>,大便干结。多发心、脑血管病变。遇上这些病证,选用宽胸化痰法最为合适。

  常用药物如:瓜蒌,古称栝楼,为宽胸化痰主要药,市售之瓜蒌包即用此一味制成,可降血脂,尤善治冠心病。瓜蒌仁还有润肠作用,对痰火内结,大便不畅者尤适用之。薤白即小蒜,临床常与瓜蒌配合同用,即汉代名医张仲景用治胸痹心痛的栝楼薤白汤,千百年来沿用不替。枳实枳壳俱能宽胸化痰,配陈皮半夏即为温胆汤法,常用治肥胖痰湿重,惊悸、失眠等症。半夏能化痰和胃止呕,与陈皮配合,为二陈汤的主药。传统作为化痰湿的主要方剂。临床通治各种痰证,不论呕吐痰涎,或是咳嗽痰多眩晕、惊悸等症每多用之。查阅方书,实由温胆汤蜕化而来。陈皮即橘皮,气味芳香,既可和中理气,又能化痰降脂。市售之陈皮梅橙皮条等,确甚可口,亦为食疗降脂之佳品。

  疏肝利胆法

  胆汁能消化脂肪。患肝炎胆囊炎、肝胆结石的人,胆汁分泌不足,往往不喜欢吃油腻肉食,如果不小心,误食会引起发病。疏肝利胆法对肝胆病是不可少的,尤其是脂肪肝患者,本人常用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疏肝利胆的常用药物如:茵陈,是中医治疗黄疸的专用药,有很好的利胆作用。莪术姜黄郁金三味药为同科药物,均能疏肝、利胆、降脂,常与茵陈配合同用。市售之白金丸由郁金、*二味制成,为疏肝利胆、降脂化痰浊的中成药,并有化结石之功。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陈皮)可作为常用成方,随症加减。决明子清肝明目,平时泡茶常饮之,有泻肝火血脂功效。

  利尿渗湿法

  中医学认为:湿盛生痰,水湿代谢失常易与血液相混,清浊不分,血脂升高。采用利尿渗湿法降 减肥是一种最平稳的方法。有一病人患肥胖型高血压,嘱其天天吃冬瓜粥,一日三餐不要间断。本草文献云:冬瓜有利水作用,并有瘦人忌的记载。该患者吃冬瓜粥以后,每天小便增多,日5~6次。一个月以后,体重减轻5千克,血压也平稳,感到很高兴。冬瓜子冬瓜皮俱可煎汤常服。正好废物利用泽泻为利尿渗湿的常用药,近人研究也有降脂作用。茶树根、玉米须都有利尿之功,俱可作降脂药用。

  泻下通便

  肥胖之人,体质大多强壮结实,如有大便秘结者,须用泻下通便法以排泄脂垢邪浊。常用药物为:大黄是一味泻下通便的主要药,降脂减肥之功甚速。虎杖一药既可泻下,又能行瘀,仅次于大黄。何首乌能养血润肠,肥胖之人而兼血虚肠燥大便秘结者,可常服之。市售之首乌包即此一药制成,不但能降血脂,还能乌须黑发,亦有抗老防衰之功。

  市上所售的三花减肥茶,配方中就以泻下通便药为主组成。肥胖人服用之后,会引起剧烈猛泻,体重随即减轻。其它各种减肥茶一类的配制大多数是有泻下药的。古方指迷茯苓丸(枳实、半夏、茯苓芒硝)能缓下痰浊,治肥人指麻证,近人用于肥胖人高血压患者手指发麻,确实有良好的效果。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保健养生常识

一、中医养生的来源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蠧物……以莽草熏之”;“壶涿氏

中医穴位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法

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秋季中医养生保健食疗

黄芪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Hash:46cfd85b92292bf8042edbc3bb5ca4e422a3ad83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